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之舞》熱播,掀起的不只是NBA歷史第一人的討論,還有誰是最佳教練的話題。邁克爾-喬丹的偉大毋庸置疑,但正是在菲爾-傑克遜出任公牛主帥後,他才實現了兩次三連冠。
在《最後之舞》的第三、四集中,詳細講述了丹尼斯-羅德曼的成長故事以及他在公牛第二個三連冠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其中一個細節值得玩味——羅德曼1995年正是因為與馬刺決裂,才被波波維奇擺上交易櫃枱,而後卻在禪師手下走上生涯巔峯。
過去幾年時間裏,馬刺系遍天下,波帥聲望日隆,這讓人們逐漸遺忘了已經退休8年的禪師,《最後之舞》的推出讓這位傳奇教練再次回到人們視野,他和波波,誰才是更好的教練?
羅德曼之爭,在波帥與禪師手下的不同表現
羅德曼曾在接受採訪時戲言:“公牛用我只是看重了我的熱度,至於打籃球,那是免費贈送的!”
但實際上,對於1995-1998的公牛來説,羅德曼和喬丹、皮蓬一樣不可或缺。羅德曼與公牛堪稱是天作之合,這不僅僅因為他在公牛三個賽季都拿下了聯盟籃板王,還在於他幫助球隊構建起了一道聯盟頂級的堅固防線,這才是王朝創建的基礎。至於進攻,反正把球給喬丹就好了。
羅德曼的能力從來都不是他被質疑的原因,乖張的個性才是。個人成長經歷,包括初進聯盟時在活塞養成的比賽習慣,讓他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壞小子”,活塞解體之後,他曾為馬刺打過兩個賽季,但卻堪稱一場“災難”。
表面上看,這兩個賽季的羅德曼場均可以抓下17.1個籃板,是其生涯巔峯水準,但亮麗的數據背後,是他和球隊之間的嚴重不調和。
當時波波維奇還不是馬刺隊的主教練,但自從他1994-95賽季開始接任球隊總經理一職後,因為其高壓式的管理風格,與羅德曼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加深,最終導致雙方決裂。
那一年,羅德曼先是因為季前賽無故缺席訓練,在接受採訪時大放厥詞,被波波維奇禁賽三場。三場禁賽期滿後,雙方再度陷入冷戰,波波維奇最終給羅德曼放了一段帶薪假期,直到12月中旬,才讓他完成了賽季首秀。
到了季後賽,羅德曼與馬刺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鋭。西區半決賽第三場,主教練鮑勃-希爾暫停佈置戰術,羅德曼卻一個人坐得老遠,還脱掉了鞋子,這個畫面被攝像機完整捕捉下來,讓羅德曼成為眾矢之的,再次遭到禁賽處罰。
對火箭的西部決賽,大衞-羅賓遜被奧拉朱旺的夢幻腳步戲耍,當時希爾曾希望羅德曼幫忙協防。但一向與羅賓遜關係不睦的羅德曼卻一口回絕,理由是:“我去協防,霍里就空了!”
那一年的羅德曼,在隊內一個朋友都沒有,甚至找一個説話的人都難。他在賽場外高調誇張的生活方式,始終都沒有得到接納。而在此期間,身為總經理的波波維奇幾乎從未想過怎麼緩和羅德曼和隊友間的關係,調動他的積極性,一心只想着如何將他趕走。
當1995年夏天,傑裏-克勞斯將羅德曼列入公牛的引援名單時,他只是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最終他之所以能下定決心交易來這位業已34歲的老將,正是因為相信禪師有能力馴服這個大眾眼中的刺頭。而後來發生的一切,大家都很清楚了。
如何對付刺頭,這是波帥與禪師最大區別
波波維奇和羅德曼的合作只有一年,而且還是作為球隊總經理,而非主教練。不過,在波波維奇的教練生涯裏,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證明他不是一個擅長馴服“刺頭”的教練。
傑克遜曾在生涯之初幫助馬刺捧起過一座總冠軍獎盃,也正是從那個賽季(2002-03)開始,他才真正在NBA站穩腳跟。在那之後,傑克遜輾轉老鷹、步行者、勇士、山貓、雄鹿等多支球隊,逐漸成長為一名攻防俱佳的明星球員。可隨着地位的提升,他心中的自我也開始膨脹,場內場外麻煩不斷,被貼上了“問題球員”的標籤。
2011-12賽季中期,急於“增添燃料”重新向總冠軍發起衝擊的馬刺與雄鹿完成交易,換回了已經33歲的傑克遜。這原本看起來該是一個大團圓的劇本,卻最終搞得不歡而散。
重回馬刺之前,雖然傑克遜個人狀態已經開始下滑,但在雄鹿仍有場均27.4分鐘的上場時間。但在交易之後,他的出場時間鋭減,到了2012-13賽季,場均時間已經不到20分鐘。
更讓傑克遜難以容忍的是,當時波波維奇還要打壓他的個性,讓他承認其他球員比他更好的事實。桀驁不馴的傑克遜選擇了拒絕,雙方矛盾就此激化,在一次激烈的爭吵過後,波波維奇在2013年季後賽即將開始之前裁掉了傑克遜。
後來傑克遜在憶起這段往事時,仍然耿耿於懷:“他當時告訴我:‘我希望你承認那些傢伙比你強,我們需要他們在季後賽中找到自信,打出更好的表現。’但是我不會説出那些話,所以我在季後賽開始之前被裁了,只因為我做不到他的要求,所以我只能走人。”
羅恩-阿泰斯特曾是2004年臭名昭著的奧本山宮殿事件的始作俑者,也是傑克遜當時的“戰友”,兩個人一起衝上看台,向球迷揮出拳頭,也因此成為NBA的反面典型。但就在傑克遜與馬刺的二次合作以失敗收場時,改名為慈善世界和平的阿泰斯特,卻在湖人成為了受人尊重的老大哥。
2009年夏天,阿泰斯特以自由球員身份簽約禪師領導下的湖人,接下來的2009-10賽季,他被委以重任,全部77場比賽均以首發身份出戰,成為球隊外線頭號鐵鎖,幫助球隊成功衞冕。
那年季後賽,阿泰斯特曾將杜蘭特防得23投僅5中,是湖人成功挺進總決賽的功臣,而在總決賽第七場比賽當中,他那記關鍵三分更是價值連城。正是那次奪冠後,阿泰斯特公開承認自己有心理方面的問題,併成為NBA心理健康問題的形象大使。
日後回顧當年在湖人的奪冠經歷時,“慈世平”不忘感謝禪師的栽培:“我之前一直有情緒方面的問題,正是他讓我保持了平和狀態的同時也不失戰鬥精神。我很幸運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遇到禪師。”
人才培養vs總冠軍,不同路線決定最佳之爭
菲爾-傑克遜從來都不是一位戰術大師,他在公牛和湖人的成功,都有賴於温特教練的“三角進攻”。但在調節心理,讓球員各展所長,形成合力方面,傑克遜絕對是歷史獨一檔,所謂“禪師”,正是由此而來。
禪師並不擅長培養球員,但他卻擁有降服超級巨星和刺頭球員的“超能力”,而這種能力,並不是靠一味縱容。慈世平就親口透露,當初效力湖人時,師生二人經常在訓練中互罵,但他對此卻十分受用。
禪師的另一位昔日弟子,如今國王隊的主帥盧克-沃頓也表示:“傑克遜是個獨特的人,他做了很多別人不理解的事情,但是通常他都有很好的理由和目的。很多時候我也不理解他為何那樣做,但多數時候,爭執過後我們總能打出更好的表現,打得更努力,然後贏球。”
波帥和禪師截然相反,他擁有高超的戰術理念,非常強調團隊紀律,並且能夠將很多年輕球員培養成才——託尼-帕克、科懷-萊昂納德,都是他的得意之作。此外,昔日曾在波帥手下打球,或在馬刺教練組工作過的教練,如今也已撐起聯盟半邊天。
但與此同時,波波維奇執掌下的球隊,又是強調犧牲,壓制個性的。從羅德曼到傑克遜,再到後來的萊昂納德,都和老爺子鬧得一拍兩散,這絕非偶然。
喬丹曾在接受採訪時,稱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教練是大學時期的恩師迪恩-史密斯,給出的解釋是:選擇迪恩-史密斯是因為他教會了我如何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而菲爾應該感謝史密斯,因為有他,菲爾才能執教這麼一名優秀的球員。
簡單來説,史密斯更懂得如何培養球員,而傑克遜更知道怎樣使用球員。這其實也是兩種教練路線之爭:波波維奇更像史密斯,能更好地培養球員,為他的戰術體系而用,相對而言,就會比較反感刺頭,牴觸害羣之馬。而禪師能最大限度調動起現有球員的積極性,平衡隊內的各種關係,最終為贏球服務。
兩種路線可以殊途同歸,但在不同環境下,效果肯定也有差別。在大學籃壇,教練主導一切,“培養型”教練更易獲得成功;而在NBA,球員賺的比教練、總經理還多,如何協調好隊內關係,往往才是決定一名教練能否取得真正成功的關鍵。
波波維奇無疑是一名偉大的教練,他執教馬刺連續22年打進季後賽,5奪總冠軍,絕對有資格進入歷史最佳的討論之中。但禪師做到了波帥沒能做到的事情,讓羅德曼這樣的刺頭都能為其所用,最終作為主帥締造了三次三連冠偉業,11枚戒指前無古人。對於NBA而言,誰是更好的教練,不言而喻。
(文/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