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有技術含量!首體花樣滑冰賽場上特殊的志願者:補冰員
2021亞洲花樣滑冰公開賽10月16日在首都體育館圓滿落幕,保障比賽順利進行的有一羣特殊的志願者:補冰員。
“在電視直播中,中場休息的時候,你會看到工作人員一手拎着小水桶一手拿着鏟子,快速跑到冰面上,蹲下來往冰面上的小坑裏塞東西再刮平,那就是補冰員。”楊曦告訴記者。花樣滑冰比賽中,不管男單、女單還是雙人滑,一套動作下來至少有五六個跳躍動作,會在冰面上留下小坑,比賽中場休息時需要補冰員及時修補。
今年21歲的楊曦是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專業大三學生,他就是這次公開賽的補冰員。都是志願者,他的崗位技術含量極高。
“6月份開始招募志願者,很多同學都報名了,最後我們學校才來了6個同學。”楊曦有點得意。楊曦瘦瘦高高,為什麼能入選呢?因為他有11年花樣滑冰的經驗。
“我10歲開始學習花樣滑冰,最好成績是全國冠軍賽第6名。”楊曦説。雖然是花樣滑冰運動員,但楊曦以前也只是在電視上看見過、聽説過,並不真正瞭解補冰員的工作。
這次到了首體後,主辦方安排了專家對他們進行培訓。“培訓我們的老師是一位來自法國的製冰師,他重點講了兩件事。”楊曦説,比賽中場休息時,修冰車也要上場作業,清掃冰碴等。補冰員不能影響修冰車的工作,只能見縫插針去補冰,因此,第一件事就是要時刻觀察修冰車的行駛軌跡和方向,避免發生意外。所以,補冰員首先要會滑冰,速度還要快,有花樣滑冰、速滑、冰球等運動經驗的優勢就很明顯。
第二件事才是怎麼補冰。“老師告訴我們,帶的雪要適量,最好潮濕一點,這樣補的速度快。”楊曦介紹。具體到補坑環節,花樣滑冰運動員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我們對冰面比較瞭解,能最快速地找到坑。運動員一般都在場地縱向兩邊比較寬闊的區域做跳躍動作,兩邊的坑會比較集中。”楊曦告訴記者。
雖然能判斷出大致區域,但找起來並非易事。“冰場的最底層都會鋪一層有圖案的塑料布之類的,冰面是白色的,比較透明,場地上的燈光打得也比較亮,所以有坑也看不太清,找起來比較費勁。”楊曦説。可楊曦有絕招,“我比較瞭解跳躍的軌跡,先找起跳之前的滑行刃,順着它的軌跡就能找到坑。”
比賽期間,通常一個項目比完會補一次冰。兩個項目之間中場休息時間十分短暫,留給補冰員的也就三五分鐘。“我們把冰場分成四個區域,每個區域三個人,一次一個人平均會補七八個坑左右。”楊曦説。“每次上去我都希望能多補幾個,給接下來的比賽創造更好的條件。”
比賽開始後,補冰員要回到休息室,能聽得到場上的比賽音樂卻看不到比賽,對身為運動員的楊曦來説是一件很難受的事兒,但楊曦仍然十分珍惜這次機會。
“能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手運動員服務,就覺得很興奮。”楊曦説,測試賽是為正賽做準備,他期待2022冬奧會快點到來,“服務過冬奧會,肯定是一個特別值得驕傲的經歷。”
楊曦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