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胡雨薇 黃蘭嵐】“當我們還在中國時,不會想到這次旅行是中美建交的一個契機。我回到美國後,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回憶起50年前自己親歷的“乒乓外交”,康妮·史維利斯對當時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所感娓娓道來,中國人對美國來客的好奇、周恩來總理接見他們時説的話,她都記得清清楚楚。當初年僅20歲的康妮沒有想到小小的乒乓球打開了中美封閉二十多年的大門,其他人亦是如此。但回望這段歷史時,不少學者指出,“乒乓外交”雖然有偶然成分,但中美關係改善是大趨勢。如今,兩國關係在經歷了一段很長時間的蓬勃發展後,面臨空前挑戰。“小球”能否再次轉動“大球”?不少人就此發問道。
結束訪問後,“媒體對我們的關注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乒乓外交”的故事要從1971年日本名古屋舉辦的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説起。當時,美國乒乓球運動員格倫·科恩無意間登上中國乒乓球隊的大巴,中國隊員莊則棟主動上前交談、贈送禮物。兩人握手的場景被現場記者捕捉到,照片與相關報道迅速傳遍世界。
這段“偶遇”幾十年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但1971年去名古屋參賽的鄭敏之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這件事“不能算意外”,因為當時周恩來總理提倡的便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莊則棟的想法是樸實的,但他肯定沒想到,此事後來給中美關係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
《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乒乓外交”始末》一書的作者錢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美首先在乒乓球領域恢復接觸是偶然的,但即便沒有“乒乓外交”,兩國也會找到別的“球”打破僵局。尼克松在1969年上任後不久就指示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研究改善中美關係的可能性,他還分別讓當時的巴基斯坦總統和羅馬尼亞總統向中國轉達美國政府有意緩和對華關係的態度。
1971年4月7日,在名古屋世乒賽閉幕前夕,中國隊向已提出訪問請求的美國隊正式發出邀請,美方迅速做出同意的回覆。當時的康妮·史維利斯是美國隊女子乒乓球運動員,她的丈夫、同為美國乒乓球“國手”的戴爾·史維利斯對《環球時報》記者描述道:“4月6日午夜,在密歇根州的我被一陣電話鈴聲吵醒,康妮説‘我要去中國了’,我跟着叫道‘你要去中國了’。原本她在日本比賽完就回家了,沒想到竟然會成為第一批進入新中國的美國人。”
“既興奮又害怕。”康妮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形容自己那時候的心情。她説,自己對中國以及中國人知之甚少,而且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説,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旅行令人不安,“但我也很期待,因為能與中國球員一起訓練、比賽,對我們來説是很寶貴的經驗。”
1971年4月10日,由運動員及其家屬、記者等組成的美國代表團經香港抵達廣州。在為期一週的訪問中,他們走訪了北京、上海等城市,登上了長城、參觀了故宮,並且與中國運動員進行多場表演賽。“那時候,每個中國人穿着深色制服、佩戴毛主席像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康妮回憶道,“中國人對我們也很好奇,比如科恩留着長髮、穿着‘奇裝異服’,他們肯定對此感到十分驚訝。”在北京,中美乒乓球運動員進行了一場有1.8萬名觀眾的表演賽。“在美國,能有兩三百人觀看我們的比賽就很幸運了。”康妮説。
整個旅行的高潮無疑是4月14日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包括美國隊在內的各國乒乓球代表團。康妮記得,當週恩來問美國代表團團長格雷厄姆·斯廷霍文對此次旅行是否有不滿之處時,後者先回答“是的”,令現場陷入沉默,隨即説“你們給我們吃得太多了”,所有人鬨堂大笑。“當時我們無論去哪裏,餐桌上都有8至10道菜餚。”康妮笑着説。
周恩來與美國代表團見面幾個小時後,尼克松宣佈結束已經施行20年的中美貿易禁令。“事實上,我們沒有接到來自美國國務院的任何指示。我認為,我們的角色就是運動員以及代表美國形象的‘大使’。”當時美國代表團年紀最小的成員朱迪·霍爾弗羅斯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我只知道這確實是個大新聞,當我們離開中國內地抵達香港時,媒體對我們的關注達到了瘋狂的程度。”康妮也表示,回到美國後,她意識到了這次中國之旅的重要性,“一些媒體評論稱,中國展示出的友好可以讓美中建立更緊密的聯繫,這能成為打破兩國關係僵局的一種方式”。
“如果沒有這段經歷,也許後來我會做不同的事情”
“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間20多年的堅冰,兩國運動員的友誼與聯繫也不斷延續。1972年4月11日,由莊則棟帶隊的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回訪美國。在18天時間裏,中國球員去了7座城市。戴爾·史維利斯當時陪同中國代表團走訪多個地方,他至今清晰地記得李富榮、張燮林等人的名字。“他們都是優秀的球員。”戴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我們在沒有任何政治觀點的約束下一起旅行。”
中國代表團的到來在美國掀起了一陣“乒乓熱”。有美媒當時報道説,經營乒乓球用品的店鋪一夜之間變得異常忙碌。中國球員梁戈亮與戴爾在底特律舉行比賽時,有近萬名觀眾前來觀看,電視台也進行了轉播。
尼克松在白宮接見了中國代表團。“他當時對我們説,比賽有勝負,但中美乒乓球運動員的關係率先打開了兩國人民友誼的大門,你們都是最大的勝利者。”鄭敏之説,體育不再只聚焦於比賽,而是為中美關係、世界和平做出貢獻,這樣的經歷“令人一生難忘”。“活動極為成功。”美國前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日前在美國《國會山報》撰文回憶1972年中國乒乓球代表團訪美時評論道,比賽本身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而且中美兩國的普通人有了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1972年後,“乒乓外交”的美國親歷者與中國的緣分並未中斷。1997年、2006年和2011年,康妮先後三次到中國參加“乒乓外交”紀念活動。她説:“我記得,1997年的北京機場還很小,但2011年一切都不一樣了,北京的基礎設施發生了巨大變化。”戴爾曾兩次到中國,他還記得2011年在中國與很多乒乓球運動員聚會。“當時的隨行記者跟我説,‘你看,我們餐桌上有6個世界冠軍’。”
“時隔50年,人們仍然會問我那些故事、媒體記者依舊會採訪我。”如今經營一家乒乓球公司的朱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乒乓外交’對我個人的影響很大,如果沒有這段經歷,也許後來我會做不同的事情,也不會每隔幾年就要到中國一趟。”
“中美關係可能不時面臨波折,但民間交流必須向前”
現在,中美關係正面臨嚴峻的挑戰,有人會問:“‘乒乓外交’留下的遺產還在嗎?”“當年的友誼並未被人們遺忘,記住這段歷史意味着中美雙方仍有恢復關係的意願。”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紀念“乒乓外交”有助於正確引導兩國社會輿論,為雙邊關係注入積極能量。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吳心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今兩國依然需要民間層面的互動,這一方面是保持雙邊關係中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民間互動也是在向政府傳遞希望加強兩國交流的信號。
如今已是美國乒乓球名人堂一員的康妮也對記者強調,人與人的交流在未來中美關係發展中依然非常重要,“當我們瞭解真實的中國時,誤解就能被消除,兩國民眾現在依舊擁有推開大門的意願”,無論是通過哪個領域的交流。她還表示:“或許國際乒聯能設置一個委員會來專門推動‘乒乓外交’,這不僅是為了紀念,也能幫助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當下陷入緊張的中美關係再次需要一個“球”來推動,它或許是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或許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的互動,或許出現在人們想象不到的地方。“現在的中美關係跟上世紀70年代初有很大的區別,兩國關係之密切、人員交流密度之大、經濟互相依存度之高都是那時候不可比擬的。”錢江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美之間如今有很多媒介、手段來互相瞭解,要徹底隔絕彼此的關係是不可能的。”鄭敏之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美關係可能不時面臨波折,但民間交流必須向前,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她依然堅信人與人之間交流和聯繫的力量。
北京時間9日晚,當鄭敏之與史維利斯夫婦通過網絡連線對話時,他們共同唱起中國代表團當年在美國學的歌《Home On the Range》,裏面最後一句歌詞是:“And the skies are not cloudy all day(天空不會總是陰雲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