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霧器噴瓶當“武器”,他們是CBA複賽的默默守護者

消殺員,顧名思義,負責消毒殺菌的人。史上第一次,這個名詞和CBA聯賽聯繫在一起——因為這次CBA在青島和東莞複賽,是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時進行的,出於衞生安全考慮,消殺員也成了賽場必需的工作人員。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王永俊,青島新惠康老年病醫院急救站的一位消殺員,也是這次青島賽區國信體育館的消殺員之一。穿着防護服,戴着口罩和防護帽,他的足跡每天遍佈場館、環廊、衞生間、賽場入口、新聞發佈廳等地方,隨時隨地進行消殺工作,成為比賽的默默守護者

圖説:消殺員在為場館消毒 新民晚報記者 李元春 攝

培訓上崗

早上5時,王永俊準時起牀,他給要上學的女兒做飯、送她上學,然後就直接去單位報到。“女兒要中考了,每天早上六點半之前就要到校,送好她正好去上班。”

幾天之前,王永俊還不用這麼早就上班的,以前他都是八點上班,現在提前了一個小時,就因為CBA在青島複賽了,而他和幾名同事是賽區的消殺員,於是現在上班時間提前,下班時間延後。“以前是‘朝八晚五’,現在我們每天7點前到單位,然後統一坐班車趕到賽場,7點半開始消殺工作,晚上下班最早也得十點半了。”王永俊説,每天工作時間多了幾個小時,單位給算加班,“下班晚了別的倒沒什麼,就是不能接孩子放學了,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的,有困難就自己克服一下。畢竟這是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的比賽,作為一個青島人能為比賽做點貢獻,我也感覺挺自豪的。”

圖説:作為青島人能為CBA複賽做點貢獻,王永俊感覺很自豪 新民晚報記者 李元春 攝

王永俊以前是做駕駛員的,兩個多月前,他才剛成為急救站的一員,沒想到剛換工作不久,就趕上了CBA在青島複賽。他説,CBA在疫情影響下複賽是件大事,單位領導也很重視這項工作,一個多月前,他和同事們就開始接受消殺培訓,前後培訓了十幾次,“單位特意請了衞健委和衞生疾控部門的專家來講課,另外疫情以來,國家各級衞健委都有專門文件下發,我們都認真學習了,具體的工作流程也很早就熟悉了。”

此次CBA複賽是6月20日,但是王永俊和同事們16日就到賽場工作了,“第一天是對場館佈局進行熟悉,合理安排消殺路線和時間,從17日早上正式開始工作,徹底來了一次消殺,然後每天都按照計劃工作。”

圖説:正是有了他們的保障,CBA複賽才得以安全進行 全體育圖

消殺忙碌

早上7時半,場館的工作人員還沒上崗,但王永俊和同事們已經準時開始一天的工作了,他的足跡也將如往常一般,遍佈場館的每個角落,“只要有需要,我們的消殺工作隨時隨地都要進行。”

消殺工作,聽起來似乎簡單,但實際挺複雜,因為需要消毒的地方很多,而不同的地方要求是不一樣的。王永俊嫺熟地介紹着:“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消毒液,例如場館裏需要用低濃度的次氯酸消毒液;衞生間、垃圾桶等需要用高濃度的84消毒液;像球員休息室、新聞發佈廳等功能房間,就要用75%的醫用酒精。”

圖説:王永俊在廁所消殺 新民晚報記者 李元春 攝

不同的消毒液要用到不同的容器。主場館消殺時,王永俊背起噴霧器工作,這個噴霧器裝滿消毒液的話要重25公斤左右,一般他都是裝半桶,“一方面減輕重量揹着不那麼累,另一方面也防止裝太滿容易灑出來。”哪怕是半桶也有20多斤重,一次消殺下來要三四十分鐘,實在不算輕鬆,不過王永俊已經習慣了,“要説不習慣的地方,就是場館面積比較大,比平時工作的地方大多了,一開始有些不適應,現在好多了。”

場地、記錄台、替補席、看台、記者席……每個地方都要認真消殺一遍。等場館消殺完畢,王永俊開始給環廊、衞生間等地消毒,這時手裏的工具就變成了加壓噴壺。而到了休息室、新聞發佈廳等功能房時,他手裏的工具又變成了裝酒精的噴瓶和一塊抹布。“等所有這些消殺工作做完了,我和一名同事就到賽場入口值守,為進場的每個人測温,他負責用額温槍,我負責紅外線電腦監控。”

圖説:王永俊觀看紅外線測温監控 新民晚報記者 李元春 攝

累且充實

每隔兩三個小時,大範圍、大面積的消殺工作就要重複一次,中間還夾雜着小範圍的區域消殺,一天十幾個小時下來,王永俊的休息時間很少。基本只有比賽進行時,他輪換到門口負責測温工作,才能坐下來歇一會兒。比賽結束前,他要到新聞發佈廳門口守着,等一支球隊開完發佈會,在下一支球隊來之前的短短几分鐘,他要把新聞發佈廳的話筒、座椅、桌子等,通通用酒精擦拭一遍。

下午1時,場館內的第一場比賽還沒結束,王永俊抓緊吃了午飯。雖然場館方面為消殺員準備了休息室,但是因為賽場入口隨時得有人值守,所以王永俊和同事們很少到休息室吃飯,他和同事兩個人都是站在門口匆匆把午飯解決。

一天兩三場比賽,每場比賽賽前和賽後,都有進行大面積消殺工作,王永俊手裏的工具也不斷更換,他就像一個士兵一樣,不停地在場館內各處巡邏,噴霧器、噴壺和噴瓶就是他的“武器”。

圖説:手裏的噴霧器、噴壺和噴瓶就是他的“武器” 新民晚報記者 李元春 攝

晚上比賽結束後,王永俊完成新聞發佈廳的消殺工作,然後迅速和同事們一起進行主賽場的消殺,等一切都忙完,已經快十點半了。“這還不是最晚的,開幕式前一天晚上,由於工人在場館內搭建和工作人員彩排,我們的消殺工作到11點半才完成。”

本來考慮到一天的工作時間很長,王永俊的單位是安排他們“兩班倒”的,可以幹一天休一天。但是這幾天王永俊一天沒歇,因為幾位消殺員裏,性格細膩的他是對工作最熟悉的,每天都要“以老帶新”,和年輕的同事一起為賽事保駕護航。

比賽已經打了好多天,喜歡看球的王永俊卻一眼比賽也沒看到,因為比賽時他得負責其他地方的消殺工作。上海與廣廈的比賽,王永俊在奏國歌儀式開始前,悄悄地走到場地入口處,在幕布縫隙裏往賽場看了一眼,然後意猶未盡卻又心滿意足地回到了測温點崗位上。

圖説:王永俊填寫消殺記錄 新民晚報記者 李元春 攝

結束一天的工作,很累,也很充實。王永俊一天的工作,很普通,但是也很重要,可是除了同事,幾乎沒有人認識他。不過他説,為CBA比賽做過消殺員,將來回憶起這件事,自己也會覺得很有意義。(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李元春 青島今日電)

  

記者手記丨小人物,大貢獻

他們不是舞台上光鮮奪目的主角,卻用實際行動默默付出、無私貢獻;他們無需為勝利奮勇拼爭,但卻用最盡力的工作為賽事增添亮色。他們,是大賽裏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也有大貢獻,這次CBA能夠成功複賽,離不開那些默默無聞的普通工作者。

消殺員、志願者、司機、保潔員、球隊管家……任何一次大賽的舉行,都離不開這些普通人。特別是這次CBA複賽,消殺員的工作相當重要,而王永俊和他的同事們,為了賽事的消殺工作盡心盡力。他們不會説什麼豪言壯語,但是他們用實際行動支持着比賽,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貢獻。

為了這次比賽,王永俊犧牲不少。工作時間長、休息少倒在其次,女兒中考在即,他卻早出晚歸額外加班忙工作,無法接孩子放學,無法監督孩子學習,對她的虧欠自然是少不了的。不過單位人手緊,CBA複賽又是青島承辦的大賽,他毅然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十幾天的複賽打下來,可能沒一個教練、球員認識他,但是他説,只要自己的工作能為確保安全完賽添磚加瓦,那就是一種成就。

CBA能夠成功複賽,真的要感謝這些默默付出的普通工作者——正是有了每個小零件的積極配合,才造就了CBA這艘大船在青島的揚帆起航。(李元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36 字。

轉載請註明: 噴霧器噴瓶當“武器”,他們是CBA複賽的默默守護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