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裏的卧虎藏龍
左上:林孟作為短道速滑運動員參加2012年短道速滑世界盃比賽。右上:2022年北京冬奧會,林孟,短道速滑項目運動員服務主管。
左中:李衞作為教練員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右中:2022北京冬奧會,李衞,速度滑冰教練員。
左下:侴陶作為藝術體操運動員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右下:2022北京冬奧會,侴陶,北京頒獎廣場運行團隊禮儀經理。受訪者供圖
當鏡頭掃過北京冬奧會的裏裏外外,那些忙忙碌碌來往穿梭的人們都穿着志願者的服裝,但其實,沒準迎面走來的就是個當年的世界冠軍,為大家服務的就是過去的國家級教練,牛人如雲藏龍卧虎。為了讓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為“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有太多當年的英雄,放下小我的光環和榮耀,為本屆冬奧會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激情。
時隔14年,侴陶已經從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藝術體操團體銀牌獲得者,轉身為北京冬奧組委北京頒獎廣場運行團隊禮儀經理;林孟從短道速滑運動員,到短道速滑世界盃(以下簡稱“世界盃”)3000米接力冠軍,再到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運動員服務主管;李衞從中國場地自行車隊教練,跨界成為速度滑冰教練,他的隊伍裏有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軍高亭宇。
為摘金奪銀而努力過的侴陶,每當五星紅旗在冬奧會頒獎廣場升起時,依然會眼眶濕潤。林孟説,自己沒有參加過冬奧會,這一次換了身份上場,也算圓了冬奧夢。高亭宇比賽前,李衞和整個團隊幾乎一夜沒睡,把比賽的每個細節反覆推敲,只為奪金萬無一失。
北京是全球首個“雙奧之城”,不同的雙奧人寫下了不同的故事,成為精彩冬奧會的一個個生動的註腳。
要把一切做得非常精細才能贏
北京體育大學體能訓練學院副院長李衞曾帶領中國場地自行車隊參加北京、倫敦和里約奧運會。里約奧運會上,中國隊摘得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金牌,創造了中國場地自行車項目的歷史,而在6年後的北京冬奧會,李衞和團隊助力高亭宇,又寫下新的歷史篇章。
以教練的身份參加北京夏、冬奧運會,從自行車跨界到速度滑冰,作為教練員,李衞最常説的一句話是,“用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為運動員助力”。
2019年,李衞加盟北京體育大學後,成立了運動減阻研究中心和力量-速度實驗室,並加入高亭宇的教練隊伍。
速度滑冰500米就是冰上的“百米飛人大戰”,李衞説,這個速滑賽場上距離最短、也最不可預測的項目,輸贏就在千分之一秒,要把一切做得非常精細才能贏,訓練的科學化和精細化至關重要。
在為高亭宇安排訓練時,李衞把“超速訓練法”和“三維姿態捕捉系統”運用到訓練中。他解釋説,以三維姿態捕捉系統為例,就是對高亭宇的起跑通過三維動作捕捉系統進行分析和研究,及時發現問題,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要一幀一幀地研究,有時候就是千分之一秒的差異。”李衞説,這樣的工作幾乎進行到了賽前的最後一刻。尤其,在賽前熱身階段制訂了詳細的工作方案,把每一分鐘的工作內容都進行了細化,並制訂了突發事件預案。
回憶起當天決賽的情形,李衞説,“最後一組剛起跑後,我就知道贏了”。
從台前到幕後,不變的是拼盡全力
北京冬奧會上跟着林孟的志願者“賺”了。剛進閉環時,北京體育大學中國冰上運動學院教師林孟就給大家上了一次短道速滑的陸地體驗課。
林孟説,做過專業運動員的經歷,讓她更清楚應該為賽事做什麼準備。每天給志願者開早會時,她也會普及一些短道速滑的專業知識,讓志願者更瞭解甚至愛上這個項目,因為熱愛,人們才能更懂得欣賞,因為欣賞,志願者才能更恰到好處地服務。
這是林孟第一次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參加重大體育賽事。作為運動員服務主管,林孟帶領的團隊是和運動員、隨隊官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接觸最多的,會在運動員的更衣室、熱身區和休息室這3個區域提供志願服務。
在這位世界盃冠軍看來,希望通過自己的知識和背景,讓志願者更好地體驗到運動員比賽時拼搏的品質和專注的精神。
中國冰雪運動底子薄、起步晚、訓練場所少,每個出了成績的運動員都經歷過太多的不容易。林孟看向年輕運動員和教練員時,眼光裏透着對這項運動和事業的熱愛和痴情。林孟説,本次冬奧會的賽場上,不乏她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和同事,“比賽期間我不會去打擾他們,我也這樣告訴我帶的志願者們,一定給運動員一個最專注的環境準備比賽”。
同樣從台前的運動員,轉變為幕後的工作者,侴陶説這是“不一樣的辛苦”。做專業運動員的時候,只需要在賽場上做最好的自己,但負責頒獎廣場,就要讓全世界的運動員感受到中國人的熱情、周到。
侴陶的團隊有20多名禮儀員,主要任務就是引領運動員和頒獎嘉賓上下場。每次頒獎,侴陶都會站在舞台一側,隨時關注頒獎儀式上的情況。當年,侴陶就是因為嚴重的頸椎病退役的,老傷時時折磨着她,但她在舞台的角落裏也始終保持着挺拔的身姿,因為“要向全世界展示一個挺立的中國青年”。從領獎台到頒獎台,侴陶説,拼盡全力在哪兒都是一樣的。
榮耀之後,又是一段新旅程
2月6日晚,在短道速滑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曲春雨、範可新、張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獲得中國隊北京冬奧會首金。
回憶起那場比賽,林孟説,比自己比賽還緊張,根本不敢看,知道奪冠的一剎那,眼淚就沒繃住。當時,腦海裏全是他們備戰的辛苦、訓練的細節、滿身的傷。
林孟説,2012年拿到世界盃短道速滑冠軍的時候,她並沒有哭,而這次看到戰友和同事拿到接力賽的冠軍後,喜極而泣,覺得也是自己的一份榮耀。
賽後,林孟帶着所有志願者,在休息區站成兩排迎接他們。林孟特意想了一句口號,帶着志願者一起喊:“中國中國,首金摘得,短道速滑,還得中國”。
這位曾經的運動員説,這種來自國人的鼓勵和吶喊對運動員來説“特別有力量”。
對頒獎廣場的工作人員侴陶來説,印象最深刻的也是這枚中國隊首金的獲獎時刻。“他們都是我的校友,也是冠軍班的學弟學妹。”她説,自己當時還悄悄對範可新説,“我是你的學姐。”
在為冬奧會工作的這段日子,侴陶説,經常會回想起幾乎快要忘記的運動生涯,“對於我而言,曾經的那段日子還是非常引以為傲的。以後的人生會以此激勵自己,繼續努力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有志願者感嘆:他們都拿到金牌銀牌了,該有的榮譽也都有了,其實完全可以躺平了。就像李衞,在自行車項目已經獲得了很多成績,可以算功成名就了,但國家需要他助力,他就來了,當了速度滑冰教練,真是“榮譽看淡,不服就幹”。
李衞説,面對獎牌,自己這次“更淡定了”。參加了4次奧運會的李衞説,他發現,年輕的運動員也越來越不一樣了。對他們來説,奧運會只是人生的一個小插曲,等奧運會結束了,還會去上學,還要工作,要重新開始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對於這幾位運動員教練員來説,最重要的,就是“升國旗唱國歌”,這種最樸素的感情,讓他們覺得在閉環裏忙忙碌碌的幕後工作,也是人生閃亮的時刻。
“參加完北京冬奧會,回頭看2008年的奧運會,最大的感受是祖國更強大了,這些年輕的運動員更有活力了。運動員的衣服變了,賽場上的科技越來越厲害了,大家的心態也不一樣了。”李衞説,“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讓世界瞭解中國,而這次,中國人在世界面前更自信了。”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安琪 記者 劉世昕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