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作跳台常青樹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願作跳台常青樹

齊廣璞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項目決賽中奪冠。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奪得冬奧會金牌的一跳,其實並不是我表現最好的。我曾經在世錦賽上拿到過139.5的高分,是空中技巧項目到目前為止的最高分。我一直希望能在北京冬奧會拿到140分以上,再刷新一次紀錄。所以當我在決賽中落地,看到129分的成績時,心裏還挺忐忑的。雖然對分數不是很滿意,但奪得金牌,我還是非常開心。

對運動員來説,傷病是家常便飯,我們已經把傷病當成了朋友。我在比賽中摔出過腦震盪,這在空中技巧項目裏已經算輕的了。賈宗洋的腿裏有22根鋼釘,大家稱他為“鋼鐵俠”。帶着這樣的重傷還能站到冬奧會賽場上、拿到銀牌,這簡直是一個奇蹟。在訓練中,賈宗洋非常刻苦,從不放鬆自己,我非常敬佩他的刻苦精神。

平昌冬奧會後,我選擇退役,暫時離開了隊伍。作出這樣的決定,一方面是想讓自己的身體好好休息、緩一緩;另一方面想回到校園裏讀書,通過在其他領域的探索,從另一個角度瞭解體育項目、瞭解運動的意義,好好思考和規劃未來的路。

一年後,我回到了空中技巧隊。我的心中還懷揣着夢想,國家和隊伍的需要,讓我感覺自己還有用武之地,鼓勵我重新站在賽場上為國爭光。

在北京冬奧會比賽前,我的妻子給我手寫了一封信。讀完信後,我感覺五味雜陳,既有幸福,也有愧疚。幸福是因為妻子也曾是空中技巧運動員,她瞭解運動員在每個季節、每個階段的任務,非常理解我做的事情;愧疚是因為自己忙於訓練備賽,沒有時間陪伴家人,甚至連女兒的成長都無法陪伴。冬奧會期間,女兒經常對着手機和電視上的我親吻。最近跟我視頻時,總會套上裙子,轉兩圈給我看。

前段時間,我被哈工大錄取為博士,準備繼續深造、提升自己。運動員給大家的印象通常是文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優秀的運動員往往愛動腦筋,因為運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身體條件,也需要大腦的高速運轉分析,需要很好的分析能力、模仿能力、創新能力。我有信心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

我希望大家通過北京冬奧會,對中國運動員有全新的認識,既能發現我們在運動場上閃光的一面,也能發現在生活、學習中的優點。不是每個運動員都能取得成功、站上領獎台,但他們在奮鬥路上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一樣值得我們敬佩和關注。

我有好幾個關係很好的國外運動員朋友,他們有的退役了,有的當了教練,而我繼續在賽場上堅持。

這屆冬奧會上獲得亞軍的烏克蘭選手阿布拉緬科已經33歲,是第五次參加冬奧會,我相信我的身體能力比他強。4年後我35歲,對我來説沒有問題。

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上,有一位阿根廷的“老大爺”。他已經50多歲了,還在堅持上跳台,還有勇氣挑戰高難度動作。雖然他每次都站不住、摔倒在雪地裏,但是他的毅力讓我們每個人都為之折服。我希望自己到他那樣的歲數時,還能像他一樣站上跳台。

(本報記者 劉 嶢整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0 字。

轉載請註明: 願作跳台常青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