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11月10日訊 上海媒體《五星體育》在其微信公眾號撰文總結了綠地集團入主申花這8年的過失,並坦言申花需要更新換代了。
足協盃第一回合1-5落敗,晉級希望渺茫,第二回合打成1-1,申花總比分2-6不敵海港,遭到淘汰。但球隊第二回合踢得還是挺努力的。四個外援都上了,創造了一些機會,也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但比賽強度不足,也缺少能夠力挽狂瀾的人物,輸球並不冤。
因為是同城球隊,申花很喜歡跟海港比,這種心態也讓這個賽季的失利更加觸目驚心。申花在2017年11月19號足協盃決賽首回合1-0小勝海港之後,就再也沒有贏得過“上海德比”。之後,兩支球隊踢了12場比賽,申花的戰績是3平9負,得失球是7-23!更加讓申花球迷感到扎心的是,在這次足協盃半決賽兩回合比賽中,海港啓用了多名年輕小將,00後的劉祝潤更是取得兩個進球。明明本隊是更加需要更新換代的球隊,但對手已經“領先一步”!
賽季初簽下了吳曦、巴索戈、阿德里安、約尼奇等一干強援,但結果卻是足協盃沒了,聯賽也進了保級組。近幾個賽季,申花在聯賽中的表現,始終無法讓人滿意。在綠地入主申花之後,8個賽季,申花沒有一次進入前三。球隊最好成績是2016賽季的第4,另有3次進入前8,4次排名在8名開外。8個賽季,賽季平均排名是8.25名。聯賽是最能體現一支球隊實力的戰場,長時間無法打進前8,只能説明球隊實力疲軟。
面對這樣的局面,申花也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引援最能看出俱樂部戰略的轉變,而且是一變再變。在中超的燒錢時代,申花也曾經緊跟潮流,嘗試過天價外援——阿根廷人特維斯。不過,球迷對他的印象就只有“思鄉病”和“迪士尼”。
外援這條路沒有走通,原來隊裏的“猛男”也逐漸老去。於是,到了2019賽季,申花從根寶基地引入了99-00梯隊,決心走年輕化的道路。結果,申花前半程戰績欠佳,甚至有降級風險。壓力之下,申花又只能重新啓用老將。當然這批老將已經不是之前的老將,而是有國腳經歷的升級版老將。但在2020賽季和2021賽季,申花的老將們也沒能兑現聯賽冠軍。
有人統計,8個賽季的時間,申花前前後後引進了66個球員,內援42人,外援24人。平均一年內援5人,外援3人。錢沒少花,但效果平平無奇。看看申花現在的陣容:馮瀟霆36歲、莫雷諾和阿德里安35歲、曾誠和于漢超34歲,孫世林33歲.....替補席上還有39歲的李帥、35歲的秦升等等。足協盃比賽首發10個30+,23人名單19個30+,除了3個U23,最年輕的是29歲。這傢俱樂部真的是近況堪憂,遠景更加讓人擔憂。
聯賽成績每況愈下,只能依靠足協盃來挽回顏面;球隊談不上技戰術風格,比賽也不算好看;更新換代遲遲不見跡象,年輕球員的培養懸在半空。唯一值得驕傲的,大概也就是球迷了。疫情之前,風裏來雨裏去,為球隊加油助威。
申花該怎麼辦?首先是重新給球隊定位。近幾個賽季,申花先後引進多名有國腳經歷的老球員,讓球迷、媒體對申花的實力定位都產生了偏差,喊出了不切實際的目標。我們還是太迷信馮瀟霆們過往的輝煌和實力,但賽場就是這麼“現實”。自我認知清晰了,球隊接下來的戰略制定能更加合理。一支中游的球隊,做事情要腳踏實地,不喊奪冠,但也要讓球迷看到希望。
説到“希望”,更新換代,再度創業。縱觀申花自身發展歷史,球隊出成績的兩個時期,都是有一個批次的優秀球員。九十年代是以范志毅為代表,輔之以謝暉等人,老中青年齡結構合理。到了新世紀,又有張玉寧、曲聖卿、于濤、杜威等人。國腳、準國腳再搭配上具有經驗的老將和外援,這是球隊成功的秘訣。但看現在申花只有朱辰傑能入選國家隊,已經很能説明問題。現階段申花必須培養新人了,如果以後能有一條接近國家隊實力的中軸線,未來可期。
第三個,確立足球風格。你能説出申花現在是什麼風格,有什麼特點,打什麼套路?説不清楚。申花需要建立符合現代足球運動特點的風格,向着更加技術化的方向轉型,逐漸代謝掉不符合特點的球員,並且依循這個方向指導轉會和尋找教練。這在當前的中國足壇並不容易,因為整個環境中的技術型球員數量就不多。青訓培養,也喜歡用見效快的力量型球員,但再難也得做。
八年多的時間了,兩個偶然性比較大的足協盃冠軍是最能拿得出手的成績,強調實力的的聯賽平均成績是8名開外,頂尖球隊交鋒的亞冠沒有小組出線過。戰績不佳,球員可以換掉,教練也可以換掉,為什麼管理層不能換?經過八年時間考驗,不覺得這樣的管理層有能力領導申花再度創業。當然,如果申花的母公司覺得現階段狀態可以接受,那旁人説再多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