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明朝:我一個普通漁夫眼裏的大明王朝

引言

明朝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它廢除了沿襲近千年的丞相制,空前強化了君主專制。明朝也存在着許多世,比如洪武之治、永樂盛、仁宣之治、弘治中興、嘉慶中興、隆慶新政等等。明朝在整個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算是比較多的王朝。同時明朝的君王也以有氣節而聞名,沒有采用和親和歲幣的方式去進行外交,可以説明朝在這方面是值得讚揚的。

明朝雖有許多閃光點,但其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拋去宦官專政,君主昏庸,政治腐敗這樣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今天來看一下明朝的海關及與沿海地區的問題。明朝作為海禁政策的發揚光大者,到底是利是弊,對後世影響又是如何?明朝沿海地區的發展又是如何?讓我們往下看。

夢迴明朝:我一個普通漁夫眼裏的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

隆慶開關

我是個在福建漳州府月港附近的打漁的普通漁夫,和周圍的朋友一樣,我們都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月港氣候宜人,經濟繁榮,我的魚可以買到很好的價錢。月港整日裏車水馬龍,天南海北,洋人我也見了不少,也有些喬裝的倭人混入其中。皇帝不許我們和倭人進行往來,但不少倭人還是為了我們的絲綢,瓷器,度過大海,喬裝打扮。

海關的官兵不認得那些倭人,我是認得的,他們老愛給人鞠躬,最好認了。我並不關心那些露出馬腳的倭人,只要我的魚有人買,是不是倭人又怎樣呢?現在是隆慶年間,我們已經可以光明正大的打漁,那些整日裏抱着算盤的商人們也能光明正大的和外國人做買賣了。大家都很高興,只要能讓我安安心心打漁養活家裏人,就是好皇帝。

這個好皇帝把我們月港當作治所設立了海澄縣,他還設立了督餉館,這個名字拗口的館是負責管理我們私人海外貿易的,我的出海的商人朋友常去那裏,當然它還負責收税。據我的商人朋友們説,這個督餉館不僅要求他們出海貿易的船隻不能帶任何違禁物品,他們的船老大還要向督餉館領取船引、交納引税。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任何船隻,無論是私人和是官方,都不能去開去日本。

夢迴明朝:我一個普通漁夫眼裏的大明王朝

隆慶開關

要是有那個不長眼的去了,那可以是會被扣上“通倭”的帽子。我不羨慕那些出海經商賺得盆滿缽滿的商人們,他們賺的再多也是看皇帝的臉色,皇帝要開關,他們可以賺錢,皇帝要閉關,他們也只能灰溜溜地回來,或者暗地裏和外國人貿易。隆慶開關對於他們來説,是件好事情,我也打心裏為他們高興有這樣的好政策。

海禁政策

我很感激能光明正大的出海打漁,我的商人朋友們也很高興能光明正大做生意。我們彌補了先人的遺憾,當時明朝剛建立時,明太祖下了“寸板不許下海”這樣的命令,就是這短短的六個字差點斷了我太爺爺他們的生路。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是為了遏制中國人對外交往,加強中央集權,所以才實行了海禁政策。在洪武三年的時候,姓朱的老皇帝又下令“罷太倉黃渡市舶司”。

就在大家以為他不會再進一步對海關進行管理的時候,洪武七年勤奮的皇帝又下令撤銷了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這可讓那些以對外貿易為生的人們欲哭無淚。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這三司可是從李家天下——唐朝的時候就存在的,結果他老朱皇帝一股腦全撤銷了。據老一輩人所説,當時大家的處境真的很難。

夢迴明朝:我一個普通漁夫眼裏的大明王朝

市舶司

商人們膽小的往內地跑,膽大的也只能悄悄出海。唉,大明繁榮的對外貿易也就這樣慢慢衰落下去了。到了洪武十四年,多事的皇帝又説“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我們打漁哪管是不是本國地界,我們賣魚換東西也哪管是不是本國人,只要能賣出去東西,填飽肚子,過好日子,我們就很知足。偏偏那老朱皇帝不懂,讓我那太爺爺那輩吃苦吃了一輩子。

海禁政策讓和明朝有良好外交關係的東南亞各國也沒有辦法到中國進行貿易以及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了。現在的我倒是見了不少各種各樣的外國人,見識不不少奇奇怪怪的玩意,太爺爺他們估計也只能默默耕地,想想也是無趣。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又一次發佈了“禁外藩交通令”。過了幾年,在洪武二十七年的時候,明太祖為了讓海外貿易被徹底斷絕,明令禁止民間使用及買賣舶來的番香、番貨等。

早在洪武十九年,堅持執行海禁政策的朝廷就廢了昌國縣,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把舟山島城區和鎮外鼓吹兩裏以外的著名還有其餘46個小島的住民徙到了內陸。自負的朱元璋以為自己拼盡全力進行海禁政策,一定會全面加強海防。但是他錯了,大錯特錯。他沒有把重心放在海上的叛軍,反而用全力壓榨我太爺爺他們那一輩的海邊居民。

夢迴明朝:我一個普通漁夫眼裏的大明王朝

海禁

朱元璋將居住在沿海地區的民眾的矛盾激化。沿海地區的居民本來就是自小生長在這裏,吃飯也是依靠大海,他爺爺他們打漁更是離不了大海。一些商人們也是依靠海去貿易。明太祖朱元璋這樣“嚴交通外藩之禁”的政策,真正是斷了海邊居民們的活路。現在想想,我也為太爺爺他們那一輩嘆息。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情,舉國皆知。雖然我不是親身經歷者,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在前人的嘴裏。口口相傳,我想不知道也很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大家的説法各不相同。有人説他是為了去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從建文元年開始,一直到建文四年,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叔叔搶了侄子的天下。在最後朱棣拿下了應天,而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一把大火燒了皇宮,從此下落不明。

後來有個有名的文人顧起元説自己聽別人説,建文帝在海外流亡。所以一傳十,十傳百,就有人説明成祖朱棣派鄭和去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如果是真的,我倒希望建文帝不要被找到。血脈相殘,不忍直視。還有些人同我説,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原因是史料有是這樣記載的,下西洋的目的是“通好他國,懷柔遠人”,也就相當於宣揚國威。

夢迴明朝:我一個普通漁夫眼裏的大明王朝

鄭和下西洋

也有一些人説鄭和下西洋分明就是因為明成祖此人愛張揚,他認為明朝是天朝上國,鄭和下西洋還能讓那些周邊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我並不糾結鄭和下西洋的原因。鄭和下西洋確實給沿海地區帶來了一些積極影響,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影響了從明朝開國以來,極為嚴苛的禁海政策,它促進了海外貿易發展。鄭和下西洋的形式,不僅有朝貢貿易,官方貿易。民間貿易也佔了很大的比重。

鄭和下西洋進行朝貢貿易,主要是以奢侈品為主,所以朝貢貿易對於我們這種人來説也並沒有什麼影響。再説鄭和下西洋進行的官方貿易,顧名思義,是以官方為主導。官方貿易本着相互尊重、等價交換這樣基本的商業原則,進行貿易。據商人朋友們説,當時官方貿易採取的“擊掌定價法”廣受讚譽。

再來説説對我們的商人朋友影響最大的民間貿易。據説當時在鄭和船隊的官兵,都可以帶商品進行貿易。可見民間貿易管理相對之前真的變寬泛了。想想前人經歷的各種政策上的刁難與謀生的不易,現在在月港能安心打漁的我真的很知足。

夢迴明朝:我一個普通漁夫眼裏的大明王朝

船隊

結語

明朝作為一個將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做到空前強化的國家。在海防問題上,也是以防護為主,經濟發展並不是重要前提。海禁政策沉重的打擊了私人貿易,使原本繁榮的中外貿易沒有了正常的發展渠道。明廷為了加強對海外貿易控制,為實現朝廷對海外貿易的控制,形成了以官方為主導的朝貢貿易體制。朝貢貿易體制講求的是,讓市舶司進行所有的收購使,從而壟斷海外貿易。

隆慶開關,在明朝民間貿易被禁多年後,又為民間貿易提供了便利。促進了明朝民間貿易的發展以及對外貿易的發展。當然也因為隆慶開關,隆慶年間成為明朝海盜發展的黃金時期。鄭和下西洋,即宣揚了國威,又促進了朝貢貿易、官方貿易、民間貿易的發展。雖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有鋪張浪費、揮霍國庫的弊端。但鄭和下西洋對於加強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81年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1992年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華書局,2009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7 字。

轉載請註明: 夢迴明朝:我一個普通漁夫眼裏的大明王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