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同事小李跟我抱怨,説同事小葉對孩子太縱容了,一點家教都沒有。
原來,小李中午在單位食堂打菜時,突然有人在她背後摸了一下她的臀部。小李生氣地轉頭,準備質問對方時,發現摸她的是同事小葉上二年級的兒子。小李問他:“你幹嘛摸我?”他回答道:“那麼兇幹嘛,我只是個孩子!”
而此時,站在孩子後面的小葉,非但沒有向小李道歉,反而也附和道:“就是,我兒子只是跟你開個玩笑,你這麼較真幹嘛!”
這樣的情景是不是莫名的熟?不少家長在對待孩子做錯事時,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殊不知,家長這樣一味地縱容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有恃無恐,甚至需付出慘痛的代價。
那麼,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做到不嬌慣、不縱容孩子呢?
一、不尊重他人
今年7月,寧夏省銀川市一街頭,一名年輕女孩當眾用腳踢踹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老人疼得渾身直哆嗦,那名女子卻仍不停手。旁人看不下去,忙上前拉開那名女子,扶起老人。
經過詢問,才知道這名女子是老人的親孫女,因為老人做錯了事,孫女便對她拳打腳踢。路人指責女子不該打老人,女子卻理直氣壯地説:“她惹我生氣了,都快氣死了,我還不能打她?”
在大庭廣眾之下豆乾如此欺負老人,在家裏怎麼樣可想而知。
這名女子對老人如此不尊重,歸根究底與她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如果這名女子的父母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就不會發生上述的事情,而一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二、得不到就動手
有一天,我帶着女兒在一兒童遊樂場玩。女兒當時正專注地玩過家家的玩具。這時,一位奶奶帶着一小男孩走了過來。小男孩一下就看中了女兒手上拿的玩具,便吵着他的奶奶要。
於是,這位奶奶跟我女兒商量:“這玩具可以給弟弟玩下嗎?”女兒不肯。沒想到小男孩子突然衝上前來,一把搶走了女兒手上的玩具,然後迅速跑開了。
女兒頓時大哭起來。我跟這位奶奶説道:“這樣不行吧!總有先來後到的,想玩可以排隊等待呀!”這位奶奶居然回我道:“孩子不懂事,他玩一會就不玩了。”
從這位奶奶的行為舉止中,不難看出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許多時候,家長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了就懂了。其實,家長如果從小就沒給孩子立規矩,當孩子行為習慣逐漸養成後,家長再想糾正就相當困難了。
三、損害他人利益,破壞公共財物
今年6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展現場,陳列着一塊將近兩人高的巨型彩虹“蛋糕”,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但是,展覽不到半個月,“蛋糕”就變得歪歪斜斜的,就像快要融化了一樣。
原來,許多來觀看展覽的孩子,會去扯 “蛋糕”上的棉花,而一同前來的家長也沒有及時制止,導致可憐的“蛋糕”“容顏盡毀”。
對於孩子來説,他只是出於好玩而為之。但在孩子沒有辨別是非能力時,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責任教導孩子不能隨意破壞公共財物,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否則,家長不僅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孩子也可能因此身心受損。
寫在最後
愛孩子,不等於事事要順着孩子。事事縱容孩子、嬌慣孩子的愛,只會讓孩子的行為沒有邊界。愛孩子,就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可為有些事不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