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黔東南的鄉村籃球賽看見體育的活力與希望 | 新京報快評

從黔東南的鄉村籃球賽看見體育的活力與希望 | 新京報快評

8月1日,貴州省台江縣枱盤網紅球場舉行“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圖/IC photo

這個夏天,比天氣更火熱的,還有貴州黔東南的鄉村籃球賽。因為比賽水平高,觀眾參與度火爆,這裏的籃球賽被人們戲稱為“村BA”,引起媒體廣泛報道。

這確實是一個“奇蹟”。在過去兩年,因為疫情影響,中國籃球職業聯賽(CBA)一直採取賽會制,脱離了主場,球場裏幾乎沒有觀眾。和這種必要的“冷清”相對比,貴州“村BA”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體育本身的快樂: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看比賽,真正的全民體育在這裏成長。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共下轄1個市15個縣,每個縣市都可以派一個球隊參加全州比賽,只要年齡滿22週歲,本地農村户口。這是黔東南地區的最高級別比賽,當然每一個縣市也有自己的比賽。當地體育官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黔東南每一個村寨都有籃球場,打籃球已經是村民的日常生活。

這讓人想起巴西的足球運動。全國比賽之下,各個地方也都有自己的聯賽,以至於國內不少人搞不清巴西足球聯賽的性質。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辦甲A聯賽的時候,有俱樂部去巴西請外援,過來一看水平很高,後來才知道是巴西鄉村俱樂部的球員——這是真正足球王國體現的水準。

黔東南地區的籃球也是一樣。人們觀看比賽免費,球場根本容納不下;球員打球當然也是業餘活動,不是為了錢。即便是村和村之間的比賽,觀眾和球員也都全力以赴,人們享受的是比賽本身的快樂和團隊榮譽。

從黔東南的鄉村籃球賽看見體育的活力與希望 | 新京報快評

2021年2月14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丙妹鎮歸林村舉行春節鄉村籃球比賽活動。圖/IC photo

今年州里的比賽,冠軍獎品是一頭牛,亞軍獎品是兩隻羊,這樣的比賽獎勵富有明顯的鄉村色彩。黔東南的籃球比賽最早開始於20世紀40年代,經過了好幾代人的傳承。它遵循的當然也是國際籃球規則,但是流淌的又是“本地血液”。

它是屬於鄉村的,也和當地人的民俗產生關聯,“村BA”最終沒有選擇朝着“專業化、產業化”的道路,而是保持着全民參與性。當地禁止國有企業參與籃球,就是不想引起“惡性競爭”,民營企業家有捐助,但也就幾千上萬比賽經費,有的地方甚至會發起眾籌,顯得非常可愛。

這樣的運動氛圍,讓人羨慕。筆者小時候,老家縣城也舉辦過全縣籃球比賽,每個鄉鎮派出球隊,縣裏的高中、銀行組織的球隊實力最強,但是有時候鄉村也藏龍卧虎,有人投“3分”非常準,號稱“小李飛刀”——這樣的比賽不缺觀眾,也是鄉村公共生活的萌芽。

後來,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本鄉青年”除了春節就難聚到一起,鄉村某種意義上“失去”了自己的青年。筆者老家所在的鄉鎮,曾出過朱婷這樣優秀的排球運動員,但是現在去朱婷初中所就讀的某校(和筆者同一個),很少看到孩子打排球,因為沒有場地,也沒有氛圍。

體育最需要的,可能不是一兩個運動天才,而是真正讓運動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黔東南的“村BA”最大價值也在於此。“村BA”團結了鄉村的青年,也就從根本上為鄉村留下了活力和希望。

這並不是説呼籲每個地方都學習黔東南搞籃球,但中國的發展也確實為體育在鄉村紮根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在任何一個村莊修一個籃球場,馬上就會有孩子們聚在那裏投籃,這就是運動本身的吸引力。在此,不妨呼籲,在更多鄉村建更多籃球場。那種簡易的籃球場,花不了多少錢,卻能給鄉村少年帶來無窮無盡的快樂。

毫無疑問,體育在鄉村建設中能夠扮演更積極的作用。這就是我們從黔東南的“村BA”中看到的可能性。一個農民從田裏歸來走上籃球場,他就超越了千百年來中國農民純粹勞作的命運,獲得的不僅是休閒,也有屬於他的幸福。

撰稿/張豐(媒體人)

編輯/徐秋穎

校對/劉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8 字。

轉載請註明: 從黔東南的鄉村籃球賽看見體育的活力與希望 | 新京報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