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傳奇事蹟簡介 詹天佑主要內容是什麼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經典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傳奇事蹟簡介,詹天佑主要內容是什麼。2005年秋,京張鐵路開工百年紀念日到來之際,“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銅像的揭幕儀式,亦在張家口南站的隆重舉行,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這座近三米高的銅像醒目地矗立在車站前,象徵着詹天佑這位近代最功勳卓著的愛國鐵路工程師,其精神和功業像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中國人民心中。

詹天佑畫像

作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是第一位深入研究中國地形地貌,並結合當時的國情設計並修建鐵路的工程學者。厚積薄發的專業知識,來自於他早年留學海外,並在美國知名高等學府進行系統學習的經歷。

1872年,洋務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年僅12歲的詹天佑隨即在香港參加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前往美國留學,成為祖國派遣的第一批三十人的官派留學人員中最年輕的學子。日後,那一批留學生中僅有的兩名學士學位獲得者中,詹天佑便佔有一席之地。

五年後,詹天佑順利從紐海文中學業畢業,並在同年五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精心研讀鐵路工程專業。四年的校園生活中,他始終堅持刻苦學習,各科成績均名列前茅,1881年終於獲得了耶魯大學的畢業證書,並親手撰寫題為《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的精彩畢業論文,獲學士學位,衣錦還鄉。

歸國後,為了實現自己以專業技術報效祖國的宏願,詹天佑不辭勞苦,周旋於權貴與列強之間,窮盡半生的光陰,終於完成了此生最卓越的成果--設計並建築京張鐵路,完美奠定了中國鐵路基建事業的基石!

詹天佑時代背景

被譽為“中國近代工程之父”的詹天佑,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一個破落茶商家庭。雖然家道中落,然而天性聰明好學的詹天佑依然勤勉上進,對機械領域有着濃厚的興趣,時常沉迷其中,樂此不疲。父母見兒子小小年紀便已顯現出過人的天賦,內心十分欣喜,他們知道,只要用心栽培,這孩子長大後,必有一番不俗的作為。

京張鐵路圖片

然而19世紀末的中國,清政府的統治勢力在西方列強的不斷進逼,以及國內各方星火燎原的革命運動的衝擊下,已然岌岌可危。身逢亂世,科研工作者註定要走一條比常人更為堅辛的道路。

1873年,晚清洋務運動興起,12歲的詹天佑懷着報效祖國的夢想遠赴大洋彼岸的美國留學,並在187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四年的光陰在這裏度過,詹天佑不僅圓滿完成了學業,更掌握了過硬的鐵路工程學專業技術。

1881年,意氣風發的詹天佑學成歸來,立刻投入到祖國的鐵路建設事業中。可是由於清政府腐朽的政治制度,以及列強兇悍、內憂外患的大環境,中國的鐵路建設項目遲遲難以推進,不僅技術力量遠遠落後於英美等西方國家,就連中國工程師的地位也在國際上普遍不被看好。

在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詹天佑毅然着手組織起京張鐵路的建設,並於1904年至1909年這四年間,克服了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終於迎來了京張鐵路的全面通車!這不僅是中國鐵路工程史上的偉大奇蹟,也是近代中國人民的驕傲!

詹天佑的女兒

1887年3月27日,時年26歲的青年才俊詹天佑與19歲的譚菊珍在雙方親友的見證下締結連理。

詹天佑與家人合影

婚後,夫妻恩愛,先後孕育了八個孩子。五個兒子先後成年,事業有成,而詹順蓉、詹蕙顏、詹蕙筠等三個女兒則完全繼承了母親的美好品性,亦令夫妻二人頗感欣慰。

三女之中,順蓉、蕙顏,先後嫁做人婦,蕙筠長大後也遠赴美國開始她的新生活。人生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詹天佑依然忙碌在祖國鐵路修建的事業上,日復一日,直至風霜漸漸染白了兩鬢。

彼時,長女詹順蓉及女婿王金職一直陪伴在他身旁,成了他事業上的優秀夥伴和無可取代的精神支柱。

詹順蓉夫婦早年曾隨詹天佑參加粵漢路修築工程。身為香港大學工學博士的王金職曾任京漢鐵路總工程師,憑着豐富的鐵路修建知識及過硬的勘測技術為詹天佑提供了不少幫助。在工程進展最艱難的歲月裏,一家人的心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一次又一次走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境。

在這期間,和詹天佑一起參與鐵路修築的好友,有的墜入深澗,不幸犧牲;也有的難耐困苦的處境,選擇了放棄。而詹天佑始終堅持着,他相信,這條由中國人自主設計的鐵路一定能夠在神州大地上蜿蜒縱橫,承載起萬噸列車。

然而不久之後,帝國主義者為了阻止詹天佑繼續修建鐵路,竟秘密綁架了詹順蓉夫婦,致使詹順蓉慘死。

痛失愛女,令詹天佑心如刀絞。然而這位偉大的工程師並沒有就此放棄他鐘愛一生的事業,他以實際行動告訴世人:西洋人做不到的,中國人一樣可以做到!


詹天佑後人

2011年4月26日,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來到武漢詹天佑故居陳列館,捐獻出一幅詹天佑先生生前的珍貴留影,並親口講述了中國鐵路事業的奠基者詹天佑先生的故事,在場工作人員無不為之動容。

詹天佑嫡孫詹同濟照片

老人名叫詹同濟,正是詹天佑先生的嫡孫。巧的是詹老與他的祖父一樣,也醉心於鐵道工程,身為新中國土木工程高級工程師的他,曾先後在鐵路工程局、鐵道部機關擔任技術和秘書工作。

童年時,詹老曾從父親處聽到過不少關於祖父留學國外,回國後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往事,在他的記憶中,祖父的事蹟如如同中國日新月異發展的鐵路事業一樣,充滿傳奇色彩。

1934年,4歲的詹同濟隨父親首次坐火車前往青龍橋火車站,參加紀念祖父詹天佑逝世25週年舉辦的活動。這難忘的歷史瞬間被攝影師攝入鏡頭,定格成永久的記憶。

自20世紀70年代始,詹老在鐵道部出版社任編輯組長,長期從事辭書編輯工作,譯編了大量詹天佑的日記和書信手稿。80年代,鐵道部籌建詹天佑紀念館,詹同濟任籌建辦公室史料組長。紀念館建成後,他又出任紀念館首任館長及名譽館長,直至退休,一直致力於史料譯編。

作為詹天佑的後人,詹同濟窮後半生精力,進行詹天佑史料譯編和研究,先後著有《詹天佑日記書信文章選》、《詹天佑生平志——詹天佑與中國鐵路及工程建設》、《詹天佑照片手跡故事》、《詹公天佑與京張鐵路文獻檔案》等多部著作,為後人瞭解詹天佑生前事蹟留下了無比珍貴的資料文獻。

詹天佑的精神

他是一位櫛風沐雨,在華夏的大地上鋪設鐵路動脈的民族英烈,更是一位嘔心瀝血構築生命長城的科技先驅!周恩來總理曾高度評價他為“近代中國史上國人的無上光榮”,縱使光陰的車輪已然駛過漫長的一個世紀,他的名字依然在歷史的浩翰星河中閃爍着永恆的光芒。他就是詹天佑,經在中華民族最黑暗的歷史時期挺身而出,令自命不凡的西洋人低下傲慢的頭顱的偉大的中國工程師!

詹天佑油畫

1904年9月,當清政府頂着列強壓力,宣佈京張鐵路正式動工修建時,引來的卻是英國人鄙夷的嘲諷。西方世界充滿傲慢與偏見的聲音稱,能自主設計並修建京張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誕生。面對這些惡意詆譭的輿論,詹天佑針鋒相對地反駁,能修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不僅已經誕生,而且就生於當代。

四年來,詹天佑帶領着工程隊翻山越嶺,測量開鑿,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以精湛的技術和高超的才幹完成了這項舉世矚目的鐵路修建工程!

1909年,一聲嘹亮的汽笛長鳴標誌着京張鐵路正式通車。飽受列強蹂躪的中華大地上響起一片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那一刻,世界為之矚目。

詹天佑臉上終於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過去的四年,無數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飽嘗列強迫害、權貴欺壓、親人離世的痛苦,在這一天到來之際,都是值得的……

詹天佑忠於信念,無私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對當時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是一個莫大的鼓舞。歷史終將證明,堅定不移地走科技強國的道路,中華民族必將迎來民族復興的偉大時刻!

詹天佑故居

被譽為“中國近代工程之父”的詹天佑,於1861年誕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的一個普通的茶商家庭,時至今日,廣州府南海縣西關十二甫西街的一所舊居,依然保留着詹天佑童年生活過的痕跡。

詹天佑故居圖片

據詹天佑的嫡孫詹同濟老人介紹,祖父的故居共有兩處,除了廣州的舊居,另一處位於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51號,為1912年建造,是詹天佑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期間親手設計修建的,亦是他生前與妻兒共同生活了多年的宅邸。目前,兩處故居皆已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詹天佑廣州宅居的建築風格依稀顯現出清末民初的民居式樣,青磚綠窗,典雅的斗室盡顯主人恬淡樸素的心性。室內陳設着幾樣簡單的老傢俱,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牆上懸掛的一幅對聯,上書“幽芳淡冶仙為侶,傲骨嶙峋世所稀”,那是詹天佑一生的真實寫照。

詹同濟回憶説,相比起廣州的故居,祖父在武漢的住所在建造上則更為講究。

武漢詹天佑故居是一棟設計風格較為西式的磚木結構樓房。三面環廊的佈局與走廊兩側的居室皆現象出工程大師獨特的審美眼光。住宅頂部鋪設紅瓦,閣樓、老虎窗應有盡有。樓前花園遍植花果,別有一番庭院雅趣。如今這裏的一切依舊保存完好,已作為詹天佑故居陳列館,珍藏着不少詹天佑生前鍾愛的器物及著作。

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詹天佑故居的保護及修繕工作,得到了當地羣眾及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