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墨子有緣的弟子
墨子是春秋末戰國初偉大並且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同時他也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因為想擴張自己的政治思想,於是他遊歷多國,廣收門徒,他的弟子也有成百上千個,因此墨家學派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學派。
墨子像
其中,與墨子最有緣的弟子也有很多個,例如:魏國禽滑釐從墨子學墨學,盡得墨子學説的精髓,也因為禽滑釐精通攻守戰術,在墨子阻止楚國攻打宋國的事件中也擔任了重要的角色,他率領了三百墨家子弟守衞宋城,還有曾任職於衞國的高石子、曾仕越過的公尚過以墨子學説遊説越王,還有墨子非常器重的弟子耕柱子。
還有個故事就叫做墨怒耕柱子,墨子用馬和牛作對比的方式,來告訴耕柱子,正因為馬有能力上太行山所以才要策馬,以此來鼓勵自己的學生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然後真正承擔的起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也正因為這個故事才有了快馬加鞭的成語,這也是在告誡我們的後人!
有學者認為《墨子》之書的大部分篇章都是墨子的弟子們所記,《墨子》中的其中一類可以説是墨家兵法,墨子為人提倡以守為主,因此也有一句話叫做墨守成規。而這墨家兵法便是由墨學弟子精研而成。雖然在《墨子》中,墨子與其弟子的對話都是極端且無人格化的,他沒有留下什麼個人的身世,甚至連自己的姓氏國籍也沒有做過詳細的交代。
墨子是哪國人
墨子到底是宋國人還是魯國人?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然而這卻是一個謎一樣的問題;但大多數的學界都認為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末戰國初魯國人,也就是現今的山東省滕州市,不過這也只是其中的一個説法,到底墨子是哪國的人,文學中都是各有各的説法。
墨子雕塑
從古籍文獻中來看墨子的生活習俗以及他的穿着鞋履來看,都是邾婁族所制,而邾婁也正是現今的山東滕州內。
也曾有人接二連三的説墨子是外國人,認為“墨翟”是“蠻狄”的轉音,言下之意為“不知名的外國人”,但是在學界中多以墨子是中國人,藉着古籍文學也實在是弄不清他到底是哪國人,先後就有了楚人説、魯人説還有宋人説,不過,不管墨子曾是那個國家的人,他給我們後人帶來的歷史意義都是重大的。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雖然墨子出生卑賤,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生的思想家,他年輕時期或許當過工匠做過一些手工藝,具有非常豐富的工藝技能,墨子的科技成就也正是從工匠工藝的實踐中總結而成;他也長期奔走各個國家,宣章他的政治主張;為了宣傳自己的政策,墨子廣收門徒,光是輕信弟子就已經達到數百人之多,因此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也就這樣創立於世。墨子的行跡也很廣闊,南到楚國越過、東到齊國魯國、被盜鄭國衞國,可謂是到處都在奔波,因此,到底墨子是哪個國家的人至今也還是一個謎底。
墨子的著作
《墨子》這部文學鉅作,大多人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和他們的再傳弟子對墨子一些言行的記錄,主要闡述墨家思想的作品。
墨子像
《墨子》一書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要記載了墨子的言行,闡述了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後世稱作墨辯,主要敍述了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
墨子及墨家學派的著作彙編,在西漢時期被劉向整理成了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後逐漸流失,現在所傳的《道藏》這本書總共五十三篇,原來都寫墨翟著,但其中也有墨子的弟子以及後期墨家的著述資料,這是現在研究墨家學派的主要借鑑史籍。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 “節用”、“節葬”等等十大命題,是《墨子》一書的主體部分。
《墨子》內容十分廣博,其中包括了政治、軍事、哲學甚至科技等方面,是後世研究墨子及其後學的重要史料。
《墨子》一書內容可以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共七篇。 這一類混有名家和雜家的言論。後面四篇是墨家對墨學的概要論述,算是墨學的提綱挈領。
第二類:共二十五篇。代表了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
第三類:共六篇。這一類被墨者稱為墨辯,也被稱為墨經。這六篇是《墨子》的精華部分。
第四類:有五篇是墨子的弟子記載的關於墨子的言論行事。也算是對墨子生平的記錄,體裁比較接近《論語》。
第五類:共十一篇。這一類説的是墨家兵法。墨子一向提倡非攻,認為以防禦為主較好。墨家兵法是墨學的弟子精研而成。
莊子對墨子的評價
墨子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很多都是主張仁愛的。不以奢侈來影響後世,不靡費萬物,不炫耀禮法,用故居自我勉勵,以應付社會為難。對於墨子的思想用意,莊子認為是可取的,但對於墨子主張“兼愛非攻”,一定要和睦相處並且好學,而且活着的時候不能及時行樂,死了還不能服喪這些想法表示非常的不認同。
莊子像
莊子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不能正常表達,就是背離了人性,是不可取的。其次莊子覺得墨子説人們生前應該辛苦勞作,死後也不能風光大葬,不僅實行起來極其困難,而且這也違背了天下百姓的生活之道,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即使墨子本人能夠做到,但對於其他人卻是無可奈何的,脱離了天下人,就和墨子一直倡導的王道不符合。再次,後面的人對於墨子過度的自苦做法也是不贊同的。
但對於墨子本人的才能和愛天下之心,莊子還是給予了相當的肯定,在《天下》篇中,莊子如是評價到:墨子是真的心懷天下,即使他自己本身已經非常窮苦,但他依舊不放棄自己的思想,這才是真正的有識之士。
莊子認為,墨子心懷天下和自苦精神如果只是他約束自己的行為那麼還是高尚的,但是墨子將他用在所有人身上,那麼就是不可取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不能強加給他們不屬於自己的思想。
墨子的故事
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喜好講論理學,他一向主張勤儉節約,吃苦耐勞,最不喜歡鋪張浪費,嬌縱奢侈,墨子曾和儒家辯論過一個這樣的話題,儒家的代表認為,君子就應該像鍾一樣,即意味着,鍾你敲打它,它才會響,對於君子而言,你不問他也絕不會回答,你問他,他才會回答,墨子回到,就你這口鐘,我沒敲你,你怎麼響了呢?儒家代表最後沒能辯論過,這也為後人津津樂道。
墨子雕塑
再講一個墨子選擇徒弟的故事,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思想家,他收過一個叫做耕柱的弟子,耕柱被很多人認為是墨子最優秀的弟子,當然,耕柱本人各方面的確優秀於他人,這也讓耕柱自己也特別有自信。
可是墨子似乎卻不這樣認為,他常常批評耕柱,漸漸的耕柱心裏覺得非常傷心,他有一天終於沒忍住,去找墨子問個清楚:"老師,在所有門徒中,雖然我不一定是最優秀的,可是我也應該不是最差的,可是為何老師總是在批評我呢?"
墨子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重新拋了一個新的問題給他:“如果我上戰場去搏鬥,那請問我是用鋒刃還是用木棍呢?
耕柱很輕鬆的回答道:“當然是鋒刃了”墨子接着問“為什呢”耕柱回到:“戰場殺敵,目的是殺掉敵人,在適當的地方運用適當的兵器,這是常理”墨子笑着回到:“對我來説,你就如那戰場上的鋒刃一樣,可以承擔的起責任,值得去運用,所以我才會不斷的對你進行行為的嚴苛要求,以及行為的框正”。耕柱聽了以後,終於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最終成為了一個品德優秀的人。
墨子悲絲
琴曲《墨子悲絲》,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絲》等。相傳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墨翟所作。其曲曲意深刻,音律悲涼,音調悠揚,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激昂。墨翟在曲中抒發了潔己自愛的感慨。也可以看出他心懷悲惘憐憫之心,總是積極的針對現實問題。
墨子悲絲文
墨子,本名墨翟,生猝年不詳,相傳是魯國人,長期在宋國居住,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自立門户,創立墨家學説,在那個年代,與儒家共同被成為“顯學”,現有《墨子》一書流傳下來。
《墨子悲絲》初見於《墨子·所染》,相傳有一次墨子看到染絲,純潔的白絲隨着染料的顏色而改變,從而想到了人生。他認為,不論是“功名蔽天地”的“仁義顯人”,還是“為天下繆”的“不義辱人”,都不能避免不被外界所改變。並且還認為不僅僅是普通人會這樣,就是一國之主仍然避免不了這樣的事情發生,感嘆國家隨人事興衰,社會隨風俗沉浮。另外墨子還發出“故染不可不慎”的感嘆。他認為交友不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這一曲譜最早見於明末(1609年)楊掄所撰《伯牙心法》。此曲是廣陵琴派大麴之一。樂曲主要反映了墨子感傷於世人多是隨波逐流 ,隨慾望浮沉而不能自拔,猶如白絲染色,失去了本來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