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32強中最相似的兩隊:為何成績迥然不同?
歐冠的比賽大家看得如何?我可是同時看了兩場:拜仁VS馬競,以及奧林匹亞科斯VS馬賽的比賽。拜仁慕尼黑,自從06年世界盃結束後就關注了;而馬賽,一方面是法國球隊,我是高盧雄雞的支持者,法甲球隊的外戰都會關注;另一方面馬賽也是足球遊戲裏我經常使用的球隊。
本賽季,馬賽的布納-薩爾轉會加盟拜仁,而拜仁的庫伊桑斯也租借加盟馬賽。目前兩支球隊中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僅如此,在各個位置上兩隊的相似度也相當之大,博阿斯上任前,馬賽與拜仁一樣主打4-2-3-1陣型。但是,歐冠首輪兩隊的比賽結果迥然不同:拜仁4-0大勝馬競,而馬賽則陰溝翻船輸給奧林匹亞科斯。在場面上,一個碾壓西甲勁旅,一個被希臘豪門壓着打。
那麼配置和打法都有一定相似性的兩支球隊,為什麼比賽結果如此不同?不妨跟我從各個位置上來看,尋找其中緣由。
門將:諾伊爾VS曼丹達
兩人都是各自國家隊的門將,年齡也差不多。只不過成長的方式有所不同:諾伊爾是自幼天賦異稟,而曼丹達出道時也不錯,但是經歷了馬賽這些年的“豆腐渣防線”的歷練,反而是越老越妖。
邊後衞:帕瓦&戴維斯VS酒井宏樹&阿馬維
兩隊邊衞的位置上,均是有助攻能力的邊後衞。相比之下拜仁的配置進攻方面更強一些。而馬賽的右後衞酒井宏樹則偏防守。
中衞:聚勒&博阿滕VS卡爾&岡薩雷斯
兩隊的中衞組合,都是高大且並不讓人太放心的中衞組合,並且在進攻方面都有一定的得分能力。
兩翼:科曼&格納布里VS託萬&帕耶
邊路的進攻是兩隊最相似之處,拜仁和馬賽的邊鋒類型上,球風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單兵作戰能力強,逆足踢(雖然格納布里是右腳,但經常內切左腳打門)另一路,可傳可射。另外拜仁還有薩內和科斯塔,馬賽有拉多尼奇和00後巴西妖人路易斯-恩裏克,幾乎都能對位。
鋒線:萊萬VS貝內德託
中兩名前鋒在特點上不盡相同,但是至少都是單箭頭,並且有一定的機動性。
主帥:弗裏克VS博阿斯
這一番對比中,唯一沒有提到的就是中場位置。此前在魯迪-加西亞執教馬賽時期,這支球隊與拜仁一樣用的是4-2-3-1陣型,且中場有一名大將也是拜仁嫡系——路易斯-古斯塔沃。但前上海隊主帥博阿斯入主馬賽之後,人員上已經有變化。在陣型方面博阿斯也做出了改動:博阿斯喜歡的陣型是4-1-4-1。
至於兩隊打法的異同,這裏Po出一段技戰術分析視頻供大家參考。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博阿斯變陣4-1-4-1的考慮是讓後防線和中場線連接更緊密,在中場佔據更多的空間。而弗裏克的拜仁打雙後腰,則是將其作為進攻的發起點,中場的基米希回撤接球后組織進攻。同時格雷茨卡和上賽季蒂亞戈都有拿球組織的能力。
很多位置都比較像,但是在中場上布控的區別給兩隊帶來了本質上的不同。弗裏克的球隊能成功地快速推進到前場,而博阿斯的球隊礙於沒有一個很好的傳球手,幾名中場無論是小將卡馬拉/蓋耶,還是桑松和隆吉耶,都是覆蓋面積大的工兵型球員,因此博阿斯排出的4-1-4-1陣型在強調中場控制權的同時,捨棄了一些從中場發動進攻的機會。這也導致了馬賽的進攻過於依賴兩個邊和中鋒,如果後場被壓制住,前場想拿球進攻只能靠反擊。
此外,馬賽的比賽球員經常集中於中路,將兩側邊路讓給對手,一方面是對自己防傳中的能力有自信,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截得球權之後打反擊。但是,博阿斯在單後腰位置上堅持用小將,而棄用荷蘭國腳斯托羅曼。無論卡馬拉還是蓋耶,經驗的欠缺讓他們在此位置上都不太讓人放心:如果後腰被搶斷,對方傳中時禁區內人數不足,盯人出現偏差,則會非常危險,本賽季對陣梅斯的丟球就是這樣的案例。
反觀拜仁,對陣馬競的歐冠首輪,西蒙尼的球隊同樣堅決打拜仁的兩個邊路,但每次傳中拜仁禁區內的防守人數都不在劣勢,導致馬競幾乎沒有靠傳中取得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恐怕這也是為什麼人員配置相似,但在歐冠首輪卻比賽結果迥異的原因吧。博阿斯的球隊,需要一箇中場的優秀傳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