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女孩子表現得大方、硬氣、有擔當,男孩子卻表現得小氣、膽小、依賴。
是什麼影響着男孩子變得“娘”氣?
一項相關的社會調查顯示:導致男孩子性格自卑、小氣、膽小、極具依賴性的原因,有67%是源於家庭的錯誤教育,這其中,溺愛型的家庭佔其中的50%,33%來自專制型家庭。
現在孩子因為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一部分原因是家庭經濟條件提高,家長們想要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將最好的都給孩子。
在這種溺愛型家庭長大的孩子存在着一些性格的不足,其中86%的男孩會過分依賴,67%的男孩存在性格內向,33%孩子具有自卑心理。
專制型家庭也存在着同樣的情況,其中性格偏內向的孩子佔90%,過分依賴情況佔70%。
父母的教育中的這些行為,是孩子變娘,沒有男子氣概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孩子的成長中父親角色的缺失
“喪偶式”育兒在當今社會是非常普遍的,而這種育兒中,父親角色的缺失佔大部分。
因此應該由父親交給孩子的一些內容,就成為了媽媽任務。
但媽媽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出了問題,家裏人總是先責怪媽媽,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媽媽會過分保護孩子。
很多事情都不允許孩子做,而並應該有爸爸作為榜樣影響孩子的責任、膽識、探索能力等,都會缺失。
媽媽畢竟是女性,在思維邏輯和做事風格上與男性還是有差異的,孩子3歲以前是沒有性別意識的,因此從小由媽媽帶大的男孩子,在媽媽日積月累的言行習慣影響下習得的媽媽的言行。
這是導致男孩子膽小嬌氣,變得娘氣的原因。
●過分寵溺孩子,有求必應
孩子在家裏就是個寶,被家人精心呵護,想要什麼都可以被滿足,有意思不開心,家人都會卑微的安撫。
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就一口一口的喂,起牀洗漱穿衣也跟皇上似的,閉眼等着別人給穿。
在家人無微不至小心照顧的關懷下,生活上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孩子自己動手去做。
使孩子喪失了自理能力,根本無法離開家人的照顧,更不具備獨立能力。
養成了想要什麼撒嬌、撒潑就可以得到的習慣,進入社會這種自私、嬌氣的性格就會被無限放大,尤其是男孩子就顯得沒有責任和娘氣。
二、社會中普遍存在問題●校園中的男女比例失衡
孩子上學後逐漸離開父母進入校園,在校園中接觸到的人是老師和同學,而在男女比例上,不僅女同學要多於男同學,老師也是女性偏多。
孩子的生活的大背景好像接觸的更多的就是女性,一些男生也更喜歡於女孩子玩鬧。
而原本好動的男孩子最期待的體育課、活動課總是遭遇被其他主科老師占課,抑制孩子的荷爾蒙激素的分泌。
久而久之,在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受女性的薰陶,男孩子的性格行為舉止也會出現女性化的情況,且自己很難注意到。
●孩子被迫乖巧,順應社會
孩子在家要遵守家裏的家規,學生在學校要遵守學校的校規,進入社會又要遵守社會規則。
在各方約束管理下,使一部分男孩子被各種規則壓抑性格,不願被懲罰因此變得乖巧。
在一些團體中,如果不乖巧合羣就會挨欺負,使孩子更加自卑膽小,面對欺負選擇忍受,美玉男子氣概。
賢爸小結:不論男孩女孩他們成長的最好氛圍就是來自父母雙方的陪伴和教育,不要過分溺愛,也不要過分約束孩子。
多帶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監督孩子學習時也要關注孩子社會能力的培養。
讓孩子完全聽家長的話並不是一件多值得驕傲的事情,這只是家長自私的將孩子當做自己的所有物,沒有將孩子也當做獨立個體的觀念。
我們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在有限的時間裏引導孩子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是家長們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