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最大的一場劫難,源於“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誤解與歪解

太極拳最大的一場劫難,源於“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誤解與歪解,為什麼這樣説呢?

通常的理解,太極拳的“開展”就是拳架的開展,練大架子;“緊湊”就是小架子;或者説是“大圈”、“小圈”。這樣的理解就是流於文字的表面和外形,與內家拳理論不般配,也不是武禹襄太極拳理論的原本含義。

一失足成千古恨,由此造成了太極拳的表面化、變質化,成為太極拳傳承上的最大的一場劫難,並造成了無法逆轉的局面。

太極拳最大的一場劫難,源於“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誤解與歪解

太極拳理論中“開展與緊湊”之原義

《十三勢行功心解》曰,“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

氣以直養而無害,就是虛無的氣勢,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養氣就是神氣鼓盪,涵養內在的氣勢。

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即是以心行氣,務沉着,乃能收斂入骨,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也。

那麼“先求開展”就是,不在樣式的大小,而是以腰行拳,筋骨、內勁的由內而外的開展氣勢,

“後求緊湊”,就是“勁以曲蓄而有餘”了 。

把“開展”理解為架式的放大,練大架子,練大圈,是則是矣,只是練了個皮毛,離筋骨、內氣的鼓盪相差太遠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王薌齋是怎麼創拳的。

論民國時期的拳學大宗師,首推王薌齋,推陳出新,去粗取精,創立“大成拳”。王薌齋用站樁法為入門功課,手腳不動,全用“以心運氣,以氣運身”之法,開展筋骨內勁,稱為換勁,這是最直接、最高效、最難的“先求開展”之法,也是完全避免了練空架子、空耗光陰的弊病。

由此,也證明了內家拳的“先求開展”,絕對與外形架式大小無關。

以站樁為“先求開展”,以行步動樁“後求緊湊”,拖拉步、趟泥步的動功、行樁都是求緊湊、舉動輕靈也。這是大成拳的入門之法。

太極拳最大的一場劫難,源於“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誤解與歪解

開展與緊湊只是內勁的開與合,外形上都是小架,以身行拳,以身運手,重內不重外。

太極拳重內不重外,以身行拳,以身運手,都是一個小架,貼身短打,才有後發先至、以靜制動、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有力打無力、手快打手慢,都是手伸的長、遠,用的是手臂力;太極拳則以身運手,手越貼身近,勁越大。所以,開展與緊湊只是內勁的開與合,外形上都是小架。

大架子只是練了個皮毛,練不了筋骨內勁。

開展與緊湊,就是易骨、易筋、易髓之道

開展就是筋骨、神意、氣勢一齊向外開展,緊湊就是筋骨內勁一齊向腰脊收斂。也就是開與合,開則俱開,合則俱合。小架以身行拳,周身揉擰,筋骨、內勁、氣勢一開俱開,極柔軟又極堅剛。與外形的架式大小沒有必然關係。

真“開展”就是易骨、易筋之道,不經一場辛勤苦痛、向死而生的心志,是完不成這個功課的。如果只是外形架式的放大,練成大架子太極拳,輕緩柔和,不經歷一番磨礪,終生也完不成易骨易筋的功課,也就得不到太極拳應有的返還青春的健身效果。

當這樣的大架子太極拳氾濫,成為傳播的主流的時候,就是傳統太極拳的一場大劫難。

太極拳最大的一場劫難,源於“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誤解與歪解

太極拳的原創期,第一代武禹襄、楊露禪,第二代李亦畬、楊班侯,都是一個架。只是民國以後出現了大架,原始的拳架才被稱為原始小架,秘傳架。

再後來,評論武氏小架都説什麼“乾枝老梅、形如木偶”,我對此充滿懷疑。古人説,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看武禹襄的拳論,氣勢如虹,暢達圓活,並非刻板之人。比如説長拳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説十三勢“氣遍周身不稍滯、滿身輕利頂頭懸、屈伸開合聽自由”;“懂勁後,愈練愈精,漸及從心所欲”。這樣的神情氣度,怎麼會打拳如“乾枝老梅、形如木偶”呢?

形如搏兔之鶻,神如捕鼠之貓;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大概只有郝為真的“打拳如水面行走”,才是最真實的寫照吧。

這就是後人的淺陋了,把開展與緊湊完全的理解錯了,把開展誤解成表面的架式放大,而把緊湊理解成作繭自縛、舉動維艱了。這是“修正主義”啊!

當開展與緊湊,陰陽相濟,開中有合,閤中有開,融為一體的時候,就是極柔軟又極堅剛,就是行若無事,自然而然了。

太極拳最大的一場劫難,源於“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誤解與歪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9 字。

轉載請註明: 太極拳最大的一場劫難,源於“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誤解與歪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