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後奧運時代,運動員們與熱度的取捨之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呂原 報道

徐詩曉、張常鴻、崔曉桐、湯慕涵,這幾個名字,你是否還有印象?那麼向豔梅、羅玉通、陳穎、羅微,你知道是誰嗎?

前四個名字,屬於一個月前東京奧運會的冠軍得主。而後四個名字,也是往屆奧運冠軍。且除了羅微之外的三人,分別來自舉重、跳水、射擊三個項目,是除了國乒之外,中國代表團的三個“隱藏夢之隊”。

熱度散出去 温度降下來

時間僅僅過去一個月,當時幾乎每個帶着“爆”字飄在熱搜上的名字,已經逐漸模糊不清了。

7月24日,楊倩奪取中國代表團首金後,一條平台自動發出的“資訊”微博,收穫了14萬評論,8萬轉發以及247萬點讚的數據,楊倩的粉絲數也從幾百個一夜增長至53萬。截至9月12日,楊倩微博擁有322.8萬粉絲。但在7月29日楊倩結束比賽回國後,她的微博各項數據大幅下滑。8月8日奧運閉幕後,楊倩總共發佈10條微博,其中9條都是活動或代言推廣內容,最新一條推廣微博,只有300餘條評論,1400次轉發,5600個贊。

短跑名將蘇炳添,在進入奧運會百米決賽創造歷史後,發佈了一條感謝粉絲的微博,獲得了7萬評論以及140萬個點贊。然而最新的一條原創微博也是推廣相關,僅有380餘條評論及5600個贊。

觀察丨後奧運時代,運動員們與熱度的取捨之道
觀察丨後奧運時代,運動員們與熱度的取捨之道

根據新榜數據,體育榜單數據上,在奧運結束後的第一個周,前十名中依然還有許昕、楊倩、馬龍三位奧運冠軍,而上週的周榜中,已經只剩下許昕一名參加過東京奧運的運動員了。

數據的對比展示出一個現實,與娛樂圈能夠長時間曝光在公眾面前不同,運動員的核心依然是比賽成績,一旦沒有比賽,他們的受關注度就會直線下滑。

運動員“吸粉固粉” 好處不少

體育項目“職業化”程度的衡量標準較為複雜,但從某種角度上,運動員的收入與項目的職業化程度成正相關。根據福布斯2020年運動員收入排行榜,收入前十的運動員分別來自綜合格鬥、足球、美式橄欖球、籃球、網球、F1等六個項目。因此這些項目可以説是世界範圍內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項目。

這些項目大多有較長的“賽季”,運動員能夠長期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曝光水平。而休賽期往往因為有國際比賽以及轉會等“大事”,熱度也不會過於低潮。在今年休賽期,梅西奪取美洲盃冠軍後在個人社交網站發佈的消息,就獲得了2000萬點贊。

而奧運會中的大多數項目是職業化程度較低的項目,這些項目日常比賽少,參與門檻高,羣眾基礎差。因此在四年一度的奧運熱潮消退後,即便是跳水、舉重這樣夢之隊中的運動員,也難以維繫熱度。沒有熱度,對於運動員以及項目來説,就意味着沒有關注,沒有流量,甚至缺少收入。而某些項目對器材以及場地的超高要求,靠比賽的獎金甚至都無法覆蓋日常訓練的支出。東京奧運會期間一度成為全球“網紅”的女子公路自行車冠軍,奧地利運動員安娜·基森霍夫,就是在讀博士期間,做研究員的同時,自費進行訓練。

因此,一項運動始終保持“高温”,不僅能為運動員帶來高額的收入,更能為整個項目帶來極大的紅利,流量提升不僅能促進項目的普及,更能帶動其商業價值的提高,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許多冷門項目的職業化進程。

對於體育運動來説,頭部“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對於一個項目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據報道,釣魚界網紅“天元鄧剛”,全網粉絲超過2500萬,平台上釣魚視頻的播放總量已超過1000億次,他讓成千上萬對釣魚一竅不通的人知道了“競釣”這個冷門項目。而奧運冠軍,則更是KOL中的頂級明星。但許多運動員由於項目的限制,難以保持長期的熱度。這就需要在過硬的專業水平之餘,尋找“吸粉、固粉”的新思路。

幸運的是,大多數頂級運動員的神秘感和個性就是非常“吸粉”的特質。而隨着制度與理念的轉變,我國在培養運動員時,除了保證他們練就過硬的專業素質,也督促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鼓勵他們表達自我,展現個性。

觀察丨後奧運時代,運動員們與熱度的取捨之道

劉翔身披國旗躍上領獎台

這一轉變最早的“爆發”,出現在2004年。當劉翔面對鏡頭時説出“誰説黃種人不能拿到(田徑短道)奧運會前八”這一霸氣十足的宣言,在網絡都尚未普及的當時引發了全國沸騰,隨後他身披國旗躍上冠軍領獎台的一幕,更是成為中國奧運史上的經典時刻。過硬的成績,加上賽場外充滿自信與個性的表達,使得劉翔成為運動員中的初代“頂流”。

在社交網絡大規模普及後的里約奧運會上,泳池邊的“洪荒少女”傅園慧憑藉表情包迅速走紅,一夜間漲粉百萬。

觀察丨後奧運時代,運動員們與熱度的取捨之道

陳清晨lucky表情包

在網民突破10億的2021年,這一現象更加明顯。比金牌更加“出圈”的,是楊倩的比心,李發彬的“金雞獨立”,是陳清晨的“lucky(幸運)”,張家齊的“想要娃娃”……

這些運動員在摘金奪銀的同時,更通過興趣愛好、陽光個性迅速“吸粉”,在為個人帶來關注的同時,也推動了網友更加關注他們所在的項目。許多項目的國家隊被網友挖掘出了“寶藏”屬性,在這些網紅運動員的加持下,本屆相對而言“不太受關注”的奧運會,卻極大地促進了體育用品的銷量。據報道,在某網購平台,體操運動相關消費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66%,乒乓球拍成交額同比增長達59%。而由於孫一文、曾文蕙等運動員的出色發揮及個性展現,擊劍、滑板等冷門項目的關注度也有空前提高。

高曝光與高關注的背後

在國內,有一項職業化程度並不太高的運動,卻始終是萬眾矚目的焦點。誠然,乒乓球作為“國球”,其成績、歷史地位和羣眾基礎是其他項目無法相比的,但近年來國內乒乓球項目受到的關注度及其發展速度,更讓其他項目難以望其項背。

早在劉國樑上任國乒總教練之初,他就提出了“在我國,乒乓球完全可以推進職業化”。

2016年,他帶隊參加的第一屆奧運會,除了包攬了4枚金牌之外,國乒隊成了不折不扣的超級“網紅”。劉國樑成了“不懂球的胖子”,馬龍成了“六邊形戰士”,張繼科被全國人民調侃“醒醒,這是奧運會”,許昕獲得“乒乓球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觀察丨後奧運時代,運動員們與熱度的取捨之道

2016年乒超揭幕戰中,球迷為支持的球員現場助威

隨後幾個賽季的乒超聯賽,幾乎場場座無虛席,現場觀眾為自己支持的球員高呼加油,甚至有了應援口號和條幅。2016年乒超賽季決賽的門票,甚至被炒到了千元一張。

而這一屆奧運會,乒乓球依然延續了高昂的熱度,據網友統計,今年奧運會期間,我國乒乓球相關的熱搜詞條高達280餘個,連帶着外國乒乓球運動員的熱搜也超過60條。是各大項目中不折不扣的“頂流”。不難看出,這些熱搜大部分與成績無關,許昕躲球表情包,孫穎莎的臉,劉國樑訓話等多數詞條來自國家隊的日常生活以及運動員自身個性的展現。

然而事總有兩面性。

觀察丨後奧運時代,運動員們與熱度的取捨之道

王璐瑤結束比賽後發佈的微博

本屆奧運會首金項目女子10米氣步槍,中國隊派出了兩名選手參賽。楊倩最終奪冠,然而她的隊友王璐瑤卻未能發揮出正常水準,止步資格賽。賽後,她在微博發出一張自拍,並配文“我承認我慫了,三年後再見”。但網友顯然無法“接受”她在失利後發自拍紓解心情的舉動,在評論中各種挖苦諷刺,“出道”“飯圈”等詞語層出不窮,最終王璐瑤刪除自拍。

而中國女排在這屆奧運會上的失利,也使得部分觀眾“心態失衡”。網上一度出現“女排只會拍廣告”的論調——據中國排協官方網站,中國國家排球隊的合作伙伴、贊助商、供應商等商務合作超過30個,這一數據並未將運動員個人代言或推廣產品計算在內。

外界與運動員雙向的過度關注,對於十分需要專注力的運動員來説是否具有負面影響,依然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精神屬性、強者光環、陽光個性等等這些幾乎所有運動員的共有屬性是他們吸引關注的“利器”,適度的流量,能夠吸引商家的目光,提升項目的普及度;而商家也樂於尋找風險低,形象好的運動員做代言推廣,一舉多得。而作為觀眾要做的,就是對“適度”的把握,既要能對運動員們保持持續的關注,也要懂得保持距離,為他們提供一個寬鬆的輿論氛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23 字。

轉載請註明: 觀察丨後奧運時代,運動員們與熱度的取捨之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