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説的故事,我在《中國人盜墓史》中寫過,事發宋末元初。當時有個朱姓盜墓賊,動起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永昌陵的主意,結果盜是盜成了,但最後命也丟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先説點背景吧。
中原一帶,自古就是盜墓事件的高發區域,在宋末,因為曾發生了兒皇帝劉豫和金人盜掘北宋皇陵的事情,讓盜墓賊的更大了,當時河南境內的“官盜”、“民盜”四起,盜墓之風十分嚴重。農民盜墓,如同翻地種莊稼一般隨意,“羣盜多蚊虻”、“白骨下縱橫”、“田豎鞭髑髏”,五代詩人顏胄筆下的北邙山上盜墓一片繁忙景象,重現於河洛。
圖為古代盜墓者
“朱漆臉”盜趙匡胤永昌陵的事情,就發生金人和劉豫盜陵之後。那麼具體情況又是如何?下面為您揭曉...
過去河南民間有個順口溜,“回郭的白菜,孟津的梨,洛陽盛產盜墓賊”。其實,不只在洛陽,在開封、在安陽,盜墓賊都多,家在鞏義附近的朱姓盜墓賊,便出身於一個盜墓世家,身邊跟着一班盜墓兄弟,圈內稱之為“朱老大”。
朱老大怎麼想起了盜趙匡胤的陵,這裏有一個故事。原來,朱老大的鄰居曾是北宋皇的陵使,有一次鄰居在朱老大面前説起來了永昌陵,説趙匡胤隨葬的玉帶還在陵中。金兵盜陵時,也不知不懂,還是粗心,沒有盜走趙匡胤腰上的玉帶。
此玉帶是件主貴寶物,來歷不凡,據説是趙匡胤從後周皇帝那裏接受的,上鑲七七四十九顆夜明珠,七七四十九粒大鑽石,七七四十九片翡翠。趙匡胤臨死前曾留下遺囑,表示國家初建,百廢待舉,表示葬事從簡,不要厚葬,但這隻玉帶還是隨葬了。
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朱老大暗自打定主意,想把趙匡胤腰上那根玉帶弄到手。一天夜裏,朱老大瞞着同夥,一個人偷偷來到了永昌陵。其時的永昌陵早已無守陵人,成了荒冢。朱老大沒費多大勁兒,就從側面挖出了一條通往永昌陵地宮的盜洞。
地宮很深,進洞前,朱老大往洞內放了一根足夠到底的繩子,繩子上頭拴在陵旁的一棵大樹上,這才鑽進了地宮。為什麼要放根繩子下去?是有經驗的盜墓賊都會做的,一是可以把寶物系在繩了拖上來,二是也方便自己上下,不至於一個人因為爬上不來,而死在地宮內。
進入地宮,朱老大點亮了隨身帶的小皮燈。地宮很大,正中擺着朱匡胤的金漆大棺材。沒有猶豫,朱老大便撬開了棺蓋。舉燈一照,發現躺在棺內的趙匡胤屍體竟然尚未腐爛,和睡着一點樣。朱老大雖然看到過很多殭屍,但仍吃了一驚,要知道此時距趙匡胤下葬已有三百多年了。
圖為趙匡胤陵墓所在
朱老大畢竟是吃盜墓這碗飯的,他知道殭屍只能嚇人,卻不會吃人。惡從膽邊生,立即伸手,想拉下趙匡胤腰上那件玉帶。但趙匡胤生前是個大個子,怎麼也拉不下來。一個人在地宮,又沒有幫手,怎麼辦?在外人看來這可能是難事,但在盜墓賊眼裏,這很簡單,也很好辦。
朱老大稍一用勁,趙匡胤的屍身就起來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這時候發生了,趙匡胤的嘴裏突然嘩地噴出一股黑色黏液,正好噴到朱老大的臉上。
盜墓者在盜墓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恐怖的怪事發生,如打開古墓後發現死了幾百年的人,身體不僅沒有腐爛,臉色還鮮活如生;或者他們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寶時,屍首突然坐了起來;再或者在挪動屍體的時候,屍體的口中突然噴出黏液。宋末元初時,有個盜墓賊在挪動趙匡胤屍首時,就被噴了一臉的黏液,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宋朝的盜墓賊中,有一個叫“朱漆臉”的人,臉上覆蓋着一層黑漆。説到這層黑漆的來歷,還與死去的趙匡胤有關。
北宋被滅後,北宋皇陵從此無專人看管,在金國扶植下成立的“大齊”偽皇帝劉豫寡廉鮮恥,竟然成立“淘沙官”,大肆毀壞北宋皇陵,盜取財物。上行下效,連皇帝都盜墓,民間的盜墓者也跟着趁火打劫,朱老大就是這些盜墓賊中的一個。
朱老大與永昌陵陵使的後人是鄰居,無意中聽到這人説起隨趙匡胤葬下的有一條非常貴重的玉帶。這條玉帶是趙匡胤從後周皇帝那裏得來的,上面鑲有七七四十九顆夜明珠、七七四十九粒大鑽石、七七四十九片翡翠,堪稱稀世國寶。金兵盜陵時,因不知其珍貴,並沒有將這條玉帶盜走,依舊留在陵中趙匡胤的腰上。
圖為趙匡胤陵墓所在
朱老大出自盜墓世家,自己本身也以盜墓為生,聽了墓使後人的話,立馬就打起了玉帶的主意。
一天晚上,朱老大瞞着他人,一個人偷偷來到了永昌陵。當時的永昌陵,早就被金人損壞得不像樣了,朱老大很容易就找到了趙匡胤的棺木,一看,趙匡胤的腰上果然有一條玉帶,朱老大就伸手去拉玉帶。
趙匡胤雖然死了一百多年,但由於屍首曾做過防腐處理,還如剛死不久一樣,將玉帶牢牢壓在身下。這次朱老大是一個人來的,沒有帶幫手,只好找來一根繩子,一頭套在趙匡胤的脖子上,另一邊套在自己身上,試圖將趙匡胤拉起來。
這是盜墓賊慣用的一種“貼面盜”的方法,主要用來取屍身上的寶物。這方法果然奏效,朱老大稍一用勁,趙匡胤的屍身就起來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這時候發生了,趙匡胤的嘴裏突然嘩地噴出一股黑色黏液,正好噴到朱老大的臉上,嚇了他一大跳。鎮定下來後朱老大隨手在臉上抹了一把,取下玉帶,解開自己身上的繩子就溜出了地宮。
朱老大回到家中後,把家人嚇了一跳,他走到鏡子前一看,才發現自己臉上都是一塊塊的黑斑。於是趕緊端來清水洗,但是卻怎麼也洗不掉,臉上就像抹了一層黑漆一樣。不久這件事就在當地傳開了,朱老大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朱漆臉”。
趙匡胤已經死去了一百多年,怎麼嘴巴里還會噴出黑漆呢?流傳較廣的一種説法,是服用了一種防腐藥導致的。據傳,趙匡胤駕崩後,如何保護“龍體”不腐成了一個大難題。
趙光義找來一位江湖郎中,由郎中秘製出一種防腐湯藥,將趙匡胤遺體的嘴撬開灌了進去。這種藥物在人體內會腐蝕掉整個內臟,將其化成液狀存留在體內。當有盜墓者搬動屍體時,屍身受到擠壓,液體就會從嘴裏噴射而出。
所以,這種湯藥除了防腐之外,還可以起到防盜的作用,一旦沾到人的皮膚上,根本就無法洗去,朱漆臉很不幸地成為了這種藥物的第一個實驗者。
沒多久,朱漆臉的事傳到了洛陽官府。官府派人將朱漆臉抓去,一通審問後,他將自己盜玉帶的事情供了出來,官府依照法律處死了朱漆臉,沒收了他盜出的玉帶。據傳,洛陽知府為了討好蒙古人,又將玉帶獻給了當時的元世祖忽必烈。
朱漆臉不僅白盜了一回墓,最後連自己的性命也弄丟了,用古人的話説,這也算是惡有惡報了,給他帶來厄運的,正是趙匡胤的屍首吐出的黏液。在今天,也有人認為這些黏液屬於屍毒。不過,“屍毒”一向是小説中的詞語,在醫學上還不存在這個定義,所以這一説法並不能成立。
話説趙匡胤此人也是十分了得,從一屆平民變成真命天子,實在是氣運所致。
宋朝從陳橋的兵變肇基,背景是紛亂的五代十國,那又是一個推崇“王侯將相寧有種”的時代。
陳橋兵變至今仍然是一筆糊塗賬。從正史和野史看,時任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在這裏扮演的角色是很悲催的。他作為歸德節度使,突聞北邊的契丹人南犯,受皇帝之命領兵赴北禦敵。
當他的造反大軍來到汴梁城下,趙匡胤事先安排在汴梁城的結義兄弟石守信、王審琦,積極接應,使得趙氏叛軍長驅直入。期間,處於危險境地的家人則被早已被石、王二將保護妥當。
之後,後周朝廷的孤兒寡母在驚恐中交出皇權,部分忠臣痛心疾首,皇朝更迭瞬間完成。一切盡在掌握,有驚而無險。
歷史的傳奇總是超出想象力的極限。即使拿出全家人的性命做賭注,趙氏兄弟也難逃陰謀篡權的指摘。只是這樣的行徑過於殘酷,以至於讓人很難接受。
在汴梁城北的陳橋驛夜宿,晚上,被一幫氣勢洶洶的驕兵悍將,從醉夢中喚醒,強行把一身黃色的袍子披到微醺的趙匡胤的身上。
在正史中,那些成為第一代皇帝的人物大都是以無辜的形象示人的,或者説當上皇帝時都是一臉苦相,彷彿是被人趕上不歸路的冤大頭。
實際上,在此之前,這些開國皇帝們或其父輩早已完成所有即皇帝位的必要動作,積累完所有資本,保證自己或者兒孫們當上皇帝后,不會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以至於過不了幾天的皇帝癮,就人首異處、魂歸故里。
而像趙匡胤這樣以極為狼狽不堪和被脅迫的樣子,讓人拉出來當皇帝,還是極為少見的。從表面看,趙氏簡直就是野蠻勢力壓迫下的犧牲品。
要知道,趙匡胤和趙光義在陳橋驛時,他們的母親、妻兒均在汴梁城裏,如果真要造反,按常理而言,兩兄弟如此而為也過於大膽和泯滅人性了。10年前,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也是在外領兵,倉促間被大兵們和皇帝聯手逼迫造反。
不過,儘管他成功地黃袍加身,可他的家人則全部慘遭屠戮,以至於死前只能將皇位傳給義子柴榮。殷鑑不遠,神武如趙匡胤總不至於拿全家人的性命去賭一把吧?僅此而已,説趙氏兄弟有預謀地兵變,顯得非常牽強。
可是,按照陰謀論的説法,這場兵變顯然是事先被策劃好的。姑且不論所謂的北部警報是真抑或是假,僅看後來情形,我們就知道,在陳橋的謀逆最終華麗上演和完美結束,其過程過於順利,以至於讓善良的人也能聞到濃厚的陰謀味道。
而看慣陰謀奪權大戲的中國人,很難相信趙氏兄弟的無奈和無辜,哪怕他們共同開創出文明無兩、仁義無雙的宋朝。
趙匡胤的大軍從陳橋出發之前,趙匡胤早已把自己的心腹大將派到更北邊的河北守衞,這大概是他造反後,契丹人並未趁機南下的主因,而燕趙之地於汴梁之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並非猝死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是困擾史學界的一個千年之謎,歷來有“燭影斧聲”之説,甚至有人把他的死與宮闈緋聞聯繫起來。總之,普遍認為趙匡胤死於非命,是一夜暴死。
作為一代傑出帝王,趙匡胤的死,着實讓人惋惜,所以,不少正義文人和好事者懷揣疑竇,翻箱倒櫃,引文摘句,窮追猛打,一定要找出個罪魁禍首來才肯罷休;而作為趙匡胤死後最大受益者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無疑成為人們重點懷疑和批判的對象。
拋開諸如《湘山野錄》、《燼餘錄》等含糊其辭的野史不提,正史中也有對趙光義非常不利的記載,如《遼史·景宗紀》中就有“宋主匡胤卒,其弟炅(即宋太宗)自立”的字眼,一個“自立”,就讓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覺得趙光義難逃干係,至少與趙匡胤之死有關聯。
趙光義是趙匡胤的胞弟,是“陳橋兵變”的重要謀劃者和執行者。趙匡胤能順利登上皇位,開基創業,趙光義功不可沒。建隆二年(961),也就是趙匡胤稱帝后的第二年六月,生母杜太后病危,臨終前遺命趙匡胤“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即趙光義)”,同時命趙普“於榻前為約誓書,……藏之金匱”(《宋史·后妃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匱之盟》。
杜太后為何要讓趙匡胤傳位於趙光義?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杜太后最疼愛的兒子是趙光義,兄終弟及,讓趙光義繼承皇位,這是出於私心;其二,杜太后認識到,自五代以來,中原皇帝執政皆短命,在位最長的也不過十年,難保趙匡胤不會步其後塵,為保大宋國祚延續,防止留下幼子寡婦遭人欺,讓年富力強的趙光義繼承皇位,這是出於公心。
趙匡胤是個明白人,也是個厚道人,故一口答應。究其原因有二,其一,趙匡胤至孝,母命不可違;其二,當時大宋根基還不牢固,統一大業尚未完成,趙匡胤之子年紀尚小,確實需要趙光義這樣一個“工文業,多藝能”(《宋史·太宗紀》)的成年儲君以壯陣勢。所以,趙匡胤聽從母命,於杜太后病亡一個月後即任命趙光義為開封府尹,後又封其為晉王。
開封府尹是五代、宋朝的一個重要官職,是國都駐地開封府的最高長官。五代以來,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文的默契,凡皇族擔任開封府尹,就基本確立了其儲君的地位。趙光義利用這一特殊地位,聚集了一大批文武幕僚,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趙匡胤晚年,政權穩固,兒子成人,在皇位傳承問題上曾有過動搖,但考慮到趙光義“威望隆而羽翼成”(王夫之《宋論》),兒子不是弟弟的對手,所以未立太子,而是依照《金匱之盟》將皇位傳給了趙光義。
有人會説,《金匱之盟》是趙光義即位六年後,為了澄清“搶位”風波才公佈於眾的,涉嫌偽造,這種説法經不起推敲。其一,趙光義登基六年,時局穩定,朝野臣服,根本沒有必要再去偽造一份沒有價值的《金匱之盟》為自己正名;其二,趙光義繼承皇位,是因為“太祖(趙匡胤)……受命於太后,其傳位於晉王(趙光義)之意固已素定”(《宋史·王繼恩傳》),不僅名正言順,而且有趙匡胤的《遺詔》作證,完全沒必要出示那份《金匱之盟》。
《宋史·太祖紀》和《宋史·太宗紀》中雖未提及遺詔,但正史中有多處提及趙匡胤遺詔之事,如宋代官修《國史·馬韶傳》稱“太宗踐遺繼祚”,《宋史·程德玄傳》稱“內待王繼恩馳至,稱遺詔迎太宗即位”,《宋史·禮二五》中也有“羣臣敍班殿廷,宰臣宣制發哀畢,太宗即位”的記載。此外,《文獻通考》中也明確記載了“開寶九年十月太祖崩,遺詔……太宗奉遺詔即位,就殿之東楹號泣以見羣臣”。可見,趙匡胤臨終前確實留下了遺詔。
趙匡胤《遺詔》有何交代?據《宋史·禮二五》記載,“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遺詔:以日易月,皇帝三日而聽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七日大祥。諸道節度使、刺史、知州等,不得輒離任赴闕。諸州軍府監三日釋服。”此外,《宋會要輯稿》也記載,“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於萬歲殿,遺制曰: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數,聖人達理,古無所逃,朕生長軍戎,勤勞邦國,艱難險阻實備嘗之。定天下之襖(妖)塵,成域中之大業,而焦勞成疾,彌國不瘳。言念親賢,可付後事。皇弟晉王(趙光義)天鍾睿哲,神授莫奇,自列王藩,愈彰厚德,授以神器,時惟長君,可於柩前即皇帝位。……將相協力,中外同心,共輔乃君,永光丕構。”另外,《宋大詔令集》中也收錄了趙匡胤遺詔的全文,唯紀年有誤。
有《遺詔》,就説明趙匡胤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有思維和活動能力,並非來不及囑託後事、指定繼承人就突然死去,也不是深夜猝死或一夕暴死;至於説他死於趙光義之手,更是無稽之談。那麼,趙匡胤究竟怎麼死的?死前又有什麼事情發生呢?且聽筆者道來。
趙匡胤之死,《宋史·太祖紀》中只説“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壓根就沒有説明死因,讓人覺得趙匡胤死的很突然;但在宋代李燾所著的《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十七·開寶九年十月》中卻明確記載“上(即趙匡胤)不豫,驛召守真至闕下。壬子,命王繼恩就建隆觀設黃籙醮,令守真降神。”另據《楊億談苑》記載,“開寶中,有神降於終南道士張守真,……言禍福多驗,……太祖(即趙匡胤)不豫,驛召守真至闕下,館於建隆觀,令下神。”
《續資治通鑑長編》中提到的“壬子”,即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也就是趙匡胤死的前一天;“驛召”,即通過驛站傳詔;“守真”,即終南山道士張守真。《續資治通鑑長編》和《楊億談苑》兩份史料,都透露了趙匡胤生病後,曾命人通過驛站火速前往終南山詔道士張守真進京,並通過“設醮”、“降神”等手段祛病,但無濟於事。終南山距離開封六百多公里,驛卒無論是“六百里加急”還是“八百里加急”,往返都要花費三四天。這就説明,趙匡胤從發病到死亡,至少有四五天的時間,有一段“不豫”的日子,並非暴死或猝死。
事實上,趙匡胤的死,與其肥胖、酗酒有關。從流傳下來的畫像來看,趙匡胤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胖子,加上他平日很愛喝酒,並時常搞一些酒場政治(如杯酒釋兵權、雪夜定策等),和大臣們喝酒聊天(如趙普、王彥等),動輒喝得大醉,甚至“或因宴會,至醉經宿”(《宋史全文》),時間長了,難免會得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和肝病。趙匡胤雖然偶爾做些體育鍛煉(如射箭、蹴鞠等),但他“勤勞邦國”,心力交瘁,身體漸漸支撐不住,在情理之中。
中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凌晨,趙匡胤駕崩,享年五十歲,雖然壽命短了些,但屬於正常死亡。當年夏天,趙匡胤曾在洛陽盤桓了一個月。臨別時,趙匡胤到父親的安陵祭拜並大哭,説了一句“此生不得再朝於此矣!”隨後,他“即更衣,取弧矢,登闕台,望西北鳴弦發矢,矢委處,謂左右曰:即此乃朕之皇堂(即墓地)也”(《玉壺清話》),就很有些“知命當終”的意思。人死前,總會有些徵兆的,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古代帝王 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國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漢族,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出身軍人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人物生平
趙匡胤,河南洛陽人。出身軍人家庭,北宋開國皇帝,軍事家。高祖趙朓,祖父趙敬。父趙弘殷時遷居洛陽,他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父親先後為後唐、後晉、後漢的軍官。趙匡胤起初投奔後漢大將郭威,因喜愛武藝,得到了郭威的賞識。後他又參預擁立郭威為後周皇帝,被重用為典掌禁軍。周世宗柴榮時,他又因戰功而升任殿前都點檢(殿前司的最高將領),掌握了後周的兵權,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縣南)歸德軍節度使,負責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後,其子柴宗訓繼位,時僅7歲。趙匡胤和弟趙匡義幕僚趙普密謀篡奪皇位。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公元960年正月,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縣)和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有人來汴京報告説,北漢和遼國的軍隊聯合南下攻擊後周。後周符太后和宰相範質、王溥等不辨真假.慌忙派趙匡胤統領大軍北上禦敵。甲辰日,行至陳橋驛(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40裏處)駐宿;第二天黎明,陳橋驛四周突然呼聲大起。趙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見眾將一個個手執武器,列隊站在庭前,以趙匡義和趙普為首齊聲説道:“諸將無主,願請點檢做天子。”眾將又不等趙匡胤回答,把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他身上,然後一齊下拜,高呼“萬歲”。這一件事,歷史上稱為“陳橋兵變”。
接着,趙匡胤帶領大軍返回汴京。後周大臣韓通聞變,忙從內廷飛奔回家,準備組織兵力對抗。走到半路,趙匡胤部下就將他殺死。宰相範質、王溥在威脅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趙匡胤廢去柴宗訓,稱帝,建國號為宋,定都汴京,史稱北宋,建年號為“建隆”。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眼見天下割據勢力林立,便對趙普説:“我睡不着覺,因為卧牀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盤。”(宋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十六 趙匡胤:“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在趙普的幫助謀劃下,趙匡胤首先擊潰了後周殘餘勢力李筠、李重進等的反抗,然後採取“先南後北”的統一中國的策略,先後攻滅了南平、湖南、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同時又加強了對北方契丹的防禦。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趙匡胤採取了許多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請禁軍將領石守信等人。飲到一半,宋太祖説:“要不是靠眾將擁立;我不會有今日。但是,當了天子,日子也實在難受,還 杯酒釋兵權
不如當節度使逍遙自在。如今我幾乎沒有一夜睡得安穩。”石守信等人問道:“陛下如今貴為天子,還有什麼憂慮?”宋太祖道:“我這個位置,誰不想坐啊”石守信等聽出話中有話,忙表白説:“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太祖苦笑着説:“你們雖然不會有異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將黃袍披到你們身上,你們即使不想做皇帝,恐 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聽,大驚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淚説:“我們實在愚蠢,沒有想到這一點,請陛下為我們指出一條生路。”趙匡胤説道:“—個人的壽命,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人生在世,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享受安樂罷了。我為你們打算,不如交出兵權,去地方上當官,購置些良田美宅,為子孫後代留下份產業,自己也可以天天飲酒作樂;快活一輩子。我再與你們聯姻。這樣,在君臣之間就沒有了猜疑,上下相安,豈不是很好嗎?”石守信等人聽了這一番恩威兼施的話,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權的故事。這就是傳説中的“杯酒釋兵權”,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一事,歷來的史學家大都深信不疑,而且廣泛流傳。但也有學者經過考證,對這件事下了這樣的評價:故事性強、子虛烏有。從這之後不久,太祖以同樣的手段剝奪了王彥超等節度使的兵權,又將地方上的行政權,財政權收歸中央。這些措施,基本上結束了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地方割據局面。趙匡胤還重視農業生產,注意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趙匡胤是一位有作為的帝王,但是,他偏重“安內守外”,重文輕武,導致北宋日後“內重外輕”、“積貧積弱”的局面。
趙匡胤雖是一員武將,卻很喜愛讀書,常手不釋卷。他跟從周世宗平江淮(趙匡胤今淮河流域)時,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説,他用幾輛車運載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財寶。世宗派人去檢查;車中卻只有幾千卷書籍。世宗問他:“你是武將,要書有什麼用!”趙匡胤回答説:“我沒有好的計謀貢獻給陛下,只能多讀些書以增加自己的見識。”趙匡胤稱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讀書人。有一次,他遇到一個疑難問題,問宰相趙普,趙普回答不出。再問讀書人,學士陶轂、竇儀準確地回答出了,趙匡胤深有體會地説:“宰相須用讀書人!”對於讀書不多的文臣武將,趙匡胤也總是鼓勵他們要多讀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趙普正是在他的鼓勵下才變得手不釋卷的。趙匡胤用人不問資歷。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選拔有才能而缺少資歷的人擔當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隨時留心內外百官,見誰有什麼長處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記在本子上。每當官位出缺,他就翻閲本子,選用適當的人去擔任。這又使臣下都致力於提高自己。
趙匡胤頗有膽略。在他稱帝之初,節度使的勢力很盛,驕橫難制。有一天,趙匡胤將他們召來,授給他們每人一把佩劍,一副強弓,一匹駿馬,然後他也單身上馬,不帶衞士,和這些節度使一起馳出皇宮。到了固子門的樹林之中,又與他們一起下馬飲酒。飲了幾杯酒以後,趙匡胤突然對他們説:“這裏僻靜無人,你們之中誰想當皇帝的,可以殺了我,然後去登基。”這些節度使都被他的這種氣概鎮住了,一個個拜伏在地,戰慄不止,連稱“不敢,不敢”。趙匡胤再三詢問,他們嚇得只是埋頭不語。趙匡胤就訓斥他們説:“你們既然要我做天子,就應當各盡臣下的職責,今後不準再驕橫不法,目無天子!”節度使們都三呼萬歲,表示順從。
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回師進入汴京皇宮時,見宮妃抱着一個嬰兒,就問是誰的兒子。回答説是周世宗子。當時,範質、趙普、潘美都在一旁,趙匡胤問他們怎麼處理。趙普等回答説:“應該除去,以免後患。”趙匡胤説:“我接人之位,再要殺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這嬰兒送給潘美撫養,以後也沒再問起過,潘美也一直沒有向太祖提起這嬰兒。這嬰兒成人後,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陳橋驛在陳橋和封丘(均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處)之間。趙匡胤兵變時,陳橋守門官閉門防守,不放趙匡胤軍通過。趙匡胤只得轉道封丘,封邱守門官馬上開門放行。趙匡胤即帝位後,反而晉升了陳橋守門官的官職,稱讚他忠於職守,並斥責封丘守門官臨危失職,將他斬首。
趙匡胤喜歡在後園彈鳥雀。一次,一個臣子聲稱有緊急國事求見,趙匡胤馬上接見了他。趙匡胤一看奏章,不過是很平常的小事,甚為生氣,責問他為什麼要説謊。臣子回答説:“臣以為再小的事也比彈鳥雀要緊。”趙匡胤怒用斧子柄擊他的嘴,打落了他的兩顆牙齒。臣子沒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齒置於懷中。太祖怒問道:“你拾起牙齒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説:“臣無權告陛下,自有史官會將今天的事記載下來。”太祖一聽,頓然氣消,知道他是個忠臣,命令賜賞他,以示褒揚。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軍政人事都委託趙匡義代理。趙匡義白天處理朝政,晚上去萬歲殿探望兄長。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趙匡義還在御房批閲奏章。一個太監急匆匆地趕來傳旨,説皇上召他快快去萬歲殿。他連忙趕去,只見趙匡胤在牀上氣喘急促,朝着他一時講不出話來,只是睜大眼望着門外,不知是什麼意思。趙匡義命令在牀邊侍候的太監退出。太監們在門外遠處站着,只聽見殿內似乎是太祖在和趙匡義説什麼話,聲音隱約,時斷時續,難以聽清。過了一會兒,又見殿內燭光搖曳着映在牆上,時明時暗,象是趙匡義在躲閃着什麼。接着有斧子戳地的聲響,繼而是太祖激動的聲音:“你好好去做!”這時,趙匡義跑到門口傳呼太監即速去請皇后,皇子前來。皇后、皇子趕來之時,太祖已經死去。據此,後人有種種猜疑,有的説趙匡義進殿後,趁太祖昏睡時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費氏。太祖醒來,見狀大怒,拋出斧子去擊趙匡義,趙匡義閃開,斧子戳地;有的説太祖覺得有鬼纏身,趙匡義替他舞斧驅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聲;有的認為是趙匡義謀殺太祖。至今這燭影斧聲仍為千年疑案。
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發動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世宗柴榮突然一病而死,宰相範質受顧命扶助柴榮幼子柴宗訓繼立為恭帝。這時恭帝年僅7歲(一説5歲),後周出現了“主少國疑”的不穩定局勢,一個由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策劃的軍事政變計劃正在醖釀着。
翌年正月初一,風聞契丹和北漢發兵南下,後周執政大臣範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正月初三日,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夜宿距開封東北20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兵變計劃就付諸實踐了。這天晚上,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佈議論,説“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後改名光義即宋太宗趙炅)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皇帝登基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並皆拜於庭下,呼喊萬歲的聲音幾里外都能聽到,遂擁立他為皇帝。趙匡胤卻裝出一副被迫的樣子説:“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
擁立者們一齊表示“惟命是聽”。趙匡胤就當眾宣佈,回開封后,對後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後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族誅,諸將士都應聲“諾”!於是趙匡胤率兵變的隊伍回師開封。
守備都城的主要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趙匡胤過去的“結社兄弟”,得悉兵變成功後便打開城門接應。當時在開封的後周禁軍將領中,只有侍衞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在倉卒間想率兵抵抗,但還沒有召集軍隊,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後周的都城開封。
這時後周宰相範質等人才知道不辨軍情真假,就倉促遣將是上了大當,但已無可奈何,只得率百官聽命,翰林學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準備好的禪代詔書,宣佈周恭帝退位。趙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輕易地奪敢了後周政權,改封恭帝柴宗訓為鄭王。由於趙匡胤在後周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歷史上習慣把趙匡胤建立的趙宋王朝稱作北宋,趙匡胤死後被尊為宋太祖。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的真相。
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雖然登上了皇帝寶座,但他卻不敢高枕無憂。通過這次兵變,他深刻地認識到,武將們在廢立皇帝、改朝換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將的身份和實力去推翻國君,其它將領不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推翻他嗎?想到這裏,他不寒而慄。尤其使他感到威脅的,是一些聲望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將,為了防患於未然,趙匡胤決計拿他們開刀。
首先,太祖廢除了殿前都點檢一職,接着就導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喜劇。一日,禁軍太將石守信等奉召來到後花園,太祖設宴相待。酒過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狀,開口説道:“我要不是靠你們出力,到不了這個地步,但做皇帝太艱難了,實在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問其故,太祖就説:“這不難知道,誰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聽,驚恐萬狀,紛紛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不然!”太祖斷然説道,“你們雖無異心,然而倘若你們部下希求富貴,一旦以黃袍加你之身,儘管你不想做皇帝,能辦到嗎?”眾將一聽,都嚇得離席叩頭,請求太祖指示一條“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駒過隙,求富貴者,不過想多積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免遭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出守地方,方多買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不可動的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再同你們結為婚姻之家,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不很好嗎?”眾將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齊下拜説道:“陛下關心臣等,真可謂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都稱病職。太祖大喜,安排他們到地方做節度使。趙匡胤幾杯美酒,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大將專軍權的問題,被譽為“最高政治藝術的運用”,成為千古佳話。
重文輕武,中央集權
趙匡胤統治時期,吸取唐朝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導致滅亡的教訓,削奪了武官的權力,從而重文輕武,加強中央集權,使宋朝沒有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問題。宋太祖大力興辦儒學,增加科舉取錄的名額,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比起其他朝代,宋朝社會比較安定和公平,文學、哲學、美術、科技、教育等也比較發達。但重文輕武的結果也導致宋朝軍事力量不足,和外族戰爭多以敗仗收場。
改革制度
宋太祖是個十分有志氣的皇帝,一天早晨,文武大臣都一個個彙報自己的工作,接着退到殿外。走到最後的是後周老宰相範質,他現在仍是宰相。當範質快要走出殿門時,宋太祖突然傳話,説:“範老愛卿,請稍稍留步,朕有一事與你相商。”
聽到傳話,範質轉過身走回到殿上,重新坐到自己的宰相之座。
原來,在中國古代宰相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和皇帝坐着説話。人們常説宰相是一人之下,萬民之上的官兒,就是皇帝對宰相也是很尊重,也得讓禮三分。因此在上朝君臣議事的時候,宰相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説話,而其他官員只能夠站着。
範質坐下來以後,宋太祖遞給他一份大臣彙報的奏摺,範愛卿,你看這事如何解決才好?範質接過奏摺仔細地看了起來。這時宋太祖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向後宮走去。宰相範質看完奏摺後,心裏已經想好解決的方法,可是,左等不見皇帝出來,右等也不見皇帝出來,範質實在等不住了,就起身去找皇帝。這時,宋太祖走了出來,範質連忙坐下,可是回頭一看,椅子沒有了。原來,趁範質起身不注意時,身邊的侍衞悄悄把椅子拿走了。
範質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站着和宋太祖説話。以後在上朝,宰相也和其他大臣一樣只能站着和皇帝説話,這一制度後來被各朝所沿用。這説明了宋太祖胸懷大志,要獨攬大權。
北征契丹,暴死途中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十月十九日夜裏,與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49歲。太平興國二年四月二十五(公元977年)[5]葬於永昌陵。關於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説法大行於世,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