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裁判為何“裏外不是人”?真的水平差,還是俱樂部壓根不信任
10月21日晚,作為中國足協為本賽季中超聯賽邀請的首批(亦可能是唯一一批)外籍裁判,韓國籍裁判員金希坤、高亨進分別進駐中超蘇州(爭冠組)賽區、大連(保級組)賽區。而幾乎與此同時,在亞足聯綜合排名最高的中國足協在冊國際級裁判員馬寧由大連賽區悄然抵達蘇州賽區,隨後金希坤、馬寧被分別指派為22日晚北京中赫國安與山東魯能焦點比賽主裁判、VAR裁判員。按照往季及本賽季中超裁判員執場安排的大致規律,某一名優秀裁判員(兼具主裁、第四官員、VAR裁判員資格)一旦擔任前一場重要比賽主裁或VAR裁判員,那麼該裁判員在接下來同賽區另一場重頭戲中就可能角色互換。
在部分業內人士和球迷分析看來,金希坤主哨“京魯大戰”,就意味着同輪“上海德比”理應由馬寧主哨。而實際上,中國足協內部也有這樣的動議。但不成想,“京魯大戰”次回合,馬寧作為VAR裁判員有關魯能第2粒進球犯規在先的提示,引發了巨大爭議,也引來了魯能俱樂部上下、魯能球迷的極度不滿。與通過舉報沈寅豪“論文造假”不同,部分球迷還採取了其它過激方式“泄憤”。
那麼馬寧還能不能作為主裁執法23日的“上海德比”呢?對於這個問題,中國足協據瞭解也一度左右為難。一方面,無論馬寧的那次提示正誤與否,堅持指派馬寧很可能引發新一輪爭議,裁判員帶着壓力、參賽雙方帶着“有色眼鏡”過度關注裁判員,這些都可能給比賽的執法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可能衍生出新的爭議問題。另一方面,如果確認馬寧判罰無誤,那麼將他由保級組徵調過來,卻不予任用,那麼或許會給外界傳遞出馬寧判罰失誤的“信號”,從而進一步加劇各方對本土裁判員的不信任。這樣的結果對馬寧個人來説也構成巨大心理打擊。
從23日公開的結果來看,馬寧仍獲得了中國足協的信任,確認執法當晚“上海德比”。但對於比賽執法前景,無論是中國足協、參賽雙方還是外界關注者都無法給出清晰的判斷。
裁判問題對中國職業足壇來説可謂老生常談。受疫情及各類顯示因素影響,中國足協無法邀請外籍裁判執法中超聯賽首階段賽事,本土裁判員得到了一次難得的“自強”機遇。然而,不同本土裁判基礎、應變能力、學習能力、心理抗壓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中超執法過程中表現各異。錯、漏判偶有發生,招徠近半數中超俱樂部的投訴。“邀請洋哨”的呼聲很大程度上源於俱樂部對本土裁判員缺乏信任,甚至有俱樂部代表直言,“可能各隊就根本不信任本土裁判員”。金希坤、高亨進的馳援不過是時間問題。
儘管國際足聯對於當下足球賽事推出了統一的規則及統一尺度,但因為不同國家(地區)足球環境與基礎、競技水平不同,其裁判員對規則的掌握和實際操作表現也不同。金希坤從抵達賽區到攜手中方裁判共同執法,其磨合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對於格德斯是否犯規,至少在第一時間判斷上,他與馬寧出現了認識差異。從結果上看,金希坤接受了馬寧的“建議”,似有“客隨主便”的意味。至於最終判罰正誤與否,也只能依據中國足協裁判部門最終的認定結果。
從金希坤本賽季中超執法首秀來看,洋哨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俱樂部對判罰工作的不信任情緒,但這種抑制作用並不絕對,甚至情緒會隨着競爭利益的得失而被進一步激化。截止到10月22日晚,中超聯賽第2階段賽事第2輪賽程剛剛過半,但幾乎輪輪都會出現引發參賽方不滿的巨大爭議判罰。從邏輯上來説,中國足協在保障聯賽判罰公平、公正,指派最優質裁判員的問題上,已經竭盡全力。但無論調配人員、外聘洋哨,似乎都無法杜絕爭議判罰。究其原因,除了裁判員自身業務能力之外,也與當下競爭的慘烈不無關係。
換言之,如果第2階段仍採取常規的循環賽制,那麼“贏一場球上天、輸一場球入地”的局面就不會出現。對此一位保級俱樂部老總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分析説,“看過國安和魯能比賽,大家可能都沉浸在對裁判判罰正誤的討論之中,但大家也許沒有意識到,正是因為一場定成敗的賽制客觀上加劇了各隊對競爭利益的看重。他們對於每一次不利於本隊的判罰都格外介意,他們的神經比以往都敏感。裁判問題在這種特殊賽制作用下,被放大了。”
從包括本賽季之內的近幾個賽季中超競爭來看,裁判問題總會被外界有意或無意拽入是非糾葛之中。中國足協除了邀請外籍裁判,完善本土裁判業務學習之外,似乎並沒有更好的辦法緩解裁判工作信任危機。
不可否認的是,當大批量外籍裁判湧入中國職業足壇後,嚴重昏庸的存漏判罰依然沒有銷聲匿跡。而類似“被公佈個人隱私”的網絡暴力除了滿足一小部分人泄憤需求外,只會給裁判員本人造成巨大心理傷害。本土裁判員如果長期揹負壓力,給外籍裁判“打醬油”,那麼最終他們的水平提升受阻,心理強化無從談起。這不是哪傢俱樂部的損失,而是中國職業足球的損失與悲哀。
文/北青體育 肖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