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這個事,第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打窩,無窩不聚魚,沒有魚,自然也談不上釣魚,可是,在大多數釣友的認知中,打窩這個事,就是窩料一投,坐等魚來;
如果我們粗糙一點,不那麼講究,或者説就打窩的本質而言,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通過數量較大的窩料,從味型、狀態、數量上,吸引窩料落點附近的魚羣進窩;
然後進窩的魚羣,在進食窩料的過程中,有較大的概率吞食了鈎餌,這個過程,就叫做釣魚,但是,想要把魚誘進窩料投放的地點,卻又不是僅僅把窩料投放下去,就算完事。
總有釣友會發現,有些老鳥,相聚不太遠的釣點,別人一把酒米下來沒多久就能連竿,而自己相隔3~4米,別説連竿,有魚給口都很少;
舔着臉向老鳥討要些窩料,相聚還是不很遠,窩料打下去之後,就算魚口有了,但是老鳥還在連竿,但是自己卻始終是魚口斷斷續續;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不是魚嘴太挑剔,而是我們就打窩的細節而言,確實做的不夠到位,那麼,到底什麼是打窩的細節呢?
打窩,看似簡單,實際上的講究,還是有一些的,羅列一下,大體上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需要有步驟,第二類,是每個步驟如何來操作;
打窩的步驟,先從計劃目標魚開始
什麼是打窩的步驟呢?並不是從製作窩料開始,第一步是從計劃目標魚開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計劃垂釣的目標魚不用,食性不同,棲息水層、環境都有所不同;
比如我們計劃釣鯽魚,那麼窩料以酒米、麥粒就可以了,而我們要釣鯉草,要麼準備玉米紅薯,要麼準備草捆、豆餅,只要先確定目標魚,我們才能準備相應的窩料;準備好相應的窩料後,第二步,就是找窩子;
找窩子,就是根據目標魚的習性、特點,棲息水層、環境,在我們垂釣的水域,找到符合這些特點的區域,符合越多條件的區域,那麼藏魚、聚魚的概率就越大,窩料打下去之後,誘魚、聚魚的概率就越多;
第三步,就是做窩,而做窩,也不是説窩料抓上一把扔下去就算了事,同樣的,也要根據目標魚的習性,來做窩,比如釣鯽魚,我們多用酒米、麥粒,最好是手拋;
因為手拋的窩料撒的區域大,這樣能有效分散進窩的魚羣;但如果是用玉米釣鯉草,那就一定要把窩子打的集中,因為玉米味型濃度不夠,必須集中起來,味型才能濃郁;
同時,只有數量足夠多的玉米堆,才能改變鯉草固有覓食、棲息的魚道,才能把魚羣誘進窩子裏,如果把窩子打散了,那進窩魚吞食鈎餌的概率就非常低了;
第四步,就是留魚了,窩子打好了,魚也進窩了,是不是就一定能不停連桿呢?當然不是,窩料打太多,進窩魚吃不完,時間一長,窩料就發酵、變糗,味型都變了,怎麼可能持續聚魚;
同時如果窩料太多,進窩魚吃飽了,那進食鈎餌的概率就更低了;但是窩料打的太少,進窩魚沒多會就吃完了,沒得吃,自然就要到別處去找吃的,那就會連上幾竿,就停口了;
所以,怎麼留魚在窩,也就是如何補窩、續窩,這也是非常重要且非常有講究的事,而只有我們將這四步都做好、細節都到位,才有近八成的把握,能做到連竿,乃至爆護。
但是,在實戰中,除了第一步我們能主動的達成,剩下的三個步驟,魚不配合,似乎就如同紙上談兵,那麼,我們如何在實戰中,做到剩下的三個環節的諸多細節呢?
一、投放窩料,需要結合魚種習性、魚情特徵、水情情況來綜合操作
投放窩料,簡單的做法,就是窩料一抓一扔,但是,誘聚效果卻是時好時壞,而箇中原因,説白了就是適應魚種的窩料沒變,而魚情、水情都發生了變化,而要適應這些變化,我們就要遵循這麼幾種投放規律:
1、垂釣時間的長短,來確定投放窩料的數量和狀態
如我們垂釣時間長,至少可以釣個3~4天以上,那就要量大、量足,投放窩料間隔週期也要長,就算是釣鯽魚,也要保證一次窩料打下去,至少3~4個小時內不用再次投放窩料;
這樣做,優點就是一旦發窩,那必然是進窩魚羣密度大、數量大,就算是個體,也是偏大的,但是缺點,則是發窩相對較緩,很有可能1~2天都不發窩。
如垂釣時間短,也就是半天不到一天,那就要量少、頻率高,窩料霧化還要好,甚至是腥濃的霧化料,招惹了很多小魚都可以,為什麼呢?
垂釣時間本來就短,一大早做到釣點,用素淡、不易霧化的窩料撒下去,可能到走的時候,浮漂都不動,這就不叫釣魚,這叫餵魚,而且餵魚的結果還未知;
所以我們用霧化好、味型濃郁的商品餌和顆粒餌結合,就算有小魚鬧窩,甚至整個一天可能都沒有大魚給上幾口,但是,至少出釣時間內,人不閒,至少能享受釣魚的樂趣;
2、按目標魚的體型來投放窩料數量和種類
關於這個規律,其實不難理解,我們想釣大鯉大草,投放1~2斤,甚至是十來斤酒米,能不能誘魚進窩呢,那自然沒問題,但是我們想要釣到鯉草,這可能性就非常低了;
而我們想要釣板鯽,投上三五斤玉米粒、紅薯塊,其實板鯽也會進窩覓食的,但是我們多半釣不上,這就是魚種、目標魚體型、窩料種類、數量之間,多少要講點規律的;
而總結成一句話,目標魚體型越大,越喜歡吃本味、自然、量大管飽的食物,目標魚體型越小,越喜歡吃腥香、溶散顆粒小的食物;
3、按垂釣水域的熟悉程度,來確定窩子的具體數量
喜歡野釣的釣友,大多不會固定在一個水域,而面對不同的水域,熟悉、瞭解的程度也是不同的,那麼實戰打窩時,窩料數量姑且不説;
窩子的數量,就可以按照熟少生多這個規律來操作,不熟悉、陌生的水域,打上七八個窩,這樣誘魚區域廣,雖然魚口比較散,但是總還是能通過中鈎魚,來判斷個大致情況;
而熟悉的水域,就沒有必要這麼操作了,打上一個主窩,就足以滿足打窩、誘聚的效果了。
二、選窩、做窩,對地形的細節尤為講究
在台釣不那麼普及的時候,打窩是個很講究的技術活,比如釣鯽魚,在湖南、湖北一代,就用爛簸箕栓繩子,繩子固定在岸邊,然後簸箕裏撒點小米;
隨着風浪起伏,簸箕裏的小米,要麼從漏洞中漏下去,要麼從水面上翻湧下去,用長竿短線掛個蚯蚓,守着簸箕附近,能連竿一天不停口;
又比如,在淺灘挖深坑,坑底埋上些許剩米飯,然後在坑底戳個樹枝,等上1~2天之後,只要把鈎餌放在樹枝附近,不用打窩就能不停連竿;
而有了台釣之後,這種充滿技巧性的打窩,基本上就很難看到了,更多的,都是撒窩料、拋窩料,打重窩、大窩,但是,即便如此,選窩、做窩時,對地形的細節要求,也是不低:
1、窩點的水底要平而實
台釣流行之後,只要是野釣玩的好的釣友,都會反覆強調找底,那麼找底的第一個優勢,就是能熟悉瞭解水底的情況,往簡單裏説,水底平整、厚實,窩料才能落到底,方便被魚找到;
窩料打在陡坡、斜坡上,離鈎餌附近最近的窩料都有5~6米,那有魚給口的概率,就無限接近於零了。
2、窩點附近不遠處,一定要有供魚逃竄的空間
很多黃金釣點,其實説白了都是水流的死角區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黃金釣點,就一定有好漁獲,原因就在於此,流速死角,説明水流流速非常低,這方便聚集大量的食物;
但是,如果我們將釣點設在邊角、蝸坑裏,就算有了幾竿中魚,之後也不會有魚口,因為魚不可能長期聚集在一個能進不能出的區域;
換句話説,窩子附近,一定要能跑、能逃,這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魚羣進窩點。
3、根據水情來判斷水底情況
因為水面之下,我們無法觀察,而利用鈎餌找底,也就是個大概,比如水底有暗溝、起伏、陡坡、水草、亂石、淤泥,根本不可能一下就清楚。
所以,有經驗的老鳥,會通過水草、水面渦流,甚至是流速的變化,來大致判斷水底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建議釣點優先選有水草的區域;
因為有水草的水底,會因為水草的根系鎖住泥沙,附近相對平整,有水草的阻擋,水流流速不會太快,而陡坡、斜坡,往往因為地形、水流等因素,不會長草;
關於這一點,其實沒有更好的建議,還是多釣、多實戰,這樣才能積累自己的經驗,做出更好的判斷,這樣才能選擇合適的打窩地點。
最後:
通篇洋洋灑灑幾千字,通讀下來,就會發現,真正關於打窩本身的細節並不多,幾乎大篇幅都在分析目標魚、地形、水情、打窩數量、窩料的狀態等細節;
而事實上,打窩這個事,也恰恰如此,只有這些個細節我們掌控的越多,做的越到位,那麼到了實戰時,剩下的就是將窩料打下窩點,剩下的就是等魚進窩,然後連竿、爆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