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0日,瑞士超級聯賽俱樂部草蜢隊,正式官宣簽下中國國家隊國腳、北京國安俱樂部後衞李磊,由此,李磊也成為了繼西班牙人武磊、拜仁慕尼黑劉邵子洋之後的國內球員留洋第三人。考慮到這是一週之內官宣開啓留洋生涯的第二位國內球員,同時,還有更多的國腳以及歸化球員將在未來不久的一段時間,相繼憑藉足協的留洋計劃,陸續前往歐洲聯賽踢球,很多國內球迷都直呼天亮了。可實際上,足協大規模開啓留洋計劃,一方面是正式宣告了中超黃金時代的完結,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引進歸化球員的第一次嘗試基本以失敗告終,中國足球的天不僅沒有亮,反而或將走向更黑的黑暗、更冷的寒冬之中。
世界盃一代過後,國內球員留洋流於形式,或將重蹈覆轍
在代表中國國家隊打進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那一批國腳當中,有不少球員都是旅歐球員,包括曼城的孫繼海、法蘭克福的楊晨、鄧迪聯的范志毅等,而在世界盃過後,李鐵和李煒鋒也藉着世界盃的東風一同加盟了埃弗頓隊,球員時代的李鐵甚至還一度在埃弗頓隊站穩了腳跟。而這批人才,也就是中國球迷記憶當中,最後一批能夠真正立足歐洲的球員了。在他們之後,隨着中超因為金元足球大行其道而崛起,一度也有不少球員出國追求過自己的旅歐夢,比如蒿俊閔、張稀哲,以及更為年輕的張玉寧、韋世豪、林良銘等等,可他們無論當時的表現如何,最終都殊途同歸,以失敗而告終,無奈回到了中超效力。
時至今日,當國內球迷總結這些球員失敗的原因時,都會表示如果去到五大聯賽之外的球隊,或者説實力較弱的、隊內競爭不強的球隊,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然而,即便拋開在沃爾夫斯堡機會寥寥的張稀哲和在沙爾克04發揮不佳的蒿俊閔不談,張玉寧留洋生涯經歷了維特斯、雲達不萊梅以及海牙俱樂部,這些球隊實力並不強,他獲得更多機會了嗎?韋世豪如今是國內年輕球員的翹楚,但他當年在葡超博阿維斯塔、葡甲費倫斯等球隊的結局同樣不好。當你競技水平不夠的時候,即便你加盟的只是歐洲小國聯賽,你同樣很難擁有機會,李磊雖然加盟的只是瑞士超,但他已經29歲了,一個29歲的後衞球員,你能指望他獲得多少機會、取得多少進步?而在李磊之後,還有一大批25歲以上的職業生涯基本已經定型的球員,以及個個年齡超過30歲的歸化球員,在等待着留洋機會,這樣流於形式的留洋,只不過是讓他們重蹈蒿俊閔、張稀哲以及自己過去的失敗覆轍罷了。至於加盟拜仁慕尼黑的劉邵子洋,在門將這一個常青樹位置上,他又有多少希望能夠接棒諾伊爾,或者説成為五大聯賽球隊主力門將?只希望不是美夢一場就好了。
足協重金送國腳出國,是對衰落中超失去信心的表現
曾幾何時,中超曾經立志成為世界第六聯賽,彼時的中超,依靠着恆大帶頭颳起的金元足球旋風扶搖直上,各支球隊紛紛花重金,為這個聯賽帶來了孔卡、保利尼奧、奧斯卡、胡爾克、奧古斯托等等頂級外援,一度讓球迷似乎真地看到了第六聯賽的樣子。而國內球員們因為天價工資,也紛紛放棄了留洋夢想,回到了國內淘金,這是中超聯賽的最高峯,卻也是國足的最低谷。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隨着一波疫情在2020年席捲全球,房地產泡沫提前到來,依靠着房地產老闆們勉力支持的中超聯賽也跟着一起倒了台,再加上足協推出的中性名、限薪令等一系列試圖一步到位的昏招,中超垮了,跟着中超一起垮的,緊接着就是一系列青訓學校與機構。
中超聯賽垮了,中國足球事業帶着所有從業人員一起墜入了深淵之中,可志在世界盃預選賽出線、亞洲盃以及奧運會創造好成績的中國足協,看起來卻滿不在乎。他們無所謂中超失去了多少亞冠名額,無所謂下個賽季有多少中超球隊將會解散,更無所謂底層球員及相關從業者所面臨的生活難題,他們唯一在乎的就是國足能夠在國家隊賽事中取得好成績,從而為他們提供拿得出手的成績。如今花費重金去與各大歐洲球隊協商國內球員的留洋事宜,更是直接體現出了足協已經對中超聯賽失去信心,可以預見的是,在國家隊成員們相繼留洋過後,中超聯賽將會越發難以為繼。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害,相信球迷們都看在眼裏。
留洋計劃開啓,十二強賽註定以失敗告終,同時宣告失敗的還有轟轟烈烈的歸化計劃
在足協掀起轟轟烈烈的歸化計劃之時,國內輿論幾乎一致是反對的聲音,足球人紛紛表示不看好歸化球員的前景,即便日本和韓國已經有成功案例。如今十二強賽還未結束,國足出線已經只剩下了理論上的可能,當初外界輿論對於歸化計劃的看衰,竟然一一成為了現實,足協想依靠模仿日韓的成功經驗來獲取短時間的成功,沒成想,最終模仿了一個四不像。十二強賽沒有進步,歸化球員解約,聯賽還跟着一起承受了不可逆的傷害。
而如今足協再次推出新的所謂留洋計劃,與歸化計劃異曲同工,都是放棄中國足球的長遠未來,來為國足短期內的成功、領導班子短期內的成績服務。先做一個美好的假設,假如國內球員們,包括所有的歸化球員,都通過這一次的留洋獲得了像武磊一樣的突飛猛進,國足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提高,能夠在接下去的2023年本土亞洲盃上取得好成績,在2024年奧運會上實現出線,可在國內聯賽與青訓一片雞毛的情況下,下一屆世界盃、亞洲盃以及奧運會,國足又該依靠哪些人獲得突破?因此,不需要等待幾年過後再做判斷,這一次國腳留洋計劃的失敗,幾乎現在就可以斷定。
結論
這麼多年過去,中國足球始終只是注重短期內成績,而忽視更為重要的青訓人才培養。足協學習了日韓一切能夠在國際賽事取得成功的現成經驗,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地完成國足進世界盃、進奧運會以及亞洲盃奪冠的目標,然而,日韓做得最為成功的青訓事業,他們是一點不學,因為這項事業相比於引進歸化球員和留洋計劃,時間成本更加高昂,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舉動,沒人想做,也沒人願意做。當我們如今去看日本與韓國的青少年球員培養,日本每年舉行得轟轟烈烈的全國高中生大賽,為國家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而中國足球目前,有哪一位國腳或者足球運動員出自於校園?韓國雖然沒有名震世界的學生賽事,但當他們的青訓事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能夠在歐洲站穩腳跟的年輕人過後,中國足球是否也應該反思自己青訓的缺陷呢?留洋計劃不是壞事,但我們在送球員出國之前,不能先對自己的聯賽不管不顧,這是捨本逐末,國腳能夠在歐洲踢球同樣不是壞事,但與其做表面文章地輸送大批大齡球員出國,不如先關心一下中國足球真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