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纏繞是野釣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也是釣魚人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一旦發生,就需要更換,廢棄一截子線是小事,關鍵耽誤時間,影響作釣心情,如果頻繁發生,則更是明顯。
子線纏繞後帶來的影響
有人可能説了,那就乾脆不換,我個人覺得,子線纏繞過最好更換,不更換繼續使用,原因有以下3點:
子線的纏繞很多時候都會伴有打結,而尼龍線一旦打結,強度必然降低,尤其是那種纏繞後的單死結。打結後不更換,接下來中獲較大個體的魚,極有可能切線,得不償失。纏繞的過程必然會導致子線扭曲,不經過特殊處理,是不能自行復直的。扭曲的子線在水中,會明顯地衰減魚吃餌的信號,如果是生口魚可能影響不明顯,如果魚口不猛,可能魚吃餌,浮漂上不會有動作。纏繞後扭曲的子線,非常容易再次纏繞,因為其在水中下落過程中姿態不穩定。我覺得就像襪子,別的衣物穿破了,只要不影響美觀,我覺得補補再穿都沒問題。唯獨襪子,只要破第一次,基本就可以扔了,因為補了也撐不了幾天。
防止子線纏繞的措施
既然子線纏繞後,有這麼多不利影響,那肯定還是換掉比較好。但更換屬於問題發生後的補救措施,防患於未然,不讓其發生,才是上策。釣魚過程中,能不能做到子線絕對不纏繞?我覺得不能,只能是儘可能地避免,各方面都非常注意,可以做到極少發生,具體有哪些方面?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討論一下。
1、選購子線
影響魚線纏繞最主要的兩個特性,是魚線的柔軟度與記憶性,越軟的魚線越容易纏繞,至於這個記憶性説不清,有的認為不容易變形叫記憶性好,有的認為變形後容易回覆叫記憶性。作為釣魚人,別管這麼多,買線的時候,只要做一個小測試,用指甲掐住魚線用力捋一下。這樣一捋,多數是會有點變形的,但抗捲曲能力強的魚線,變形扭曲的程度不嚴重。
2、上餌及摘魚操作
上餌,尤其是拉餌,很多釣友很隨意,子線擰在一起就擰在一起(擰成麻花狀),只要鈎的位置是分開的即可。其實這樣是會增加子線纏繞的機率的,最好是能每次都讓子線完全分開,一般一次的下水,也不至於會擰很多卷,每一次上餌都注意一點,也不費事,當然,如果等到擰得很嚴重再來解開,就麻煩一點了。操作方法是,掛好餌團,讓子線自然下垂,用指腹(不要用指甲),從8字環往下捋子線,這樣下面就會反向旋開。
摘魚的時候纏線,主要發生在用擋針的情況下,擋針卸魚的確很快,但操作手法也很重要。不是説把子線往擋針上一靠了事,而是用手儘可能的抵到鈎柄的位置去卸魚,不正確的擋針摘魚方式,在碰到魚跳動比較劇烈時,基本上一次子線就捲曲嚴重。
3、鉛墜形態及鉛皮座細節
鉛墜在水中的下落姿態,受其形狀的影響,會明顯不一樣。比較滑溜的鉛墜在水面會平穩下降,而不規則(另外夾鉛)或有稜角的鉛墜則可能會在下落過程中翻滾,勢必會導致子線纏繞,對此不理解的,可以做一個試驗,從高空扔一個小方塊紙片,看看它的下落姿態。鉛皮座上方的太空豆不可鎖緊,鎖緊後,鉛皮座與兩側的太空豆又成了固定的不規則形,道理是一樣,最好的鉛皮座上方的太空豆留兩毫米空隙。
4、拋竿技術
拋竿技術對於子線的纏繞影響也較大,最常見的是拋竿力道控制不好,尤其是力道偏大,鈎餌在空中飛行到預定區域,力道尚殘餘較多,會帶動雙鈎回彈。力道不足,也會致使子線在空中不能展開,兩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子線在空中及入水時纏繞。
5、子線捲曲更易纏繞
就是上面説到的,子線纏繞後建議及時更換的第3個原因。
6、中上層雜魚搶食
在中上層雜魚搶食較為嚴重時,比如小白條、馬口或小翹嘴,這些小魚密度一般都很大,哄搶餌團時,基本上都是毫無規律的大幅度糊亂拉扯,必然容易導致子線纏繞。解決方法,一方面使用大號浮漂,這樣鉛墜的重量大,入水後會以最快的速度穿過雜魚所在的水層。另一方面使用短子線,減小子線的擺幅。
最後提醒
任何子線復直措施,在我看來都是不提倡的,魚線是尼龍材質,魚線扭曲變形的實質是其內部分子排列的改變,無論用何種方法復直,線的強度必然降低。常用的錫紙摩擦就是摩擦出高温,讓線復直後冷卻。強力拉直,更是不可取,想要把卷曲的魚線拉直,其拉力基本接近線的拉力值極限。
也有部分釣友會用到子線分叉器,這種橡膠製品是將子線在8字環處撐開一定的角度,從而達到防纏的目的。用了子線分叉器,子線在水中就不是呈筆直的狀態,在釣大魚及生口魚時,可能影響不大,釣小魚應該是有影響的,而且個人覺得,從了一個配件且呈分叉狀態的子線,在拋竿的過程中,也是不利的。
平常作釣過程中,只要在以上所述6方面都做得比較好,子線纏繞就會很少發生。子線本身就是消耗品,真的已經卷曲變形,最好是換新。
江釣人狂龍原創作品,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個人主頁下有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