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頭上盤有一種罕見的髮髻,它偏向頭頂一側,與歷代漢人的裝束習慣大相徑庭。通過對比歷史文獻和考古記錄,本書作者大膽推測:梳“歪髻”的兵馬俑與我國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聯繫,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羋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馬俑可能是後者主政時期的產物。
“歪髻”武士不似漢人
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古人對頭部的各種裝束,歷來都給予高度重視。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從來都是崇尚儉樸、反對奢華的。在《荀子強國》中,有“應侯問孫卿,入秦何見?孫卿曰:……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記載。參照這種説法,秦俑頭頂一側,梳起一個歪髻,確是一種典型的奇裝。
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聯繫在一起的。在我國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藝人,會將古代先人捏成“頭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調”的樣子。雖然不能説梳“歪髻”的人羣本身真的屬於“醜類”,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們與漢人之間,確實存在某些風俗習慣上的重大差異。不管怎麼講,“歪髻”這種奇特的髮型,在幾千年來整個漢文化的發展演變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跡的。
經過努力探索,在這個謎團上有了新的發現。研究者在《皇清職貢圖》一書上,找到了“土人結髻於右,漢種結髻於中”的明確記載。土人,是指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一部分被稱為“土著”的少數民族。也就是説,頭頂偏於一側的“歪髻”的真正源頭,應該是漢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與“土人”有血統關係的人羣。換句話説,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從“土人”或者與“土人”有血統關係的人羣中去找。
有了“土人”這個大方向,我們就可以到少數民族地區,去尋獲有關“歪髻”的線索了。不久,人們就從《貴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鎮遠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記載,在吳家萃的《苗族服飾》一書中,關於貴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種“歪髻”的文字和圖形資料。看來“歪髻”的發源地,就是在這裏了。
秦宣太后的神秘角色
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記》一書中,有“湖北江陵馬廠一號楚墓中,發現墓主人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該墓的墓主人……頭髮烏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腳用錦帶捆縛。”這裏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此外,在湖南羅子國羋姓楚人的墓葬中,也發現梳有“偏髻”的陶俑頭像。
通過查閲記錄,可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曾出土梳着偏髻、束冠、身着長袍、腰繫寬帶的陶俑。在山西省長治市,也曾出土一件陶舞俑,其頭頂左上方梳着“偏髻”。在陝西省銅川市出土的另一尊泥俑,頭上亦梳着“偏髻”。由此可見,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
果然,“歪髻、偏髻”在秦都咸陽露面了:在陝西曆史博物館中收藏的一個男性玉人,頭頂梳的就是“偏髻”。另外,出土於阿房宮遺址內,現由西安市文物局收藏的一批男性玉人,頭上也梳着“偏髻”,與其一起出土的還有各種王家禮器。從阿房宮“北司”遺址發現有“羋”字的銘文看,頭頂梳有“歪髻、偏髻”,和楚地的習俗密切相關。
楚地少數民族,其主體是三苗的遺裔。其中的羋姓家族,一直是楚人的構成核心。秦惠文王的愛妃羋氏恰恰是楚人,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的生母。《漢書》記載,阿房宮由秦惠文王修建,未成而亡;隨後,羋氏(秦宣太后)執掌朝政達41年之久。如上所述,大量王室玉器和楚苗式樣“歪髻、偏髻”玉人的出土,都暗指阿房宮工程是由她主導續建的。同樣,有着“歪髻、偏髻”的秦俑坑,也與她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千古太后第一人:兵馬俑是她陪葬品?
羋(mǐ)八子也稱宣太后,相傳羋八子城府極深,雄才大略,在秦國把持朝政、呼風喚雨近40年。中國歷史上,太后這個稱謂始見於她,太后專權亦自她而始,實為千古太后第一人。
秦始皇兵馬俑是為“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這本是不爭的事實。可是,最近卻有學者提出異議,認為兵馬俑是為秦宣太后陪葬的——秦始皇兵馬俑於1974年被發現,世人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威武雄壯的兵馬軍陣為“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這本是不爭的事實。
可是,最近中央電視台的一個節目中説,中國建築學學者陳景元先生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兵馬俑陪葬的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始皇的祖母秦宣太后。在電視節目中,陳景元提出了一個又一個論據,被譽為“秦俑之父”的袁仲一先生則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批駁,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戰,似乎説得都有道理。
其實並非如此。首先,電視裏把秦宣太后與秦始皇的血緣關係搞錯了,整整差了兩代。電視裏説,秦宣太后是秦始皇的祖母。這是不對的,秦宣太后應是秦始皇“祖父的祖母”。
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姓嬴名子楚,他的母親夏太后才是秦始皇的祖母;秦莊襄王的父親秦孝文王姓嬴名柱,是秦始皇的祖父;秦孝文王的母親唐太后,是秦始皇的曾祖母;
秦孝文王的父親秦昭王姓嬴名稷,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的母親是宣太后,宣太后是秦始皇曾祖父的母親。曾祖父的母親應稱呼什麼呢?稱高祖母吧!所以,秦宣太后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從秦宣太后到秦始皇,共5代,世系表是:秦宣太后(高祖母)→秦昭王嬴稷(曾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祖父)→秦莊襄王嬴子楚(父親)→秦始皇嬴政。
從“羋八子”到宣太后
秦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妻子,是楚國的姑娘嫁到秦國來的,姓羋氏,稱“羋八子”。
秦惠文王有多位妻子,第一妻子稱王后,第二妻子稱夫人,其餘妻子的名號順序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當時,宣太后是“八子”,因此被稱為“羋八子”。羋八子在秦惠文王家庭裏的地位一般,不過她有3個兒子,還有一個優勢是她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在朝裏做官。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兒子,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作了秦王,用“車裂”酷刑殘忍地殺害了商鞅,但仍繼續推行商鞅所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
秦惠文王死後,他的王后的兒子秦武王繼位。秦武王體魄健壯,喜歡運動。公元前307年,好勝心極強的秦武王與大力士比賽舉鼎,不慎折斷了脛骨,不久去世。
秦武王沒有兒子,王位由誰繼承呢?秦武王有許多異母兄弟,相互明爭暗鬥,都想繼承王位。羋八子的大兒子嬴稷是秦武王的異母兄弟之一,當年19歲,在燕國做“人質”。
羋八子和弟弟、也就是嬴稷的舅舅魏冉經過一番努力,使得嬴稷繼承了王位,就是秦昭王。他的母親羋八子的地位立即上升,升格為“太后”。從此以後,羋八子就被稱為“宣太后”。
秦昭王年輕,他的母親宣太后掌管秦國大權。宣太后任命魏冉為國相,封為穰侯;又封同父同母弟弟羋戎為華陽君;還封了兩個兒子也就是秦昭王的兩個弟弟:嬴悝為涇陽君,嬴顯為高陵君。穰侯魏冉、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這4人的權力極大,當時人們稱之為秦國“四貴”。
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執掌秦國朝政後,繼續執行商鞅制定的一套耕戰政策,啓用着名將領白起,不斷對外用兵,各諸侯國都很畏懼。公元前288年,秦昭王不滿足於“王”的稱號,自稱為“西帝”。這一切,都是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功勞。
范雎遊説奪了太后權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思想解放、言論自由的時代。説客們來往於各諸侯國,到處遊説。公元前271年,也就是秦昭王三十六年,從魏國來了一個説客,名叫范雎。
范雎提出了“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戰略,受到秦昭王的重用。過了幾年,范雎乘機挑撥秦昭王與宣太后、“四貴”的矛盾,建議秦昭王做一個真正的“王”,加強自身的權力。秦昭王於是廢掉太后,將穰侯魏冉、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遷往關外,同時任命范雎為國相。
秦昭王在位56年,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秦王。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已經60歲,就在這一年,秦昭王廢了太后。宣太后身體本來就已衰弱,受此打擊以後,第二年就憂鬱而死。宣太后去世後,被埋葬在驪山芷陽。
宣太后與兵馬俑無關
秦宣太后的晚年無權無勢,是很悲慘的。在這樣的形勢下,秦昭王不可能為宣太后修建大規模的陪葬墓。因此,規模巨大的兵馬俑陪葬墓與宣太后是沒有關係的。
退一步講,秦宣太后有大規模陪葬墓的話,也不會用兵馬俑陪葬。因為,宣太后沒有領兵打過仗,生前沒有同兵馬在一起,死後怎麼會用兵馬俑陪葬呢?!
宣太后住在王宮裏,是需要人陪伴的。《戰國策·秦策》裏就記載説,宣太后很愛一個叫“魏醜夫”的男人,與他有私情。魏醜夫名叫“醜夫”,“醜”是“子醜寅卯”的“醜”,不是“醜陋”的“醜”。此人應該長得很帥,不然宣太后怎能看得上呢?
《戰國策·秦策》記載:太后病,將死,發出指令説:“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魏醜夫非常憂慮。秦臣庸芮為魏子説服秦宣太后,説道:“您認為人死了還有知覺嗎?”太后説:“不會有知覺了。”
庸芮説:“像太后這樣無所不知的人,明明知道人死了不會有知覺,為什麼還要憑白地把自己所愛的活人與無知覺的死人埋葬在一起呢?如果死人有知覺的話,那麼先王早就生氣了,太后糾正錯誤還來不及,哪裏有功夫去私愛魏醜夫呢?”太后説:“好。”於是就撤銷了要魏醜夫陪葬的指令。
按照《戰國策》的記載,由於宣太后相信人死後沒有了知覺,因此沒有讓魏醜夫陪葬。當然,她也不會讓兵馬俑陪葬。
還有,宣太后的墓在芷陽,位於驪山西麓,不在兵馬俑坑所在地。宣太后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如果高祖母的墓在兵馬俑坑所在地,自詡“上薦高廟,孝道顯明”的秦始皇,就必然要避讓,不會在這裏修建自己的陵墓。
在秦兵馬俑坑中,截至目前發掘出的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有8000件,還有其他各種陪葬品。在秦王朝,修建如此大規模的陪葬墓,只有到了秦始皇時代才有能力做到。
秦國從襄公封侯、穆公稱霸,到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才真正開始強大起來。秦惠文王時,開始稱“王”。秦昭王時自稱“西帝”,派使者尊齊湣王為“東帝”,不料齊湣王背叛盟約,與諸侯國會盟,出兵逼迫秦昭王取消帝號。
可見,直到秦昭王時,秦國的實力仍然不夠強大。之後,秦始皇的祖父秦孝文王繼位只有3天,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繼位也只有3年,他們都沒有力量也沒有時間去修建如此龐大的兵馬俑陪葬墓。
帝王陵墓是帝國的形象工程,帝國越是強大,帝王陵墓也就越是宏偉。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後有力量了,“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修建驪山陵墓。漢代學者劉向説:“自古至今,葬未有盛於始皇者也。”今天發現的兵馬俑坑,就是秦始皇陵墓盛況的一個表現。
秦兵馬俑陪葬的絕對不是秦宣太后,只能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這就是結論。
毀掉秦始皇之母趙姬的四個男人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非常有名氣的漂亮姑娘,叫做趙姬。她稱得起享譽天下的著名美女。趙姬有幸成為秦始皇——嬴政的親孃,同時,她也是中國有史以來,首先承受皇帝加封的“第一位太后”。她有着不同的人生,每個與她交際的男人都對她產生不同的影響,同時也毀在這幾個男人手裏,下面揭秘毀掉秦始皇之母趙姬的四個男人...
單説趙姬的發跡歷史吧,她並沒有繼承祖宗八代的政治遺傳,反倒要憑藉年輕漂亮的女性魅力,躋身在大權在握的帝王身邊。
其實,趙姬拿出了一舞姬的專業技巧,最終才能達到私人目的,從而成為垂名千古的“天下國母”。仔細推敲,她的確跳進了一場“傳奇人生”。
趙姬原籍是河北邯鄲,她曾是“大商人”呂不韋的“愛姬”,也就是枕邊的心上人;但是,為了丈夫的政治抱負,她被迫把自己當作禮物,送給了好色的權貴——子楚。當時,趙姬的心裏一定是萬分悽楚,但為了心愛的人,她只能委屈自己。
傳説,趙姬是懷着身孕嫁給子楚的,她肚中的孩子就是日後天下的“始皇帝”——嬴政。其實,生孩子的時候,打了一個“馬虎眼”,嬴政居然在趙姬的腹中,多待了幾個月,才使趙姬逃脱了子楚的深度懷疑。
那麼,子楚是哪一位呢?原來,他就是秦國的“王孫”。可惜,這個人毛病很多,比如,懦弱,敏感,多疑等等。很不巧,美麗的趙姬,反倒是子楚在趙國做人質時娶的妻子。美麗的女人在側,還能讓子楚睡涼鋪嗎?
很顯然,妖冶動人的趙姬,充分滿足了他對女人迫切的慾望。後來,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死裏逃生的子楚,重回秦國,而且登上了王位,他就是哦著名的“秦莊襄王”。其實,子楚沒有忘記誓言,居然一言九鼎地接回了趙姬和剛剛落生的男孩兒——嬴政。
此後,他們韜光養晦地生活了很長時間,日日粗茶淡飯。有趣的是,擔驚受怕的趙姬很能熬,丈夫成為一個國家的最高掌權者,那麼,他身邊備受寵幸的女人,自然可以一躍成為秦國王后。那麼,他們身邊的寶貝兒子——嬴政,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太子”了。
很遺憾,子楚享受帝王快樂的時間非常短暫,僅僅熱鬧了三年,他就死了。接着,年幼的嬴政繼位,當時,那個孩子僅僅13歲,此時,幕後的高手——呂不韋,早就不是備受鄙視的商人,而是萬人景仰的一國丞相了。顯然,趙姬和呂不韋之間,總有難以割捨的綿綿情愫,子楚剛死,這二位“老情人”便滾在了一起。
呂不韋堪稱聰明絕頂的人,即使愛到深處也是冷靜,他開始反思自己和趙姬這份不尋常的兩性關係。為了保住自己來之不易的官爵名利,他再次拋棄了趙姬。他替趙姬物色了一個叫“嫪毐”的“面首”。
那麼,“面首”是什麼玩意兒呢?現代解釋為:美男子,其實,就是“假和尚”之類的“冒牌貨”,也可以直接引申為男妾、男寵。想想看,太監名義的漂亮小夥兒跑到了趙姬身邊,日子一長,女人對呂不韋的糾纏,就被徹底跑開了。很好,男人可以順情順理地擔當趙姬的“相國”要職了。
美男在側,喜歡男歡女愛的趙姬,隨即被“假太監”——嫪毐喚醒了青春,很快,她就墜入嫪毐的“情網”之中。後來,趙姬居然懷上了嫪毐的孩子,為了避人耳目,她佯裝有病,搬出了皇宮,遷到偏遠的雍城居住,和嫪毐過上了名副其實的“夫妻生活”。
幾年間,趙姬先後為嫪毐生下了兩個兒子。可惜,好景不長,野心勃勃的嫪毐圖謀叛亂,遭到“車裂”酷刑。精明的秦始皇終於發現了母親的秘密——私生子,他的弟弟。惱羞成怒的嬴政,根本不顧趙姬的哭求,下令摔死了兩個無辜的孩子。
嫪毐與黨羽雖已被處決,但是,秦國的太后——趙姬為其同謀,秦王於是把太后遷離咸陽,決定永不相見。
當時,齊人茅焦,見秦王狠心幽禁趙太后,於是到秦宮求諫。當時已有27個人,為太后求情而死。茅焦婉轉地指出,秦國正致力於統一大業,如今,秦王對親母的狠毒,難以令六國降服。秦王覺得也有道理,於是,赦免了茅焦的死罪,讓他位列“上卿”,要知道,這可是掌控國政的要職啊。
後來,秦王親自往“棫陽宮”迎回秦國太后——趙姬,可惜,秦王請相國呂不韋就藩,這等於斷絕了呂不韋與趙姬的他日舊情。不久,秦王又因羣臣為不韋求情,擔心他東山再起,而命令他再遷蜀地。呂不韋知道秦王對他並不放心,於是,被逼自殺而死。
七年後,趙姬悻悻地去世了。秦始皇非常悲痛地追封母親的官譽,從當初的“王太后”,直接提升為更令人敬畏的“帝太后”。
看來,趙姬屬於一位“純悲情”的深宮女性。雖説她被封為“帝太后”,似乎榮耀等身,其實,步入這些權謀關節的代價非常深重,最起碼,她被四位感情極深的男人拋來拋去,分別是呂不韋、子楚、嫪毐和秦始皇嬴政……
揭秦始皇不立後之謎:荒唐生母埋禍根
秦皇嬴政滅六國實現大一統後,自稱“始皇帝”,開創帝制。然而,他卻終生未立皇后,成為一個歷史之謎。帝王歷來擁有美女無數,為何秦始皇不立後呢?
中國古代的帝王均立皇后,立後製與儲君制互為表裏,是後宮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更全面建立了各種制度,並明確規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皇帝的母親為皇太后。
但是秦始皇自己卻終生沒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後製形成以來惟一沒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至秦始皇陵園內一墓獨尊而沒有皇后墓,成為一個難解的歷史之謎。
不願意立皇后
秦始皇十三歲即位到二十二歲親政,中間有九年的太平天子時間,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時間。即位三年,他便有資格立後,但前後九年都未立後。
二十二歲到三十九歲的十七年是其自己掌權、統一六國的時間,儘管國事繁忙,在後方立後也不費事。從三十九歲到五十歲時,秦始皇多在巡遊路上,但是立後以“母儀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秦朝雖短,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時間立皇后,不是他來不及立皇后,實際上是他自己不願意,更非其母親不操心,也非大臣不盡職。
秦始皇在長達三十七年的統治時期一直沒有立皇后,其中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但究竟是什麼決定性的原因使得他堅持不立後,史料中並未記載。後人憑藉當時的點滴資料和想像進行猜測了。歸納起來,大概有5方面的原因。
秦始皇母親——趙姬
史載,秦始皇的母親趙姬行為失謹,先是做投機商人呂不韋的小妾,懷孕兩個月(多數人認為懷的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後,又被呂不韋獻給秦國的王孫子楚,子楚繼位後稱莊襄王,莊襄王死後,身為太后的她仍經常與呂不韋重温舊情。
《史記·呂不韋列傳》中記載:“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後來她又與繆毐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繆毐甚至於酒後大罵眾臣:“我乃秦王假父,怎敢與我鬥口乎?”
母親的失檢行為令秦始皇惱羞憤怒,無地自容,使他心理壓抑,性格變得極為複雜:內向、多疑、妄想、專制、暴虐、冷酷無情,把他變成了一個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後徹底暴發,殺了兩個私生子弟弟,將其母趕出咸陽,並遷怒於呂不韋,罷免其相國之職,後又下詔命呂不韋“速徙蜀中,不得逗留”!結果呂不韋害怕被誅而服毒自殺。
因母親帶來的心理上的陰影一直伴隨着秦始皇,而且由對母親的怨憤,發展和泛化成對一切女人的仇視,造成他後來在婚姻上的偏執。
儘管他的後宮裏充斥着六國佳麗,但他只是把她們當作發泄對女人的仇視的對象,或者滿足生理需要的工具。
用今天的話來講,秦始皇已經陷入病態,需要去看心理健康諮詢了。所以説,由母親的行為而形成的心理傷害和心理扭曲,是秦始皇一直不立皇后的重要因素。
二、自命不凡 沒有看上眼的
秦始皇是第一個將中國基本統一的帝王,站在後代人的立場上肯定和讚賞其歷史功績就不必説了,秦始皇當時也很自命不凡,自認功德超過了古代的聖賢——三皇五帝,對皇后的要求自然也就非常高了,高到連自己也説不清楚,於是左看右看,後宮佳麗中竟沒有一個人能符合他的標準。
三、擔心立後掣肘其遠大理想的實現
秦始皇由於身世及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自小養成了刻薄、多疑的性格。一方面心氣極高,他連年征戰,橫掃六國,撫定四方,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另一方面他可能擔心立了皇后會對他有所掣肘,妨礙他實現遠大的理想。
試想一個因對家庭不滿而將全部精力都轉移到政治理想上去的人,理想對他來講意味着什麼,而為了實現理想,犧牲一些個人俗念又有什麼捨不得呢?
四、對長生不老、方術、煉丹術情有獨鍾 立後被置之腦後
眾所周知,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對方術、煉丹術等情有獨鍾。秦始皇曾四次巡視六國故地,其中三次都會見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長生不老之藥,還派徐福率領三千名童男童女赴東海神山求藥。
徐入海數年,哪裏找得到仙藥,又耗費巨大,他怕秦始皇發怒,於是謊稱可得仙藥,但是海上常有巨鮫出沒,無法靠近,請派神箭手用連弩射殺巨鮫。
秦始皇便令人捕殺巨魚,還親自到海邊觀測大魚出沒,甚至想自己入海嘗試求仙。這種對長生不老夢想的濃厚興趣和孜孜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對其他事情的興趣,結果之一便是導致了立後這一大事卻被置之腦後。
五、不立後原因在於愛兒胡亥?
立皇后正妻生的長子為儲是一種傳統的政治習俗。秦始皇的長子乃扶蘇,而他最喜愛的兒子是胡亥,“始皇二十餘子,少子胡亥最愛。”(資治通鑑》。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18個兒子,排名上是倒數的。甚至有人認為他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他的排名這麼低,説明兩點:一、他和年齡最大的扶蘇極不可能是同一個母親。因此如果立了扶蘇的母親為皇后,按照傳統怎麼也輪不到他。
二、這個排名也説明他的母親接近秦始皇的時候比較晚,也説明他母親的等級和地位很可能是比較低的,甚至可能低到了卑賤的程度。胡亥説過,自己‘少失先人’,他的母親死的很早。
不僅秦始皇始終沒立他的母親為皇后,胡亥即位後也沒有追封她為太后。如果她的地位比較高貴,他們不用搞的這麼隱秘,連追封都不敢做。
以後胡亥把秦始皇的後宮全部殉葬,而且殺掉很多自己的兄弟姐妹,正是為了掩蓋這個最明顯的弱點。因為在理論上,絕大部分兄弟都比他有資格當皇帝。把知道內情的人和有威脅的人都殺掉,是一種預防措施。
立皇后就是立太子,秦始皇想立的皇后等級身份太低而且死的早,所以他乾脆終身不立皇后他費盡心思想維護胡亥,當然就不可能立其它女人為皇后。
鄙視痛恨後宮眾多佳麗 讚賞寡婦
秦始皇對統一六國後收人後宮的眾多佳麗非常鄙視,痛恨她們拋棄亡國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徑,但對守貞重節的女子卻倍加讚賞。
據説有一個年輕寡婦名清,她數年如一日遵守婦節,秦始皇曾賜令她“旁座”,與自己平起平坐,而秦時就連當朝丞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站着,少有賜座之事。
秦始皇還為這名寡婦修築了一座“懷清枱”,以彰揚其事蹟。至今蜀中有一山名貞女山,便是該寡婦曾經寡居的地方。
國色天香惹風流 秦始皇之母趙姬之野史
春秋戰國時期,羣雄並起,戰火連年不斷,而秦始皇——贏政“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
可是誰人知道就是這位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卻是由一名妓女和一位鉅商造出來的。
這位名妓就是秦始皇的生母,入主秦宮的趙姬。
提起趙姬我們還得從公元前361年説起,秦始皇的高祖父秦孝公繼秦獻公稱王。當時一些小國逐漸被大國吞併,只剩下齊、楚、燕、韓、魏、趙、秦七個勢均力敵的大國,也就是戰國七雄。而秦國地處西陲,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較其他位處中原的六國落後,秦孝公為了振興西秦重用商鞅,實行變法,國力逐漸強盛,勢力開始向東擴張,擊敗了六國合縱的戰略部署,一步步成為七國中的頭等強國。
到秦昭襄王,在六國之中,能與秦國抗衡的,僅有趙國。趙國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兩度擊敗了秦國的進攻。而且,在澠池會上為和氏壁,趙國的宰相藺相如以其驚人的膽略挫敗了秦王的外交攻勢,迫使秦昭襄王把太子安國君的兒子異人入趙作為人質,以保證從此秦國不與趙國為敵。秦昭襄王的這一手,也正是一種權術,表面上與趙和好,而實際上,他好集中力量遠交近攻侵吞鄰近的國家,擴充自己的勢力,把趙國孤立起來。但這一招也就苦了異人,作為人質,行動上受到監視,身邊又無親人和朋友可以談心,他終日抑鬱寡歡,愁腸百結。正在這時,遇到了一位頗有政治眼光的商人,這就是嬴政的生父——呂不韋。
這呂不韋精於心計,借經商之際,遍遊了七國。他看到了泰國用商鞅變法之略,在政治、經濟各方面都作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呈現出蓬勃的生機,為此,他認定了未來的天下,非秦莫屬。於是,他決定把他經商的巨利轉入政治生涯,押在秦的這顆寶註上。
異人入質趙國,他認為這正是奇貨可居,一個難得的機會,於是千方百計地與異人結交。為此,他曾問過他的父親,也是個工於心計的商人。“種地能有幾分利益?”他父親説:“十倍”;“做珠寶生意呢?”“一百倍”;他又問:“要是立一位國王,控制這個國家的一切呢”?他父親興奮地説:“好小子,你想入非非,若能這樣,那得到的利益就沒法計算了。”呂不韋望着父親詭秘地一笑:“好,這筆生意我就拿定了!”
為了下這筆賭注,做成這筆無法計算利益的大生意他首先花了一筆數額不小的金銀,與監視異人的警衞結交,使他們對異人的監視松馳起來,接着進一步與異人結交。
異人身居異地,舉目無親,一旦有呂不韋經常來往,殷勤照料,自然很快地與他結成了至交,傾吐自己內心的苦悶。呂不韋對他在精神上百般安慰,併為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並肯定地説:“未來代周朝管轄天下的,非秦莫屬,現在令祖昭襄王年事已高,令尊安國君即將繼位,你的親母已經去世。你雖有二十幾個兄弟,全都是庶出,而令尊安國君在所有的姬妾中,最寵愛華陽夫人,而華陽夫人又沒生過孩子,你如獲得華陽夫人的歡心,作為她的嗣子,再由華陽夫人出面,多吹枕頭風,懇求立你為太子,今後令尊安國君仙逝,這秦的國君寶座非你而誰?你登上秦王的寶座後,就可以憑秦的國力,一步步實現併吞六國。君臨天下,唯我獨尊的願望,這豈不是一着好棋”。
異人聽了之後,全身熱血沸騰,激動不已,但他繼而一想:“我現在作為人質在趙,好似籠中之鳥,縱有這一機遇,也是枉然啊!”
呂不韋一拍胸脯:“這事你別急,我當為你出力,放心,這事包在我的身上。”
異人聽得認真起來,眼神裏透出異樣的光澤,對呂不韋的話既信且疑,但十分激動。
“我先拿出幾千兩金子來,替你打通關節,去到秦國,見到令尊和華陽夫人,替你陳述你的心願;然後,我再設法弄到趙國的軍事情報,設防措施,幫你脱逃趙國回秦,你看如何?”
異人立即下拜,聲淚俱下,表示如果計劃成功,今後秦國的軍政大權,全由呂作主就是。他怕呂不韋不放心還跪在地上對天發誓:“我若脱禍返秦,榮登君王寶座,若負此恩此德,天道不容,身遭慘死!”呂不韋趕緊將他扶了起來。並説:“我主要是同情你眼下的處境,發自惻隱之情,一種正義感的驅使。至於你以後做了秦國的國君……
異人再三説:“軍政大權一定全由你一手掌管,決不食言!”
呂不韋説:“這是後話,好,你耐心等待,我一定將此事辦成,讓你龍歸大海!”
於是,呂不韋以經商的名義去到秦國,先以重金賄通了華陽夫人的姐姐,代異人陳訴了他的心願。並對華陽夫人的姐姐説:“令妹華陽夫人現無子嗣,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如能以異人為華陽夫人的嗣子,進而請華陽夫人在安國君面前進言,立異人為太子,以後異人接位華陽夫人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后了。那時可以垂簾聽政,主管軍國大事,您也可以襄理一切了。”
華陽夫人的姐姐聽了心花怒放,贊同呂不韋的主意,並向華陽夫人進言,華陽夫人也擔心今後的地位,同意呂不韋的意見。於是在安國君面前極力説異人的好話,説這孩子心地善良、有孝心、有雄才大略,是諸多公子中的佼佼者,再説將他扔給趙國作人質,這些年也夠他苦的了。細想起來做父母的應該心酸,虎毒不食兒啊!……華陽夫人的枕邊風,撒嬌倚媚,確實把老頭子的心給説活了,對遠留異國的異人產生憐憫之心,於是答應立異人為太子的請求。華陽夫人見大功告成,趕緊通風報信給呂不韋,呂聞訊欣喜萬分,立即轉回邯鄲,把這件事告訴了異人。異人聞之欣喜若狂,對呂感激涕零,一再表示此恩此德當結草銜環以報,決不食言!
但呂不韋覺得這僅是實現他的宏偉計劃的第一步,而另一個陰謀在他的心中醖釀。當時邯鄲是中原地帶的首富之區,商賈繁榮,文化也比較發達,笙歌彩舞,日夜不絕。擁有來自全國各地如花似玉的名妓,呂不韋從這些名妓中,選中了一個叫趙姬的,她生得嫋娜娉婷、楚楚依人,而且人又聰明。遂不惜巨資,為她贖身,納她為妾。在與她第一次魚水交歡之時,便向她傾吐了心中的意圖,這趙姬也是有野心的人,正中下懷。眼看就要做一國之妃,出人頭地,怎不令人神怡心往,於是聽從呂不韋的擺佈。
呂不韋曾經遊歷各國,遍訪過不少名醫,精通房中之術。那趙姬雖是初墜煙花,但正青春年少,慾火蒸騰,對男女交歡一事,也較為精通,在兩人歡娛數次之後,便身懷有孕。呂不韋雖經商為主業,但精通陰陽風水及岐黃一術,脈理功夫不亞懸壺開業的大夫,他的診脈功夫是十拿九穩的。他為趙姬診脈,左寸脈如盤走珠,且滑凝有致,憑脈象懷的是一男胎,他不由心中大喜,“這是天助我也!”他拿完脈興沖沖地喃喃自語,並挽着趙姬給了一個甜甜的吻。[愛卿此着有功!”由此,他着手實現他心中的第二個計劃。
過了兩天,他趁着一個深夜,先行買通了監視異人的警衞,邀異人過府歡宴,叫趙姬侍陪。這異人年正青春,兼之在趙國孤身獨處了兩個年頭,如羈身縲紲,從未見過女人的面。這一下見有美女侍宴,生得楚楚婷婷,丰姿嫋嫋,尤其是一對迷人的秋波叫人一看格外的勾心落魄。趙姬又且賣弄風騷,不由得不心旌搖盪,如醉如痴;兼之,呂不韋給他喝的酒,暗藏春藥,異人三杯下肚,不由激起了性的衝動;加上趙姬殷勤獻媚,頻頻進酒,笑語盈眸,極其挑逗之能事,轉動一雙秋波,與他對映成趣,將異人勾引得欲人難禁,莫知所措。
呂不韋見異人已經入港,遂藉口有事,暫行告退。命趙姬繼續陪異人飲酒,並再三交待這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叫趙姬千萬不可怠慢。
異人一見不韋離席,正求之不得,憑他直觀的靈感,這位趙姬對他頗懷好感。這時他兩人一個青春,一個年少,移乾柴近烈火怎得不一着即燃,一燃即旺。異人再沒法控制自己,便舉步上前將趙姬一手摟定,將嘴兒對着美人的櫻桃小口拼命的交吻,並急不可耐地就要與之交歡。趙姬半推半就,脱去外面飾服,露出一身淡紅的內衣,酥胸半裸,胸前兩座乳峯微微拱起,尤顯誘惑的神奇,他不由得盡情地半吻半摸。趙姬也正撩動了春情的慾火,任其所為,忘乎所以,異人正要與她寬衣解帶,呂不韋卻闖了進來,見狀怒不可遏,用手在桌上一拍:“豈有此理!我以誠心相待,欲救你於水火,你竟敢調戲我的愛姬,太不夠朋友了!”
異人見狀,不由魂飛天外,渾身顫抖。立即跪下求饒,連稱該死。呂不韋冷笑道:“我與你多時交好,我為你的事,竭盡心力,好不容易弄得立你為安國君太子,未來的秦國,就得由你主宰。如今大業未舉,你還未脱囹圄,還是人家的籠中之鳥、網內之魚,你竟如此無聊,唉!太叫人絕望了!”
異人嚇得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説自己不知死活,斗膽冒犯。也是一時衝動,望求格外開恩。
“好吧,起來!你既看中了她,我也乾脆救人救到底,送你一個情,把她送給你吧!”
異人一聽此言,真是欣喜若狂,連連作揖,感謝宏恩。這時趙姬正伏在一旁傷心啼哭,如喪考妣。呂不韋認真地説:“哭什麼!剛才的事,也不能完全怪他,你們既然男歡女愛,我成全你們。你往後跟着他勝我十倍,這是你的福氣哩。”
趙姬聞言哭聲漸止,羞怯地抬起頭來,異人迫不及待地表明心跡:“美人,承蒙呂先生成全於我,請你放心,我異人此生決不負你!”
“事已至此,我也沒臉面在他呂家做人了,不過,要我嫁給你,需要依我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