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氤氲的游泳館內,張鴻鵠的隊員熟練地摘下腿部義肢,單腿站立開始熱身;已經入水的隊員中,有人僅靠單手划行,有人的前進只能依賴腰和雙腿。
如何讓不同殘障程度的選手都能在水中獲得相同的自由?教殘疾孩子游泳,61歲的張鴻鵠半輩子只做了這麼一件事。
自他拿起教鞭的1988年至今,恰好是中國殘疾人游泳發展最關鍵的階段,參加了8屆殘奧會、帶出百名世界冠軍的張鴻鵠,正是殘疾人游泳在中國從涓流到湧浪的親歷者和推動者。
《強國課堂》是由中國青年報社聯合相關單位推出的公益在線課堂,旨在拓展青少年在科技強國、文化強國、航天強國、體育強國、交通強國、海洋強國等領域的知識和視野。在本期節目中,中國殘奧游泳隊教練張鴻鵠回顧了中國殘疾人游泳從默默無聞到名震世界泳壇的歷程,更透露了殘疾人運動員用艱難劇本演繹出精彩人生背後的故事。
從零的突破到蟬聯榜首
在2020年東京殘奧會上,中國殘奧代表團以96金、60銀、51銅共207枚獎牌完美收官。其中,在游泳項目中4次打破紀錄、奪得4枚金牌的“無臂蛟龍”鄭濤受到矚目,31歲的老將出發時用嘴緊緊咬住白毛巾、抵達時用頭撞池壁的場景令人動容,而為鄭濤緊緊攥住毛巾另一端的正是張鴻鵠。
“作為教練,我們的任務是幫助運動員出發,迎接他們歸來,無論在賽場還是人生,無論是敗北還是凱旋。”張鴻鵠在殘疾人運動員身後默默守護了30多年,而年輕時,他也曾是一名征戰賽場的專業游泳選手,“父親原來在雲南省游泳協會任職,我選擇這條路就是因為他。”延續大多數體育世家的傳承路徑,張鴻鵠從業餘訓練轉入專業隊,從運動員過渡到教練,但開始執教時,他的訓練對象變成了一羣殘疾人青少年選手。
當時殘疾人體育運動算業餘訓練,受重視程度並不高,從事殘疾人教練的工作後,張鴻鵠記得自己“很長時間沒有報酬”,但這個羣體給他內心帶來的觸動,改變了他此後的人生軌跡。
1989年,張鴻鵠第一次帶隊到南寧參加全國青少年比賽,“第一次真正接觸到殘疾人體育比賽,這個羣體確實需要有人付出、有人關注”。自此,他決定扛到底。
“剛開始,我們經費特別少,帶着隊員乘公共汽車去參賽,還得要央求人家提供比較便宜的宿舍。”張鴻鵠回憶,隨着殘疾人體育的組織管理由原先歸屬國家體育總局轉到了中國殘聯,體育中心甚至訓練基地在各省(區、市)相繼建立,政策、資金和後勤保障逐步完善,專業化道路日漸清晰,中國殘疾人體育發展的曲線也不斷上揚。
他曾隨隊參加過1992年巴塞羅那殘奧會,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殘疾人體育整體處於較弱的水平,“整個代表團才二十幾個人,參加四五個大項,最終取得11枚金牌。”不過,正是這屆賽會,張鴻鵠見證了中國殘奧會游泳金牌零的突破,“到了2000年悉尼殘奧會,游泳就取得了13塊金牌;2004年雅典殘奧會,我們的游泳單項金牌已經領先了;2008年北京殘奧會,我們在競技場上迎來巔峯,自那之後,我國提出了‘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口號,殘疾人運動由此有了長足發展。”
東京殘奧會是張鴻鵠參加的第八屆殘奧會。他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次我國派出的游泳運動員只有32人,“僅有上一屆的一半”,但成績最終定格在19金、19銀、18銅,繼倫敦、里約兩屆殘奧會之後,繼續位居游泳項目獎牌榜榜首。
讓折翼者在水中“翱翔”
游泳是殘疾人體育的大項。在諸多殘疾人綜合性運動會中,游泳甚至是唯一各種殘疾情況的運動員都可以參加比賽的項目,包括肢體殘疾、視力障礙、脊椎損傷、智力障礙等。
在30餘年的從業經歷中,張鴻鵠遇到過各種殘障情況的選手,“總的來説分為重度、中度和輕度三類,要根據不同的殘疾程度進行綜合評定。”他表示,對殘疾選手的訓練算得上真正的因材施教,“既要讓健全的部分發揮能力,又要把殘障的部分功能調動起來,所以每個人都有對應其實際狀況的訓練方式,幾乎一個人一種方法。”
例如,在視障、聽障、肢殘等幾類殘疾人中,視障人士方位感最弱、看不到教練示範,讓他們學游泳,難度極大;而游泳項目,流線要好,阻力才小,對截肢選手而言,維持身體的穩定和平衡就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對於腦癱選手,控制能力異常和技術穩定就是關鍵。
甚至教學順序都有講究。比如獨腿的運動員學習自由泳,就要保證腿部可以不間斷運動,再結合手部動作,“必須最大可能發揮單腿的功能,如果先教手部動作再配合腿,那運動員就會不自覺地依靠手,腿的功能慢慢地就開發不出來了”。張鴻鵠坦言,運動對選手的康復作用不可小覷。
在2021年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上,男子50米仰泳S2級比賽中,新疆隊的羅恆一獨自上場,用2分32秒52詮釋了奮“泳”拼搏的力量。24歲的羅恆一是一名先天性腦癱患者,殘疾程度嚴重,從2014年開始進行遊泳訓練,由於肌張力很高,四肢不受控制,仰泳幾乎是他唯一的選擇。他學習游泳的困難程度是健全人的數倍,從換氣到接觸水面,教練需要花費很大心力才能幫他克服。
“除了痙攣很嚴重,他有時遊着遊着還可能會忘掉動作,所以每次訓練比賽,即便只有50米,大家都提心吊膽。”由於新疆隊常年在雲南昆明訓練,張鴻鵠也見證了羅恆一的成長,他透露,“和以前相比,羅恆一的肌張力有所改善,至少手可以抬起來游泳,以前他還不太做得到。”
在張鴻鵠看來,游泳運動運動損傷小,運動康復性強,既能夠適應殘疾人鍛鍊身體的需要又能滿足其參加運動的願望,因此,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蔘與到這項運動中來,“怎麼根據運動員身體狀態制定個性化訓練、恢復方案”將成為從業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用“平等”修補殘缺的翅膀
為了讓更多殘疾孩子能從游泳中受益,張鴻鵠很早就開設了全國首家殘疾人游泳俱樂部“雲之南”,他發現,每個到俱樂部訓練的孩子都是帶着“傷”來的,“身體的傷和心裏的傷”。
剛開始幹這行時,張鴻鵠也不敢談論隊員的殘疾經歷,“怕傷害他們”,但他後來發現,孩子們身上的創口癒合了,但心裏的傷口還很脆弱,“表現出逃避、自閉、膽怯”。他意識到,相比起學習游泳技術,怎麼把這些孩子從內心的陰影中解脱出來更為重要,他決定利用體育“挫折教育”的一面,找到隊員的痛點,有意識地去觸及,“談論這些不能觸碰的傷疤,讓他們學會適應,接受現實”。他表示,如果他們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陷,可能進游泳池都會是個障礙,“幫他們樹立自信,這是教殘疾人起步的關鍵”。
“需求不忽視,保護不過度。”這是張鴻鵠和隊員的相處之道,“過度的關照很可能會帶來‘愛’的傷害。”例如,在游泳訓練中,有時候累了,隊員就會用自己的傷安慰自己,給自己一個偷懶或放棄的藉口,“如果在這時候心疼他們,他們就永遠不能進步,運動對於他們的身心康復就永遠沒有效果”。在他看來,殘疾人羣體更需要的是平等對待,而非過分關心。
操了半輩子的心,張鴻鵠覺得,比獎牌數量和輸贏更重要的是,讓殘疾人孩子通過體育訓練建立自尊和自信、融入社會、平等地參與社會事務,“看着他們從游泳池出來後找到自信和快樂,甚至建立家庭、找到工作,才是我最大的安慰。”藉助隊員們的經歷,他寄語青年,“自信的力量讓殘疾人運動員勇敢地面對人生,走向成功之路,他們能,你們也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