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圍剿IS 匿名者組織實在很強大

  “匿名者”組織誕生於一個以ACG(Anime,Comics,Games)相關討論為主的論壇4chan,2003年正式以黑客團體身份出現。匿名者的所有成員都是自願響應號召行動,並沒有固定的組織形式,但是有一條規定必須遵守——絕不能公開同伴的真實身份。

  2008年匿名者第一次開始黑客行動,行動名為“Project Chanology”。當時著名影星湯姆•克魯斯聲稱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山達基教會,隨後大量惡搞模仿在網上瘋傳,山達基教會要求停止侵犯著作權。作為回擊,匿名者對山達基教會的網站實施了阻斷服務攻擊,並且向YouTube上傳了一個名為《Message to Scientology》的視頻,十天之內點擊量過萬。

  在此之後,匿名者在2010年積極支援維基解密,專門攻擊那些與維基解密及其創始人阿桑奇發生爭論的組織,其中包括萬事達、Visa和PayPal。2011年,他們攻陷了地下戀童癖網站“蘿莉塔之城”,將1589名使用者的資料公之於眾,使更多人關注到戀童癖問題的惡化。

  但是匿名者組織並不是一直行俠仗義,他們的惡作劇也讓很多國家機關吃了不少苦頭。2013年,他們瞄準了朝鮮,入侵了朝鮮的官方新聞網站民族團結網,同時攻擊了相關的Twitter和Flicker賬號,上傳了很多惡搞和醜化金正恩的照片。

 


 

  從2008年以來,很多匿名者成員在行動定位上產生分歧,一部分人認為需要嚴肅地參與反抗政府和企業對網絡自由的管制,而另一部分人只熱衷於製造惡作劇。所以,他們既參與了阿拉伯之春的政治革命,又計劃潛入火星車“好奇號”的控制系統。而他們唯一不變的是,當他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都會戴上《V字仇殺隊》中的蓋伊•福克斯面具。

  誰捧紅了冷笑面具?

  《V字仇殺隊》中出現的標誌性面具形象存在原型,它來源於蓋伊•福克斯肖像。蓋伊•福克斯是生於英格蘭的激進天主教徒,他不滿英國的皇權統治,於是在國會大樓的磚石下埋了炸藥,準備炸死詹姆士一世。沒想到,衞兵發現了躲在地窖的福克斯,任務失敗,福克斯因此被判處死刑。

  蓋伊。福克斯並未留下畫像,自古以來,各式畫作中的蓋伊•福克斯模樣都是畫家想象出來的。現今流行的蓋伊•福克斯面具是源自英國漫畫家艾倫•摩爾(Alan Moore)的作品。

  1981年,艾倫•摩爾以蓋伊•福克斯的故事為藍本,創作了漫畫小説《V字仇殺隊》(V for Vendetta)。書中自由鬥士V戴着冷笑的面具,身披黑色斗篷,頭戴黑色禮帽。2006年,這本漫畫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蓋伊•福克斯面具從此紅遍全球。

 


 

  地球人最愛cosplay的角色

  這個鬍子尖尖、鼻子翹翹的奇怪面具,已經成為一種另類的全球化現象。在羅馬、首爾、巴西利亞、維也納、曼谷、洛杉磯、邁阿密、安曼、悉尼、里斯本、斯德哥爾摩、突尼斯、東京,都可以見到V怪客現身各種運動,堪稱近年來被地球人cosplay頻率最高也是意見最多的一個當代電影角色。

  就在11月5日,英國倫敦民眾戴着蓋伊•福克斯面具,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反資本主義“百萬面具”遊行活動。今年的遊行最後演變成了暴力活動,在白金漢宮外,警察攔截了上百名遊行者,他們將煙花投向警察的馬匹。其他地方也發生了遊行者與警察的衝突,最終50名遊行者被捕。這個遊行由一個黑客論壇發起,旨在反對官員貪污,爭取言論自由。他們在世界各國都計劃了遊行示威,美國和菲律賓部分民眾也戴上面具在當地響應此次遊行。

 


 

  2012年,波蘭政府在東京簽署了《反仿冒貿易協定》,這一決定引起波蘭民眾的大規模集會示威,協議中有關網絡非法下載影視、音樂作品的規定引發民眾激烈反對。波蘭議會的兩大反對黨也對此協議表示不滿,要求進行全民公投。左翼Palikot運動的國會議員在議會戴着蓋伊•福克斯面具,表達了不滿情緒。同時,超過50萬網民在互聯網發起抗議,一些黑客還攻陷了政府多個門户網站。

 

  2011年一場抗議風暴席捲世界金融核心,這次運動也使蓋伊•福克斯面具與現實世界的反抗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個面具成為了一種具有代表意義的符號。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國紐約華爾街旁的祖科提公園(Zuccotti Park),他們就地紮營宣示佔領。藉着這樣的行動,他們要代表99%的社會大眾,對華爾街裏頭1%的金融資本家發出怒吼。眾多示威羣眾不約而同地戴上福克斯面具,但是警方對所有戴面具的示威者展開了逮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17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圍剿IS 匿名者組織實在很強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