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期許,可能是這世間最美好的願望,然而,過度的情緒會變成孩子的噩夢,悲劇往往也由此產生。當然,每一位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過得更好,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很多父母太過於執着自己對社會的理解,從而依據這樣的理解強行為自己的孩子規劃人生。也許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孩子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自由的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活潑與內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好壞。
在傳統教育觀念中,活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更有出息,因為活潑的孩子,在性格方面更加具有優勢,不管是為人處事還是對人生的追求,都比內向的孩子更加積極。而內向的孩子由於不善於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因而在社會當中,經常會遭到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困難。在這種錯誤的觀念下,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小的時候更加活潑,尤其是在外人面前,能夠表現得更加積極和樂觀一些。
但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內向的孩子往往更加具有思想,比如説對待同一件事物,活潑的孩子可能僅僅只注重事態的表象,但是內向的孩子,往往能夠看到事物發展的本質,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加有效的解決。因此,內向的孩子有時候比外向的孩子更加具有發展潛力,在當下這個時代,思維決定未來,思想決定高度,這些遠比性格更加重要。
決定孩子未來,不僅僅只是先天的培養。
現在社會壓力變大了,流傳出了一種全新的觀念,那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種理念之下,難道父母不去考慮自身的能力,也不去考慮孩子自己的想法,強行用自己的理解來規劃孩子人生軌跡。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看上去的確是一句非常有誘惑的話,但事實上,人生的道路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起跑線只能夠決定人生的起點,但卻不能決定人生的終點。
誠然讓孩子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在起跑線上高人一等的基礎。而其他方面的才藝,則能夠讓孩子的人生道路出現更多的選擇。但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孩子本身的想法。很多父母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那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是不具備任何自主判斷事物好壞的能力,但心理學上已經證明,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很多時候是具備判斷事物能力的,只不過父母的高壓政策,讓孩子將這種想法悄悄隱藏。
因此對於父母來説,有時候對自己孩子人生的干涉不要太多,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教兒孫做牛馬。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培養孩子的性格,倒不如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燈,讓他能夠自由的選擇人生,讓他能夠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或許這樣的教育理念,才是真正為自己的孩子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