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體育)全運會首個衝浪冠軍誕生記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體育

  新華社海口9月13日電題:全運會首個衝浪冠軍誕生記

  新華社記者劉博、田睿

  9月11日,全運會衝浪比賽四分之一決賽,比賽還剩下最後三分鐘,黃瑩瑩仍落後對手5分多,至少需要一道高水平的衝浪表現才能反超對手。

  只見一道大浪奔來,黃瑩瑩迅速划水、衝刺、起身“抓浪”,完美表現了“浪頂回切”等技術動作,穿梭、折回,就像在海浪上畫了個“S”,憑藉兩個連貫的動作拿到7.93分,反超對手晉級。

  “比賽中通過自我調節,直到等到一道好浪湧來,正是通過抓住這道好浪,我建立了比賽的信心,直到奪得冠軍。”黃瑩瑩在賽後説。

  11日的決賽當天,颱風過後的日月灣浪高可達1.5至1.8米,非常適合衝浪選手發揮動作。黃瑩瑩幾組動作下來發揮穩定,以12.34的高分戰勝河南隊選手王雪銀,摘得全運會史上第一枚衝浪金牌。

  爭取這枚金牌,黃瑩瑩頂着相當大的壓力。在決賽階段的小組賽中,她幾次出現失誤沒能順利抓住海浪。在接下來的復活賽中,她一路力克強敵,最終以復活賽第一的成績進入淘汰賽。

  “颱風來得太及時了,送來了大浪,更適合自己發揮。”黃瑩瑩説,預賽期間日月灣浪況較小,自己的體格大,小浪推不起來動作,後面大浪才發揮出水平。

  今年21歲的黃瑩瑩出生在海南萬寧,她出生的村子緊鄰日月灣。奪冠後,黃瑩瑩回到家鄉田新村,村民們聚集在村委會迎接冠軍回家。此時她臉上洋溢着開心的笑容,和村裏小朋友分享着自己的衝浪經歷。

  時間回撥到九年前,在萬寧市政府的資助下,12名黎族村莊的孩子組成的少年衝浪隊在日月灣創立,12歲的黃瑩瑩正是其中一員。

  “我們住在海邊,但女兒不會游泳,我們原本是想讓女兒學學游泳、鍛鍊身體的。”就這樣,黃瑩瑩被母親楊愛妹送到少年衝浪隊。“第一次接觸衝浪,教練會在後面推板,站在衝浪板上感覺很好玩。”黃瑩瑩説。從此,衝浪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

  2016年,短板衝浪作為新項目進入東京奧運會。為了心中的冠軍夢,她決定從長板改練難度更大的短板。“短板有更好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但對於身體平衡性的要求更高。要讓衝浪板和身體融為一體,才能發揮出好的動作。”黃瑩瑩説。

  想要取得成績,就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每天在海邊風吹日曬,還要忍受狂風暴雨、豔陽高照交替的多變天氣,個性堅毅的黃瑩瑩總要比別人多練一會。

  “完成動作可能只有十幾秒,等一道好浪卻要十幾分鍾,所以我們大量時間都泡在海里。平均每天6個小時,長期泡在水裏寒氣重,膝蓋在陰天也會痛,要通過針灸保養。”她説。

  記者看到黃瑩瑩的眉角處有一個小小的傷疤,這是她在訓練中眉骨被撞傷後留下的痕跡。其實黃瑩瑩的身上有多處傷痕,都是在訓練中被衝浪板的尾鰭割傷留下的。

  面對這些困難,黃瑩瑩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每次都是笑一笑繼續訓練。“女兒愛笑隨我了,從小性格就大大咧咧,像個男孩子一樣。”楊愛妹説。

  衝浪比賽中,動作的難度是最終成績的重要考量因素,高難度動作往往能在海面上產生“大水花”。為了能夠衝擊冠軍,教練會佈置能夠釋放“大水花”的衝浪動作。

  “教練佈置的動作無法完成,我就去增加力量訓練。”黃瑩瑩笑着説,衝浪後變黑變壯了,以前有人給她取過“黑妹”的外號。但她很自豪能向別人介紹自己是一名衝浪運動員,衝浪讓自己的性格變得開朗,人也更自信。

  全運會結束,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正準備組建新一屆衝浪國家隊備戰2024巴黎奧運會。黃瑩瑩也一直以奧運舞台為目標。“全運會冠軍對我來説是一個新的起點,目前自己離國際頂尖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還要更加刻苦訓練,爭取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她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