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皆道場,無處不是禪。先要學拳,而後練拳。初學拳時,會有很多困難,樂趣很少,但這個過程,一定得經歷,學得越紮實越好,要耐住性子。以前,我隨師父學拳,心裏就想,這拳太難了。練了幾年後,慢慢摸到一些規律,也嫺熟了,樂趣才真的來了。既長功,又過癮,有了樂趣,越來越喜歡拳。
滿眼虛空,路在心中。你知道練什麼了,才能發揮先天。發揮,不是亂來,在法度中游弋,越練越有童趣。身子練爽了,自己才會認可。自己認可,不是自我滿足,而是確認了一條路。勁路不在外面,就在過程中。深入勁路,需要內觀。
紙上千裏雲城,筆下龍蛇爭霸。好比練字,無論怎麼寫,好多年下來,就是摸不到門路。突然有天,寫着寫着,一個偶然,你無意碰到了,從此通了筆法,樂趣就來了,從此縱橫。但沒那幾年打熬,也破不出來,積澱是必須的。
遙望靈山頂,一步一叩首。開始打拳,你會顧此失彼,忙於應付,總感覺兼顧不過來。練了幾年拳,腦子全了,精度高了,身體也開發強了,逐漸步入了融合。你看學開車,先學交通規則,然後打火,離合,掛擋,剎車,方向盤。等你搞通了,開車成了下意識,才能享受駕駛樂趣。
奮起亮劍,日月丹心。練拳為何要正,就是確認點。身子中正,並非一塊板,而是點點對正。説裹肘,肘尖正對膝尖。説抱圓,斜方肌牽拉,雲門催肩井。説身法,正反弓互變,命門丹田,相互呼應。
大武不兵,真拳非鬥。高明的武學,不崇尚蠻力,而是一種活體結構。巧不是沒勁,而是把力學吃透了。對自己身體狠,狂逼硬造,以為強大,這很危險。實力,不在於你狠不狠,在於你懂不懂。你要成為內行,就要悟結構道理,懂勁的學問,深入修行,自然讓人心服,路也能走長久。
腿有勁,好不好?當然好。打完拳,腿部暖融融,越練腿越壯,這一定是好事兒。我們強調胯,但絕不偏廢腿功。你練完拳,感覺雙腿有力,熱感很強,落步很輕,走路很穩,啓動迅速有力,這都是好的。你躺下,屈起雙腿,看看膕窩筋能否彈動。不要忽視膕窩,打拳時,膕窩也要有彈性。
高手如何練下盤?都用一個東西。打拳時,胯先啓動。怎麼理解呢,你摸着自己的胯,走架移重時,看看胯先啓動,還是腿先啓動。胯勁啓動要明顯,帶着腿勁,這就有了。膕窩屈伸,這個事兒,本身沒錯,但你要先啓動胯,牽動膕窩屈伸,勁由根而發。胯與膕窩,練出兩個彈簧,這又深化了。
傳動鏈條,大小彈簧。太極看着慢,層次感很強。大轉子落撐,蹬頂,旋扣,都是胯的主動。胯,膕窩大筋,腹股溝,都通着裏簾。打拳時,大轉子要主動,落,撐,蹬,頂,旋,扣。用大轉子勁,控制重心。用大轉子勁,去打雲手,白鶴亮翅,單鞭等等,往這個路子上去。説是大轉子,其實是髖臼關節。慢練是它,發力也是它,胯根主彈,膕窩隨彈,這是兩個彈簧,一大一小。髖臼與膕窩,要分清主次啓動,且都練出彈性,這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