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了一個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結果,童年事件預測成年依戀關係,標準化的迴歸係數是 0.14**。樣本量不少,顯着性 OK。然而,有經驗的同行不會忘了看多少百分比的波動被解釋:< 2%。不妨把隨機生成的下圖橫軸作為小時候缺愛的程度,縱軸作為成年的親密關係困難。有(即使是模擬的)圖有真相:小時候缺不缺愛,成年後的解決方法都一樣。
整個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科普充斥着這類只談毒性不談劑量的耍流氓。極少數的兩例例外是:明尼蘇達雙子城同卵孿生子研究 (Bouchard, Lykken, & et al, 1990, pdf )、斯坦福棉花糖研究 (Mischel, Shoda, & Rodriguez, 1989,New Yorker Report)。在前者的研究背景下,童年與成年變量之間的預測關係首先應當考慮共同的先天原因——多數心理學變量被先天解釋的波動性比例都遠遠超過公眾的直覺,比如幸福感就超過了 50%。此外,還要考慮記憶的可塑性(Loftus, TED)。沒有這兩方面起碼的控制,就談不上後天的因果關係。
這樣一來,後天的努力是否就無能為力?後者(Mischel 團隊的)童年延遲滿足預測成年變量的研究告訴我們,童年變量並非以宿命的方式預測成年變量,其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元認知能力特質變量 (trait) 中介。僅以元認知特質為例,元認知能力影響最後的行為表現,還需要經過工具、環境的調節。元認知能力低的個體在紙筆案頭環境工作,比元認知能力高的個體在手機小觸屏環境工作,仍然表現出更高的自我控制水平。習慣不容易養成,但習慣的養成可以持久地改變長期積累的行為表現。
結論:不要管小時候怎樣,也不要等成年,儘早改進自己的長期習慣。想知道怎麼改進習慣的乾貨?建議紙筆環境伏案學習普利策獎得主 Duhigg 的科普名着 《習慣的力量》。
參考:
BBC 精彩的雙胞胎研究紀錄片 網易公開課:雙胞胎的秘密(1)、(2)
中國亞馬遜頁面:Duhigg 的科普名着 《習慣的力量》
我的幸福心理學系列第三個 Live《幸福心理學 · 遺傳進化》前半內容講同卵孿生子研究的意外結論,另一半內容講積極情緒與創造性思維的關係
回應評論區延伸議題:童年創傷
在 Seligman 的PEM 三層幸福感框架下,車禍截肢、樂透大獎的實證研究都確證,愉悦感層面的 P 幸福在創傷事件八星期之後明顯回落(Seligman, 2002, 中譯《真實的幸福》 Kindle Location 738/3333)。但如果創傷事件在人生意義的 M 幸福感層面有影響,就不容易恢復到基準水平。在我國,最典型的實例體現在失獨父母與非失獨的喪子父母在幸福感恢復上的強烈反差。
童年創傷對成年親密關係的影響比很多知友的預期要小得多,在相對漫長的成長曆程中,童年創傷的發生環境通常要發生明顯的改變,最常見的情形是更多的時間不再接觸創傷來源的關係,更多的時間與學校新環境(而非家庭舊環境)的親密夥伴相處。
創傷受害者最重要的是建設、保護自己的人生意義幸福感。比如西方宗教傳統家庭的失獨父母,可以把人生意義幸福感與喪子創傷相對隔離,通常就可以在不太長的時間恢復到喪子事件之前的幸福感基準。童年創傷的成年影響也有類似的規律。
富於文藝同理心的知友,對於童年創傷未能與人生意義幸福感隔離的負面個案,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個案敍事的情節,對個案所佔的統計比例完全沒有概念。對於童年創傷已經與人生意義幸福感成功隔離的正面個案,文藝知友也會發自內心地祝福,但是這個祝福不會持續佔據她們的注意力,即使這些個案佔據了更大的統計比例。這個現象和倖存者謬誤是同一原理。
值得強調的是,富於文藝同理心的知友,以及基於這個市場的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在受害者的創傷與人生意義幸福感的隔離努力上反而一直在幫倒忙。文藝同理心和心理動力學將求助者的注意力導向早年創傷事件的回憶與重塑,同時忽略了當前親密關係的具體干預與建設。這種臨牀心理實踐不僅不科學,更有悖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