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天然燕麥第一人李剛嶺,耗時七年打造一杯高端營養早餐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體育

食物是滋養我們生命養育我們身體的,只有健康的食物,才會帶給人類健康!

2012年6月30日,鐵木真草原馬拉松賽事開始,李剛嶺是位長跑愛好者,鐵木真草原馬拉松賽事,將這位11年跑齡的長跑愛好者引至蒙北,從此開始了一段堅守天然燕麥的故事……

草原上的燕麥使者 發現燕麥真相

李剛嶺雖然第一次來到內蒙古錫林郭勒,但卻被這裏一望無際的“天邊大草原”美景深深吸引。藍天白雲,綠草如茵,水草豐美,風吹草低見牛羊,牧人策馬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景。享受着天然草原的芬芳,盡情在草原綠海上放飛思緒的他,也被草原上的燕麥耕田給拽了回來,鬱鬱葱葱、一片又一片的燕麥地……

四個多小時的賽程結束後,他來不及喘上一口氣,就迫不及待地奔回剛剛路過的燕麥田,駐足許久,查看燕麥的生長情況,隨後他找到當地老鄉家,進一步的詢問。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在一年前,就一直苦苦尋找的天然燕麥種植的地方,竟因一場馬拉松,讓奇妙偶遇了。

2012年的春天,李剛嶺在洛杉磯哥哥家吃飯,餐桌上的一碗燕麥讓他開了竅。吃飯時,醫生出身的哥哥講到人的疾病和食物的直接關係,精米細面的現代飲食習慣,很需要優質的蛋白質和高膳食纖維的燕麥食物。

回頭細算,李剛嶺發現自己也已有五年早餐吃燕麥片的習慣,這是他經常在國外出差受到的影響。見別人都吃,他也吃,從來沒產生過多的思考,就像國人早餐愛吃包子油條一樣,如果不是哥哥提起,他斷然不會注意這個飲食習慣。

可就是這個日常相伴卻又不起眼的習慣,突然被他重視起來,並開始變得與眾不同。

李剛嶺開始對燕麥及健康食品市場進行大量調查,也去了多個醫學機構求證。他不曾想到,天天食用的燕麥居然是功能性食物,燕麥被西方稱之為“營養庫”,是天然的保健食品。除了具有高營養價值之外,還有降低膽固醇、平穩血糖、清理血管脂肪、清理血管毒素、清理腸道毒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減脂等諸多功能。從目前看,燕麥優質蛋白質和高膳食纖維及綜合的營養價值是一些慢性疾病的剋星。

美國FDA食藥局通過25年的研究,1997年將燕麥認定為功能性食物;2002年2月10日美國時代雜誌發佈的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燕麥名列第五位,是唯一上榜的穀類。

調查還得出一個超出想象的數據,中國僅佔全球燕麥消費總量的2%左右。如果把這件事幹成了,是一場改變國人健康飲食習慣的革命!最終從1500多種食物中確定下了燕麥這個食物。

孤獨的跑者 開啓天然燕麥之旅

既然打算做,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市面上的燕麥片都達不到李剛嶺的要求,他在市場上經過總結髮現有三個嚴重的問題:有一些燕麥片的產品甚至在檢測時農殘超標,更別提燕麥片早已在一二百度的高温加工時營養已經損失了七七八八。

另外,有一些燕麥產品在燕麥片中加入奶精、植脂末、香精香料、各種調味的添加劑。還有的把燕麥片做成油炸烘烤類的混合水果燕麥片,名字聽起來很有食慾,裏面加入各種香精奶塊、調味水果乾,弄的很甜很香,多數年輕人都很喜歡吃,但是他們並不知道為了好吃而背離了健康。

燕麥本身是個健康的食物,那首先要保證它的安全,沒有農殘,再就是營養價值在加工時不能破壞,更不能添加違背健康的一些各種各樣的添加劑。李剛嶺很快對燕麥掌握了兩個重要環節,第一個是種植的源頭,第二個是加工的源頭,這兩件事必須要從源頭上把控。

於是他辭掉了報酬優渥的工作,正式開啓了尋找全球最好的純天然燕麥產地之旅。從加拿大、美國再到俄羅斯,他四處尋找純天然燕麥的產地,可種植環境、種植方式、交通運輸、國際貿易等問題都讓他失望而歸。之後,他將目光鎖定在全球聞名的農作物產地澳大利亞,輾轉於澳大利亞各州,最後得到當地一位農業專家的忠告: “純天然燕麥在這裏是不存在的,不使用化肥和農藥,就無法保證產量和效益。” 在以產量和效益為主的現代工業農業的今天,沒人這樣種植。

那位專家還告訴他,澳大利亞的燕麥沒有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李剛嶺愕然。

“燕麥雖然是健康的食物,但如果不是零化肥、零農藥的天然燕麥,就不算真正健康的燕麥。”

他拗着性子百般勸説,要求嘗試種植不施化肥、不施農藥的天然燕麥。對方卻給他開出一系列條件:他須先出資5000萬澳元放到那裏,並承擔之後的一切成本;種植方不保證任何成果;試種週期至少為一兩年以上……

“完全是把命運交在了別人手裏,一點主動性都沒有,在以後漫長的合作中,自己也完全無法把控任何風險。”

內心的憤慨讓李剛嶺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不找別人種了,自己種!

去哪裏種呢?西澳還是南澳?後來才發現燕麥喜歡涼爽寒冷和高海拔的氣候生長。寒冷高海拔氣候環境生長出來的燕麥營養價值最高,口感最好。澳大利亞屬於赤道兩旁的温熱帶,並不是生長燕麥最好的地方。雖然這裏種植的燕麥產量很高,但是品質非常一般。

直到2012年6月30日,他參加了鐵木真草原馬拉松賽事,感謝上天把他引至這純淨無污染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內蒙古錫林郭勒。

後來,這片“天邊草原”成了李剛嶺新的跑步領地。每當朝霞褪去,晨空剛露,李剛嶺腳步便有節奏的響起。一早的奔跑,能讓他精神一整天。

2012年,李剛嶺在內蒙古北部以地名命名創立了蒙北品牌, 從此種下一粒天然的燕麥種子。

他發願,從此專注健康事業,以服務萬眾健康為人生使命,願用一生的時間投身於這個關乎人類健康食品的事業中去。以崇尚自然,迴歸自然、讓食物返璞歸真,推動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為遵循理念。

他想把蒙北創建成一家以天然燕麥為主導的健康食品企業,以服務萬眾健康為企業永恆使命。

一開始,李剛嶺想得很簡單:這個地方天然無污染,承包下20000多畝知青留下來的草原耕地,直接把燕麥種子撒進了地裏,不施化肥、不施農藥、不用除草劑,讓燕麥在地裏自然生長,撒上種子只等成熟後收割就可以了。

對於李剛嶺的做法,當地農民感到不解。“地球上就沒有人這麼幹過!”但李剛嶺有他自己的考量:“使用化肥、使用除草劑,那和市場上的普通燕麥又有什麼區別,還叫什麼純天然?燕麥的健康本質大打折扣,種植出來的燕麥也不會與眾不同。”

據世界衞生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報告,全世界每年有100多萬人因除草劑中毒,其中致10萬人死亡。化學農藥除草劑的殘留對人體有着極大的危害,滯留在體內到一定的程度導致細胞變異及發生多種慢性重大疾病。現代農業大部分都追求高產量高效益,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中國每年農藥產量337萬噸,分攤到13億人,每人2.59公斤,90%的農藥危害身體健康。

燕麥本來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食物,如果我們只顧燕麥的產量和效益,讓燕麥大打了健康的折扣,那完全就是南轅北轍失去了健康的意義。

2013年9月5日,李剛嶺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他滿心期待地跑到燕麥田,並沒有看到他期望的景象。李剛嶺沒想到的是,他的滿腔熱血換回了一盆冷水。

燕麥田裏,不,準確的説應該是雜草田裏,零星的點綴着幾撮燕麥。或許是跟雜草相處的時間長了,燕麥已經被雜草同化了,一捏燕麥穗,裏面沒有顆粒。

其實早在燕麥生長時,李剛嶺就發現了雜草很多,但他轉念一想,未到收成就不能早下結論,他願意等待,揭曉自己的堅持。結果顯然是不對。20000多畝地顆粒無收。李剛嶺心裏泛起了一絲茫然,但卻並沒有因此氣餒。

那之後,他在當地農業專家們面前變得謙虛起來,經常向他們請教,而他堅持不變的底線就是一定要純天然種植,不施化肥,不用農藥,不打除草劑。

專家們覺得他很可笑,不留情面地批評他:“產量太低,必然違背經濟效益,沒有經濟效益就沒有意義的事,沒有意義的事何必要浪費大家的時間!”。

“經濟效益!”這個詞讓李剛嶺陷入了沉思。對於商人來説,經濟價值是核心問題,但是種植純天然燕麥,真的是完全為了利益嗎?李剛嶺那段時間一直在追問自己,種植純天然燕麥的初心是什麼?

“我要做的事情,不是以盈利為第一目的,而是給人們真正帶來健康為使命。”

當目的變得純粹,李剛嶺的內心更加堅定。他不再理會別人的勸阻,而是做了一個更驚人的決定:2014年,他在之前20000多畝地的基礎上拓展至40000多畝!

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馴化這些野草。他的方法是橫豎交叉——亂種。他打破之前的格式種法,橫、豎、斜……將種子亂撒一起。在他看來,這是一個馴化的過程,不給野草留出空間,就會扼制野草的生長,那燕麥就不會被扼制生長了。

待到來年,李剛嶺有了不同的收穫——相比於前一年,這次他的雜草變成了40000多畝。他傻眼了。

如果説第一次的打擊激發了李剛嶺的求勝決心,那麼這一次,無疑是負面的,他開始自我懷疑,陷入焦慮。他的堅持有些動搖了,本一番雄心壯志,沒想到有一天竟成了別人口中“笑柄”。最初的合夥人也因意見不合悄然離開。他曾對“人生就像馬拉松”這句話深以為然。多年來,就像他跑馬拉松,當身體到達極限的時候,他都咬着牙繼續前行,因為他知道終點就在前方,只要堅持跑下去就能成功。可這一次,有可能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但是讓一個奔跑者停下腳步,是不可能的。李剛嶺給自己暗示:就像是跑步時,身體達到了一個極點,熬過去就能看到終點。在那段時間裏,他跑步經常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他的內心漸漸的更加堅定下來。

解決“極點”的關鍵在於,如何在燕麥和野草的相互牽制中尋找平衡。2015年,李剛嶺找到了當地有燕麥種植經驗的合夥人,李剛嶺投資,合夥人種植,利潤分成,兩人一拍即合。但在具體種植的時候,合夥人又不完全同意李剛嶺要求的不施化肥、不施農藥、不施除草劑的種法。後來合夥人被李剛嶺誠懇的態度,以及打造一個世界級的中國天然燕麥品牌的夢想所打動,並對此作了詳細的設想和規劃。

收穫終於來了。2015年9月2日的那天,李剛嶺如往常一樣來到燕麥田,意外發現身旁的幾株燕麥穗竟結出了真實的“果實”,他的心頓時被擊了一下,趕忙踉踉蹌蹌地跑到臨近的地裏再次確認,生怕只是偶然。

當他接連揉搓的燕麥穗無一例外的剝離出燕麥粒,他終於敢確定這一次是確確實實成功了。

他瘋狂地在燕麥田裏奔跑,抑制不住地一聲一聲吶喊。那一刻,他這幾年積壓的所有委屈和不甘都一股腦的釋放了出來,而那句別人口中的“傻子”,也在那一刻隨風消散在了一望無際的燕麥田。這一年,李剛嶺收穫了1000多噸燕麥。

截至目前,李剛嶺種植的“純天然燕麥”從畝產30斤,50斤到現在突破了100斤。同時摸索、總結、利用生物相生相剋原理,採用錯季播種、寬壟密植、休耕輪作、秸稈還田等一系列方法,逐步建立起一套純天然燕麥的種植方式和控制體系,取得了顯著效果並創建了蒙北農法的種植方式,畝均效益已經超出常規種植收益。而從2016年起,李剛嶺將燕麥種植規模擴大到11萬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純天然燕麥種植基地。

2017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為蒙北燕麥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2018年先後獲得美國、歐盟和中國有機食品認證。

進無止境 堅持變成了享受

在堅持信念這條路上,不存在漫無目的,更沒有一次性成功。

李剛嶺花了好幾年,將純天然燕麥種植成功,解決了最基礎的原材料問題,然而沒有任何喘息,緊接着他又迎來了另一個“馬拉松的極點”——加工生產。

跟種植純天然燕麥的“強迫症”一樣,李剛嶺在加工環節也堅持他的理想主義的標準。

每一個工序都必須按照他的要求來做。第一個要求:就是挑選燕麥粒,小的燕麥粒不飽滿的都篩除,最終從10粒挑選出6粒最飽滿的能發芽的燕麥,第二個要求: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及輔料的基礎上,保證天然燕麥的清香原味。無疑,這對加工成本、技術工藝和設備要求都達到了極限,當前市場上的燕麥品牌,幾乎沒有任何一家能達到這種標準。

還有一個最致命的問題讓李剛嶺苦惱:常規的加工方式,是採用200度上下高温熟化生產設備來加工燕麥片,但這樣一來,燕麥所富含的營養成分就會遭到嚴重破壞,營養流失非常多,口感也會因此減分,當時這個問題無法解決。

“我堅持了那麼多年,如果在最後加工這一環節前功盡棄,功虧一簣,那還是等於失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剛嶺請來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幾乎耗盡了所有積蓄,卻仍在營養流失和口感問題上得不到徹底的解決。同時,這個建在內蒙古烏拉蓋燕麥基地的工廠也存在缺陷。因偏僻而導致的交通不便,成本極高,一到冬天,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無法進行正常生產。

當時對於徹底解決燕麥營養流失的問題,團隊內部也產生了很大分歧,核心人員紛紛離去,包括開始很支持他的表哥。那時的李剛嶺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緣,無法回頭,他把幾套房子和車也都賣掉了,只能破釜沉舟,全力一搏。“人在某些時候需要屏蔽外界的一切聲音,好好正視自己,究竟走還是停,沒人比自己更明白。説到底,人與人之間最後拼的就是內心,內心那點像蟬翼般的厚度。翼雖薄,但這是一個艱難的穿越。”李剛嶺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用小時候家裏蒸饅頭的傳統原理開始了實驗。

小火慢燉原理,用時兩年多的時間,耗費5噸多的燕麥,李剛嶺終於成功了。

他和他的技術團隊在山東建立了新的工廠,在行業傳統加工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極大的創新,自主研發出C4超低温保全營養新技術,保留下了天然燕麥中的36種寶貴的營養成分,留住了純天然的麥香味,沖泡達到了口感清香軟糯,細膩潤滑和易溶解的程度,喝上一口彷彿真的回到了大自然。還可以幹吃,一把下去滿口麥香濃郁,唇齒留香。最終解決了燕麥在加工過程中營養流失的世界性難題。

從開始尋找天然的燕麥,到打造出一個純天然的燕麥片產品,整整用了七年。在此之前為了包裝材質和包裝設計理念不符,反覆的推翻了14次,直到2018年5月14日,中國首款純天然燕麥片誕生。內測品鑑時,許多人都對這款純天然的燕麥片產品讚不絕口,李剛嶺卻只給它打了9分。

李剛嶺説,10分是他永恆追逐的終點,但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終點存在,他才有了不懈奔跑的動力。

七年下來,奔跑對於李剛嶺來説,從堅持變成了享受。在一望無際的蒙北,迎着來自西伯利亞的凌冽寒風,臉和手曾幾經皸裂,這個曾經心高氣傲白淨儒雅的男人變得更像一個蒙古人。翻越一個又一個山丘之後,總會有新的山丘出現,就像當下,他擁有最好的產品和明確的定位,在天貓和京東都開設了蒙北旗艦店。2020年李剛嶺先生,被國家農業農村部授予 “中國天然燕麥第一人”榮譽稱號及評選為2019中國三農創業英雄十大人物獎。那他的未來市場,又會面對什麼樣的挑戰呢?但他説,他已經有了這份充分面對挑戰的坦然。他堅信健康的身體一定是源自健康的食物,健康的食物一定是來自健康的土地和天然有機的種植方式。他更堅定純天然燕麥將會救贖這個時代人類的健康隱患,純天然燕麥將是送給這個世界的一個禮物。他説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在天然燕麥健康食品的道路上,會持之以恆,堅信只有健康的食物,才會帶給人類健康!在未來變幻無常的市場中決不迷失創立蒙北時的“專注健康事業,服務萬眾健康”的初心使命源動力!(何海洋)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