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年齡相差最大的姐弟戀是哪對
現在流行姐弟戀,據説姐弟戀有很多優勢,更能讓婚姻保持長久。其實姐弟戀的故事自古有之,千年來一直上演不衰。
古人痴情起來,絲毫不比現代人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詩人元稹愛上比自己大10歲的大齡熟女薛濤,曹丕曹植愛上比他們大四五歲的二婚美女甄洛,相愛時都是如醉如痴,留下了優美深情的詩篇,成為文學史傳誦的佳作。
這些姐弟戀雖然浪漫詩意,不過終究是兩個人的卿卿我我兩情相悦。
歷史上還有幾對重量級的姐弟戀,則不僅情深意重超越世俗倫理,更深刻影響了歷史的發展進程,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的命運走向。
最着名的姐弟戀當屬明朝憲宗朱見深與他的寵妃萬貞兒。朱見深少年時代,父親英宗被執蒙古,太子之位被廢,幽居深宮,此時在身邊陪伴他的是比他大17歲的保姆萬貞兒。
他們在漫長的朝夕相處中日久生情,當後來風雲變幻,他重新被立為太子最終登上皇位後,便不顧眾人反對,將萬貞兒封為貴妃。萬貴妃雖然年長,卻寵冠後宮,皇后都成了傀儡。
萬貴妃貪婪嫉妒,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差一點就讓朱見深絕嗣。可無論怎樣,她始終是朱見深的最愛,在她死去不到一年,朱見深思念成疾也終於追隨而去,成就了讓人唏噓的絕世戀情。
與朱見深和萬貞兒姐弟戀差不多同時,在被明朝趕出中原的蒙古北元汗廷也上演了一場更加令人震撼的姐弟戀。朱萬之間的十七歲之差已經讓人驚訝,而蒙古的這場姐弟戀則相差了25歲,更是讓人目瞪口呆,創歷史最高紀錄。
公元1479年,蒙古滿都古勒大汗去世,本來按照慣例誰有能力奪取汗位,便可以順理成章的收取大汗的哈屯(皇后)滿都海。
可這位時年33的滿都海聰明能幹,掌握了漢庭相當大的權力,於是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她嫁給誰,誰就將是蒙古大汗。
各部落首領爭先恐後地向滿都海求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滿都海選擇了在數次殺伐之後碩果僅存的成吉思汗嫡系子孫──年僅7歲的孤兒巴圖蒙克。
此後數十年,憑藉着忽必烈“黃金家族”的號召力,更依靠滿都海親臨前線的南征北戰,終於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巴圖蒙克即位後稱為“達延汗”,剛開始他年紀小,滿都海征戰時就把他裝在劍囊裏背在身上保護。
達延汗生有十一個兒子,其中從長子到七子都是滿都海所生,從中可以證明他們雖然年齡相差懸殊,但感情極好。她五次生育三次是雙胞胎,創造歷史奇蹟的滿都海,再創女人愛情生育的奇蹟。
而對歷史影響最深刻最巨大的當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莫屬。武則天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她比太子李治大4歲。
太宗在世時不太得寵,只是五品才人,卻與太子李治產生了曖昧不清的情感。太宗去世後,武則天和其它嬪妃被送往感業寺出家。
在3年近乎絕望的寂寞等待中,她寫下了一首《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據説這首詩讓高宗李治見而感動,親到感業寺接回武則天。重回皇宮之後,她先是生子奪寵,然後一步步披荊斬棘從昭儀、皇后,最後走上那金碧輝煌的女皇寶座,將大唐帝國統御麾下,讓歷史在這裏駐足凝望。
萬貞兒、滿都海、武則天這三個演繹影響歷史姐弟戀的女主角,個性不同、氣質胸襟不同,歷史地位也不同,不過她們都享受了生命裏最美好的愛情,這真是殊為難得。隔着遙遠的歲月回望,她們的故事風采依舊讓人感慨萬分嚮往不已。
後宮畸形戀:“萬姑姑”也銷魂
歷史上後宮得寵的妃子很多,但若論情況之離奇卻誰也比不過大明王朝的明憲宗朱見深的愛妃萬貞兒。一個大皇帝十九歲的女人卻牢牢佔領了少年天子的心扉,並且擁有他一生的寵幸,這真是讓後人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解釋只能是萬妃具有與眾不同、風騷入骨的狐媚手段了。就此説來,萬貴妃倒是當之無愧的最有魅力、最令男人銷魂的女人!
當然,這個故事要從朱見深的悲慘童年説起
一般説來,皇帝的童年或許不會快樂,卻絕不會悲慘,明代皇帝也是如此,當然了,首任創業者朱重八同志例外。
但朱見深先生的童年似乎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客觀地講,這位仁兄確實受盡了累,吃夠了苦,雖然他後來終於成功繼位,當上了皇帝,但如果你研究過他的發展史,相信你也會由衷地説一句:
兄弟你實在不容易啊!
正統十二年(1447),朱見深出生了,他是皇位未來的繼承者,用今天的話説,他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可是沒有人會想到,僅僅兩年之後,他的人生悲劇就將開始。
正統十四年(1449),父親朱祁鎮帶兵出征,卻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在大明王朝的最關鍵時刻,朱見深毛遂他薦,被挺而出,在牙還沒長全的情況下被光榮任命為皇太子,時年兩歲。
兩歲的朱見深自然不會知道,他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被立為皇太子,有着極為複雜的政治背景。
當時,朱祁鎮戰敗被俘,朱祁鈺即將頂替他哥哥的位置,老謀深算的孫太后早已料到這個弟弟是不會就此罷手的,為防止皇位旁落,她急忙擁立朱見深為太子,並以此作為支持朱祁鈺登基的交換條件。
雖然孫太后成功地將朱見深立為太子,但她深知深宮之中,人心險惡,保不準朱祁鈺先生什麼時候來一個斬草除根之類的把戲,而她自己也不可能時刻與寶貝孫子在一起,為確保安全,她做出了一個決定:派出自己的一個親信去保護朱見深。
她做夢也不會想到,正是這個不經意的決定,改變了朱見深的一生。
她派出的親信是一個姓萬的宮女,從此這位宮女開始無微不至地照料幼童朱見深。
那一年,她十九歲,他兩歲。
事實證明,孫太后的政治感覺是很準確的,朱祁鈺坐穩皇位之後,絲毫沒有歸還的意思,不但自己追求連任,還想讓自己的兒子也能連任。於是在景泰三年(1452),他買通了大臣,廢除了朱見深的太子地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對於這一變動,孫太后雖然極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
這些政治人物為了自己的利益爭來鬥去,卻沒有人意識到,他們的舉動,已經為一場悲劇拉開了序幕。
此時已經五歲的朱見深自然不知道大人們的事情,他每日只是在深宮中閒逛,由於他身處險境,且地位不穩,大家都認為他被廢掉是遲早的事情,所以沒有多少人願意接近這位所謂的皇太子,對他十分冷淡。
從兩歲時起,孤獨和寂寞就不斷纏繞着這個幼童,對他而言,童年是灰暗色的。而在這灰暗的生活中,唯一可以給他帶來安慰的就是那位萬姑姑。
無論周圍的人對他如何冷淡,也無論人們如何排斥他,不陪他玩耍,這位萬姑姑卻總是一直陪伴着他,安慰着他,照料他的生活,雖然他的母親周貴妃也常常來探望他,但宮中到處都是朱祁鈺的耳目,為了不惹麻煩,每次總是來去匆匆,在他那幼小的心靈中,這個日夜守候在他身邊的人才是他可信賴的依靠。
就這樣,朱見深和他的萬姑姑相依為命,過着這種冷清而又平靜的生活,可有一天,這種生活被打破了,一羣人突然闖進了朱見深的宮殿,氣勢洶洶地對他説,你不可以再用太子的稱謂,從此以後,你的稱呼是沂王。
然後這些人告訴他,沂王是沒有權利繼續住在這裏的,你要馬上滾出宮去,因為你的堂兄朱見濟將很快搬進來,成為這裏的主人,新的太子。
接下來要處理的就是原任太子,現任沂王身邊太監宮女的下崗分流遣散問題,而從使用價值方面來講,廢太子還不如廢舊輪胎。這是因為廢舊輪胎還能回收利用,而根據歷史經驗,廢太子往往會一廢到底,永久報廢。
人們很早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這種時刻經常出現的景象就是樹倒猢猻散,身邊的人紛紛收拾行李,離開朱見深,另尋光明的前途。
面對着這一突變,那位姓萬的宮女的表現卻異於常人,她沒有説話,只是默默地看着那些離去的人,默默地為朱見深準備着出宮的行裝。
五歲的朱見深並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只知道他很快就要搬出這裏,而那些熟悉的面孔也即將離他而去,在他的腦海中沒有答案,只有疑惑和憂慮。
“你也會走嗎?”
“不會的,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陪伴着你。”
這句話,她最終做到了。
景泰三年,朱見深被廢為沂王,搬出宮外。
這一年,她二十二歲,他五歲。
朱見深的沂王生活開始了,事實證明,這是他人生中最為黑暗的一個時期,雖然他的父親已經從蒙古載譽歸來,但立刻又被委以囚犯的重任,關進南宮努力工作,由於事務繁忙,無法與他見面,而由於他已經搬出了宮外,他的母親周貴妃也無法出宮來看他。此外,他身邊佈滿了朱祁鈺的手下,無時無刻都在監視着他的舉動,如果被人抓住把柄,沒準就要從廢太子更進一步,變成童年早逝的廢太子。
五歲的朱見深,沒有父母的照料和寵愛,沒有老師的耐心教導,身處不測之地,過着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生活,他隨時都可能被拉出去砍掉腦袋,或者在某一次用餐之後突然食物中毒,暴病不治而亡。對他而言,每一天都可能是生命的終點,每一天都是痛苦的掙扎,而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整整五年。
在這讓人絕望的環境中,只有她始終守在他的身邊,照顧他,安慰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從未動搖過。
對朱見深而言,這個人已經成為了他的母親,他的朋友,他的依靠,是他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在那黑暗的日子裏,這個人支撐着他,和他一起熬過了最困難的時刻。
五年後(1457),朱見深的父親又一次得到了皇位,他的苦日子終於熬到了頭,風水輪流轉,他又一次搬回了宮中,恢復了太子的身份。自然,她仍陪伴在他的身邊。
這一年,她二十七歲,他十歲。
在擔任東宮太子的日子裏,日漸成熟的朱見深逐漸對這位大他十七歲的女人產生了微妙的感情,相信就在這段時間之內,他們的關係發生了特殊的變化。
對於這些情況,他的父親朱祁鎮和母親周貴妃都有所察覺,但他們並沒有阻止,而是為朱見深挑選了三個女子作為皇后的候選人,等待他登基之後挑選冊封。因為他們相信,這個姓萬的宮女絕不可能成為皇后,等到朱見深長大懂事後,自然會離開她的。
天順八年(1464),朱祁鎮病死,朱見深繼位,從此這位萬宮女正式成為了皇帝的妃子。
這一年,她三十五歲,他十八歲。
皇后又如何!
雖然明代的宮廷政治十分複雜,王公貴族、文臣武將個個粉墨登場,捲起袖子你來我往,鬥得不亦樂乎,不過在我看來,要論鬥爭水平,後宮的諸位佳麗們也層次甚高,顧盼一笑,舉手投足之間,足以致人死命,可謂巾幗不讓鬚眉。
一年後(成化二年 1466),萬妃迎來了她人生的轉折點,這一年正月,她為朱見深生下了一個兒子,朱見深聞訊大喜過望,立刻封她為貴妃,還為此去宗社祭天,感謝祖宗保佑。
如無意外,萬貴妃的這個兒子必定會成為將來帝國的繼承者,可是遺憾的是,這一幕最終並沒有出現。
第二年,這位皇子就患病夭折了,而這一年萬貴妃已經三十八歲,她幾乎不可能再生育兒女了。
這一事件嚴重地打擊了朱見深,卻並沒有影響到朱見深對萬貴妃的喜愛,此時的朱見深年僅二十一歲,正是少年風流的時候,可他卻一反常態,日夜守在這個大齡女人的身邊,似乎永遠也不會厭倦。
朱見深不急,下面的大臣們可急了,內閣成員彭時估計是分管婦聯工作的,眼看朱見深如此專寵萬貴妃,而這位中年婦女很明顯已經過了生育年齡,擔憂皇帝無後,於是便發揮了文官集團以天下為己任、無論大事小事都要管的居委會工作精神,給皇帝上了一封十分特別的奏摺。
這封奏摺可算奇文,具體內容就不寫了,大致意思是:
皇帝陛下,您的後宮有很多妃子,可是到現在卻還沒有兒子,臣想這應該是陛下過於寵愛某一個人所致吧,所以希望陛下能夠將寵愛分給其他的妃子,這是國家大計啊。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位彭時先生竟然干涉起皇帝的私生活來,公然上書勸皇帝平時多找其他老婆聯絡感情(文言“雨露均霑”),按説一般的皇帝看到這樣的文書早就跳起來罵了:“我睡老婆,還要你管嗎?”
可這位朱見深先生的反應更加出人意料,他一點也不生氣,只是淡淡地説道:
“這是我的私事,你讓我自己做主吧。”
然後他依然故我。
要知道,雖然朱見深是一個很專情的人,可他畢竟是皇帝,絕不可能只寵信萬貴妃一個人,他也會時常找後宮的其他妃子或是宮女,萬貴妃也從未反對過,雙方似乎相安無事,但朱見深似乎一直以來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疑點:為什麼這麼久過去了,他還沒有任何子女呢?
朱見深萬萬想不到,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所有懷上他孩子的妃子或宮女都被人逼迫墮胎了!而幹這件缺德事的正是那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萬貴妃。
但從來就沒有人告訴過朱見深這些事情,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敢。
如果就這樣搞下去,也許下一任皇帝朱祐樘先生就得另找地方投胎了。但也就在此時,萬貴妃真正的敵人出現了,正是這個人徹底打破了萬貴妃的如意算盤。
也就在這個時候,廣西來的紀姑娘進入了深宮,此時的她背井離鄉,孤苦一人,怯生生地注視着周圍陌生的一切,沒有人會想到(包括她自己),就在不久之後,這個羞澀膽怯的小姑娘將會撼動萬貴妃那看似穩如泰山的權勢與地位。
紀姑娘被分配入宮,做了一名普通的宮女,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宮女一進宮就得到了宮中幾乎所有人的喜愛,因為很快人們就發現,她是一個十分容易相處的人,她原先是廣西土官的女兒,養尊處優,還能夠識文斷字,卻從不因由官宦之家的小姐淪為宮女而怨天尤人,即使人家欺負她,交給她很多髒活累活,她也並不在意,只是一個人默默地做完。
她雖然沒有權勢,沒有背景,甚至於沒有過人的容貌,卻有着一樣女人最為強大的武器——善良。
她真心誠意地對待每一個人,從不去計較什麼,只是一心一意地完成分派給自己的工作,由於她的出色表現,上級派給了她一個重要的職務——倉庫管理員。
一般來説,這管倉庫實在不能算是個體面的差事,但紀姑娘這個倉管員當得卻是十分風光,這是因為她管的那個倉庫比較特別——錢庫。
更為重要的是,她管的這個錢庫並非國庫,而是內藏庫,這裏有必要解釋一下,國庫裏存放的就是國家的錢,是由户部管的,而所謂內藏庫裏存的是皇帝的私房錢,由他自己掌管,並不用交給後宮的老婆們(不容易啊)。這也為後來發生的一切打下了伏筆。
成化五年(1469)的一天,紀姑娘正如往常一樣認真清點着倉庫,一個人走了進來。
這位仁兄就是朱見深同志,不知他是不是閒來無事,想去自己的錢庫數錢玩,便一路進了倉庫,正遇上倉庫管理員紀姑娘。
這是他們之間的第一次相遇。
朱見深對這個管倉庫的小姑娘起初並不在意,他關心的只是倉庫裏的錢,四處巡視之後,他開始詢問倉庫的收支情況。
可是問着問着,朱見深突然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後宮中女子眾多,許多人幾年也難得見皇帝一面,所以每當真正見面時,往往都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一句話也説不出口”。對這一場景朱見深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可這一次,通常的那一幕卻並沒有發生。
眼前的這個小姑娘十分特別,雖然初次見面,卻應答如流,而且神情自然,不卑不亢,回答問題條理清楚,井然有序,毫不緊張,好像並沒有意識到眼前的這個人就是眾多妃嬪爭奪的對象、君臨天下的皇帝。
後宮的那些你爭我奪、勾心鬥角的是是非非似乎與她毫不相干,回答完朱見深的問題,她便退後靜立一旁,不説一句多餘的話,不問一個多餘的問題。在她的眼中,管理倉庫才是自己唯一的工作。她不想去獲取什麼,也不想去爭奪什麼。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
朱見深被深深地打動了,這個看倉庫的小姑娘沒有矯揉造作的儀態,也沒有心思機敏的試探,她的身上只有如清風流水一般平淡的隨和與友善,但這已經足夠了。
他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當然了,由於他是皇帝,自然不用經過加深瞭解、互致問候、拜見雙方父母之類的複雜過程,直接就“臨幸”了。
這以後的事情出乎意料地平淡,倉庫管理員紀姑娘並沒有如諸多後宮小説中描述的那樣飛黃騰達,這並不奇怪,因為以她的性格,是不會主動向朱見深要求些什麼的。
此後,她依然如往常一樣管理着她的倉庫,也從未對人談論過這件事情,對她而言,這件事情似乎從來都沒有發生過。
可是上天偏偏要給她一個不平凡的命運,就在不久之後,她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
按照常理,在古代,要是哪位女子懷上了皇帝的孩子,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地方政府要到該女子的家中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洽談將來的合作事宜,家中父母要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給祖宗上炷香,而那些風水先生們也會跑到這家的祖墳上去搞理論研究,總而言之兩個字——風光。
可當時紀姑娘面臨的環境則應該用另外兩個字來形容——危險。
不過雖然經歷了風險,但最後還是在一位宮女的幫助下騙過了萬貴妃。
伴隨着一聲響亮的啼哭,經歷了痛苦分娩的紀姑娘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孩,和所有的母親一樣,她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看着這個剛剛誕生的生命,緊緊地將他擁入懷中。她已經沒有了父母,沒有了兄弟姐妹,因為即使他們沒有在戰亂中死去,也註定永遠不能再見面。
現在她終於有了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兒子。
這是幸福的一刻,她孤獨的生命終於有了寄託,有了希望。
可是她的幸福並沒有延續多久,因為這一聲啼哭也驚動了後宮中的另一個人,一個滿懷失落和仇恨的女人。
她終歸還是知道了這個孩子的誕生,嫉妒的火焰在她的心中燃燒起來,為什麼她有孩子,而我沒有?!我才是後宮的統治者,是皇帝最為寵信的女人,任何人都不能將這一切從我身邊奪走!
她下達了命令:
“溺死那個孩子!”
接受命令的人叫張敏,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宦官,但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個名字。
他奉命來到紀姑娘的住所,推開房門,看見了紀姑娘和她懷中正在吃奶的孩子。
這一次,紀姑娘不再驚慌了,歷經這麼多的風風雨雨,她很清楚即將發生些什麼。
她從容地説道:
“做你該做的事情吧。”
張敏站在門口,靜靜地看着這對母子,一動也不動,過了很久,他走了進去,從紀姑娘手中小心翼翼接過了孩子。
張敏接過皇子,好生不忍,他想皇上年紀越來越大了,幾個兒子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急病夭亡,至今沒有子嗣,我怎能做這種對不起社稷,對不起皇家的事來呢?他冒着殺頭的危險,把皇子偷偷藏入密室,取些蜜糖、粉餌之類的食物餵養。由於張敏行事小心,一次次躲過了萬貴妃的耳目。不久,廢皇后吳氏知道了這件事,便把皇子接到自己居住的西內,悉心予以照料,皇子才安然活了下來。
再説紀氏聽得憲宗召見兒子,抱着兒子放聲大哭,告訴兒子,今日一去,恐怕性命難保,但皇命難違。她只得替兒子換上一件小紅袍,抱兒子上了小轎,由張敏等護着,離西內而去。
這時,憲宗正眼巴巴地坐在堂上等候,忽見宮門前一頂小轎停下,一個身穿紅衣,胎髮披肩的小孩子跳了下來,直奔堂前,一見到他,便雙膝跪地,口稱兒臣叩見父皇,向他請安。他悲喜交集,不由掉下眼淚,一把把兒子抱入懷裏,放置膝上,仔細端詳良久,最後確認,這孩子長得真象自己,確是皇室貴胄。
憲宗派懷恩去內閣報喜,並説明原委。大臣們皆大歡喜,第二天早朝一齊向憲宗道賀。憲宗命內閣起草詔書頒行天下,並封紀氏為淑妃,移居西內。因六歲皇子尚未取名,又命禮部會議,替皇子定名叫祐樘。
大學士商輅仍擔心這位皇子會重蹈皇太子祐極的覆轍,但又不敢明言,只説讓皇子母子住在一起,便於照料養育。憲宗准奏,命紀淑妃攜皇子居住永壽宮,他自己也常常駕臨永壽宮,同紀妃歡聚。不僅如此,憲宗還大膽地同其他妃嬪交歡,陸續又生了幾個兒子。
喜慶的皇宮裏,唯有萬貴妃一人恨得咬牙切齒。她日夜怨泣,説是羣小們竟敢欺我,我決不同你等干休!
這一年的六月,好端端的紀妃竟暴病而亡。是被毒死的,還是被勒死的,誰也不敢過問,但誰都心中有數。憲宗也不追究,只是下令予以厚葬,並諡紀妃為“恭恪莊禧淑妃”。張敏見淑妃被萬貴妃害死,料想自己也難逃毒手,便吞金自殺了。
萬貴妃還想除去眼中釘朱祐樘。可是她也不是那麼容易下手的。周太后為了保護孫兒,命憲宗將祐樘交給她,放在仁壽宮撫養。不久,朱祐樘被冊立為皇太子。一天萬貴妃請祐樘到她宮裏去玩,周太后知道她不安好心,叮囑孫兒,去了之後不要吃任何東西。到了貴妃宮中,貴妃勸祐樘吃餅,祐樘回答説,已吃過飯了。貴妃又勸他吃羹湯,機靈的孩子反問她:“這羹中有毒嗎?”氣得貴妃半晌説不出話來。
“這麼小的孩子就如此防備我,記恨我,將來他一旦登上皇位,我不就死在他手裏嗎?”她覺得非下決心逼憲宗易儲不可。
這以後,她一有機會,就向憲宗吵鬧,要求廢掉皇太子朱祐樘,另立邵宸妃的兒子興王朱祐杭。儘管此時萬貴妃已年近六十,可憲宗對她又親又怕,根本離不開她,怎敢不聽從她呢?太監梁芳等人勾結萬妃,大肆侵吞內府錢財,害怕將來太子即位後會懲治他們,也幫着萬貴妃一起攻擊太子。憲宗只得答應了。
第二天,憲宗找司禮太監懷恩商量,懷恩連連説不可,惹得憲宗很不高興,竟把懷恩貶到鳳陽去守皇陵。正想再召集羣臣們商議廢立之事,忽報東嶽泰山發生地震,欽天監正據天象所測,説此兆應在東宮,憲宗以為廢太子會惹怒天意,不再提易儲之事,這才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萬貴妃費盡心機也無法動搖太子的地位,不免肝火攻心,不久便得了肝病於成化二十三年春死去。萬妃一死,憲宗好似失了主心骨,悽然説道:“貴妃一去,朕亦不久於人世了!”他主持貴妃的葬禮一如皇后之例,並輟朝七日。這年八月,鬱鬱寡歡的憲宗果然也得了重病,追隨萬貴妃而去。
萬貞兒以一個卑微的宮女,半老徐娘之身,竟一舉奪寵,並能長期寵冠後宮,做了二十多年無名有實的皇后。其中原由,無人能曉。至於憲宗的兩個皇后吳氏和王氏,一個是新婚伊始便守活寡,一個是當了一輩子的傀儡。其實,不論是真正的皇后吳氏和王氏也好,有實無名的皇后萬貞兒也罷,無一例外的都是紫禁城內的皇帝手中的玩物和泄慾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