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過七夕花樣實在太多,我們自嘆弗如……

  剛進入農曆七月,各大電商平台的“七夕”營銷活動就已是如火如荼了。在很多年輕人看來,“七夕”是近些年才紅火起來的網紅節。然而實際上,古代江南七夕的熱鬧程度可是一點兒都不亞於當今的。

  “七夕”的出現與星辰崇拜觀念關係密切。織女星則掌管着人間的絲帛、瓜果等事。織女星不明,則“天下女工廢”。因此,在以男耕女織為主要特徵的小農經濟時代裏,人們對牽牛星與織女星的重視程度遠非尋常星辰可比。早在戰國時期,楚懷王就將農曆七月初七定為“七夕”,並在這一天祭祀河鼓星(牽牛星)和織女星。到漢代時,人們不但在七夕祭拜雙星,而且已經開始玩穿針乞巧等遊戲了。在晉代以前的史料中,有關江南七夕活動的文字不多。其後,隨着大量北方移民南遷,江南的七夕活動記錄逐漸豐富起來。從遊戲、吃食,到玩具、裝扮,可謂樣樣不落。

  七夕是深受江南人喜愛的節日。人們在節前幾天就開始互贈瓜果、茜雞等禮物,準備迎接節日的到來。集市裏,有關七夕的節令商品琳琅滿目,甚至形成了專門的“乞巧市”。到了節日當天,活動更是豐富。

  古代家庭多依靠男耕女織維持生計。因而,以紡織、針線技藝為主的“婦工”水平是判斷女子是否宜室宜家的重要依據。無論是小家碧玉,還是大家閨秀,都以女紅精巧為榮。作為傳説中能織出絢爛雲霞的紡織高手,織女也就成了廣大婦女,特別是女孩子們競相膜拜的對象。在以絲織業著稱的江南,女孩子們對織女的感情更為深厚。七夕之夜,她們不但要“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風土記》)祭拜織女,還要想方設法地向她“乞巧”。

  江南女子們的乞巧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以穿針乞巧和喜蛛應巧最為流行。前者是女孩子們手拿絲線對着月光穿針,誰穿得最快,誰就得巧;後者則是女孩們將自己的女紅裝入盒中,再放蜘蛛進去。次日,如果蜘蛛在裏面結了網,就是得巧了。此外,古代的南京等地還流行浮針乞巧,即提前將露水、井水等進行混合、曝曬,使水面形成一層極薄的膜。七夕時投針上去,如果浮在膜上的針在水盆中映出好看的影子,便是得巧了。這些乞巧方式的成功率雖然很高,但也難免有失,令乞巧的女孩子們大失所望。對此,唐代杭州詩人羅隱曾作《七夕》進行調侃——織女在七夕忙着與牛郎相會,哪有心情理會乞巧的事兒啊。

  急於團聚的織女也許確實沒心情“賜巧”,然而江南女子們卻有的是辦法讓自己得巧——她們將用於乞巧的針打造得非常粗,針孔也特別大。這樣一來,穿針的女孩子們往往同時成功,難分伯仲,從而皆大歡喜。古代的上海、杭州等地更流行一種成功率高達百分百的乞巧方式——將鳳仙花瓣和明礬放到一起搗成糊狀敷在指甲上,再用樹葉包裹。次日指甲變紅,就是得巧了。

  求姻緣也是很受江南女孩們重視的七夕活動。其方法與喜蛛應巧相似,只是盒內以瓜果代替女紅。如果有蜘蛛在瓜果間結網,則意味着良緣可成。

  作為魚米之鄉,絲帛之鄉,江南對於七夕的飲食、衣着也很講究。女孩子們在這一天不但要打扮得漂亮亮亮,“冠花衣領皆以乞巧時物為飾”(《武林舊事》),還要吃瓜果、巧果和有行血化瘀之效的茜草燉雞來沾巧氣、補身體。到了夜晚,女孩子們還會設宴歡聚。

  從這些活動中不難看出:古代江南的七夕是典型的“女兒節”,與所謂“情人節”實在沒多少關聯。然而,近年來各大電商平台將七夕打造成“中國情人節”卻也不是全無道理。

  就牛郎織女傳説的演變來看,漢末以前,這一傳説中的愛情內涵並不突出。《古詩十九首》的《迢迢牽牛星》中有“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等句。如南朝梁殷芸《小説》所述:織女是天帝之女,“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

  在早期的傳説中,牛郎、織女是普通包辦婚姻中的夫妻,其被迫分離是由於織女貪戀歡娛而受到處罰。然而在後來的民間傳説中,牽牛星逐漸由高高在上的星君演變成了勤勞樸實的放牛郎,織女也變為因愛慕牛郎而私自下凡成婚的仙女。他們被拆散的原因則是由於織女追求婚姻自由,違反天規。這些改變,不僅大大增強了傳説中的愛情悲劇內涵,更充分傳達了古代青年男女對自由婚戀的嚮往,因而形成之後,廣受青睞。

  自唐代起,以七夕為題材讚美自由戀愛,寄託相思之情的文學作品屢見不鮮。白居易、杜牧、孟郊、柳永、秦觀等都有關於七夕的詩詞傳世。隨着這些佳作的傳誦,愛情在七夕文化中的地位也不斷提升。因而,儘管將七夕包裝成“中國情人節”的做法大大偏離了七夕的傳統文化內涵,卻也是有所依據的。

  如今,隨着時代的發展,祭星、乞巧、求子等傳統的七夕習俗已然遠離了人們的生活。然而傳統七夕文化中對勤勞品質、勞動技能的肯定,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等文化內涵,至今仍值得我們去思考與傳承。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47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人過七夕花樣實在太多,我們自嘆弗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