二王一馬誰也拿不到大滿貫,但並不影響他們本身就是傳奇
二王一馬統治了他們所在時代的男乒,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拿到大滿貫,説是巧合也不為過,説是情理之中也不為過,甚至説,是一段傳奇也不為過。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這幾位的技術特點,從而推斷出他們沒有大滿貫的原因。
我們先説馬琳。馬琳是傳統的直板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靠的是機智,靠腦力。很多人都説,馬琳打球就是一個字“油”。
正因為這樣,所以馬琳在不太耗費體力,週期也不長的世界盃上面是有優勢的,這也是他被封為世界盃先生的理由之一。
但如果遇到世乒賽這種壓力大,時間長,參賽人數比較多的比賽,馬琳的持久力就跟不上了。
相反的,力大沉穩體力好的王大力反而是世乒賽的三冠王。
再説説和小馬哥互相傷害的王勵勤。小馬哥王勵勤是橫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當年有天下第一正手的稱號。厲害到什麼程度?每次一路高歌打進世乒賽決賽的馬琳,基本上就到此為止,總是會在決賽就被王大力幹掉。
王大力和馬琳,一個是世乒賽三冠王,一個是世界盃先生。而一到了奧運會,王大力就是第三了,沒轍。當然,有人説第一次的第三,是有讓球嫌疑,這個容後再説。
最後是王皓,這哥們其實被大家記得最牢的一幕要數雅典奧運決賽——輸給了柳承敏。也就這一次,後面也沒怎麼輸,前面也是。柳承敏唯一一次贏了王皓就是奧運會,和吉新鵬一個德行。
但其實王皓的打法到現在來看都是很先進的,而在當時,就可以説是超前的,因為現在基本就是王皓這個打法,只不過整體更上了一個檔次,力量旋轉速度結合得更緊密。
但就是這一次的奧運會,王皓輸了之後的心態出現了問題,他其餘的兩個大賽都有奪冠,奧運會又三入決賽——04/08/12,但就是拿不到冠軍。
之後的王皓雖然經驗豐富,但是架不住年華老去,步伐,力量大不如前了。
這三個人的經歷其實也代表着一個璀璨的時代——中國乒乓在世界上佔據了霸主地位,這期間,雖然也有外國的天才出現,但是始終無法突破中國人的銅牆鐵壁。
而且,三個人都通過艱苦的努力和奮鬥才統治的男乒——王勵勤當年手腕腱鞘嚴重損傷,但是還是堅持苦練,才有了後來的世乒賽三冠王。
馬琳發球出神入化,也還是苦練而來。王皓作為直板橫打的試驗品,也是經歷過無數偏見和質疑,最後還是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
哪個英雄,不是血淚中練成呢?又是誰説一定要以成敗論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