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題:強筋壯骨,體育產業不斷提升“支撐力”
新華社記者林德韌
規模從弱小到強大,形態從單一到多元,中國體育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日漸成為國民經濟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體育產業筋骨日益強壯,贊助比賽、贊助隊伍、體育產業相關企業對於體育事業的支撐力度也不斷加強。
1990年,北京亞運會舉辦,當時的中國,當時的北京,對於支撐如此大規模的體育賽事,的確面臨很大的挑戰,於是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為亞運捐款的活動,“捐款辦亞運”也成了一個時代特殊的記憶。
時過境遷,隨着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的企業們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參與到體育賽事的贊助中來。2021年夏天,北京冬奧組委宣佈,對照國際奧委會官方網站公佈的歷屆冬奧會贊助收入數據,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目前可實現的贊助收入,已超過以往歷屆冬奧會同類數據。截止到今年7月,北京冬奧組委已簽約45家贊助企業,其中包括官方合作伙伴11家、官方贊助商11家、官方獨家供應商10家、官方供應商13家。
中國民族品牌安踏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適逢安踏集團成立30週年。這30年來,安踏在中國體育的成長與蜕變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安踏成了中國奧委會的合作伙伴,先後為包括中國體操隊在內的28支專業的國字號運動隊打造了專業產品。2009年至今的12年裏,安踏在六屆夏奧會、冬奧會中,都伴隨着中國體育代表團、中國奧委會為奧運健兒提供了領獎裝備和訓練裝備,總量加起來接近300萬件。
安踏集團總裁鄭捷介紹,在30年的發展歷程中,安踏初創的前10年是作為一家制造業的公司存在的。在1999年,安踏開始從一家制造業企業向運動品牌公司轉型。從簽約孔令輝作為代言人起步,安踏以“我選擇我喜歡”進入了大眾視野,然後通過贊助CBA、排球聯賽和乒超聯賽,把自己真正打造成了具有專業運動品牌形象的運動品牌。
“從2004年開始,我們有一個自己的別稱,叫‘中國體育聯賽的發動機’,這其實是我們和中國體育開始最緊密合作的一個起點。通過這三個聯賽的贊助,安踏在產品的科技打造、創新以及如何讓商品能夠真正意義上幫助到專業運動員,在賽場上呈現最好的技術水平等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鄭捷説。
在2022年冬奧會的運動員村裏,一羣工作人員正在安裝健身器材,這些健身器材來自中國品牌舒華體育,在奧運舞台上選用中國品牌的健身器材,也從一個側面説明了中國體育用品製造業在近年來取得的長足進步。
舒華體育品牌總監王偉偉表示:“舒華作為中國健身品牌,此次為冬奧會提供服務,是中國健身器材品牌第一次參與到奧運盛會中,也説明舒華體育的品牌力與產品專業度,得到了冬奧會這類國際大賽的認可。這是一份榮耀,更是一種責任,也是舒華未來品牌戰略的基石。”
從山東農村走出的泰山體育,從縫製墊子的手工小作坊起家,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體育器材供應商和全球頂級賽事服務商。據泰山體育提供的數據,其“獲國內外專利一千多項,直接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及超過國際標準且通過國際單項體育協會認證的產品有128項”。2016年裏約奧運會上,跆拳道、柔道和摔跤三個項目均以泰山體育的產品標準作為器材標準。
以這些體育企業為代表的中國體育產業在多重利好下不斷髮展壯大。據統計,短短5年時間裏,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從2015年的17107.0億元,上升到了2019年的29483.4億元,增長幅度超過70%。體育產業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也歷史性地超過了1%。
常年深耕體育產業領域的北京關鍵之道體育諮詢公司創始人張慶表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是時勢造英雄,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中國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過程中,競技體育、全民健身、體育文化都在快速發展。各地新興的大量的體育設施的供給,各地政府在體育方面的大力投入,都促進了體育的發展。”
隨着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冬奧會成功,在“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宏偉藍圖下,中國體育企業在冰雪運動方面的開拓也越來越大刀闊斧。2017年9月28日,安踏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體育服裝合作伙伴,借冬奧會的東風,安踏已將目光瞄向世界。
“之前在我負責國家隊的裝備採購的時候,當時短道隊的速滑服都需要進口,中國是沒有企業能做的。這些年,安踏通過自己的投入,這些專業的裝備已經都能提供了,這是安踏為中國體育事業作出的貢獻。”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秘書長羅傑説。
近日,安踏集團發佈了新十年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未來十年,安踏集團將以“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新戰略、以“成為世界領先的多品牌體育用品集團”新願景,在消費者、夥伴、環境及社會四大領域,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及共同富裕。
“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也是中國體育發展的縮影,在這個過程中,安踏這樣的中國體育企業,是受益者,是貢獻者,也是創造者。”張慶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