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裏
項羽兵敗垓下之後,逃到了烏江,當時河裏是有船伕願意帶他渡江的,但是項羽覺得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隨後便自刎了。而如今確實是有一個烏江,但根據歷史記載,卻不是項羽自刎的烏江,那麼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裏呢?
《鴻門宴》項羽劇照
關於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裏這個問題根據史料的記載推測來看,項羽自殺的烏江其實是長江西岸的烏江鎮。烏江在安徽和蘇州交界的地方,和南京相鄰,有着“金陵門户”之稱,自隋唐以來,習慣上把此段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稱為“江東”,同時在很多紀念項羽的詩詞中也有提到這這一稱呼。著名的南宋詞人李清照就有詩作,“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自己也説自己是無顏見江東父老,這裏的“江東”也就是三國時期,孫吳的政權所在地江東。
在中國的地域版圖中,長江在安徽蕪湖到江蘇南京的這一段成南北走向的地段,就是所謂的江東,也就是項羽自殺的烏江。當然也是因為歷史上有名的大英雄,西楚霸王在此自刎,所以從古至今,烏江都是有名的旅遊勝地,歷史上的名人墨客都曾在此弔唁項羽,寫下了很多流傳至今的名篇。直到現在,因為項羽的原因,烏江依舊吸引着很多的人前去參觀憑弔。
所以説關於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裏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江東烏江鎮這一段,並不是人們所認為的現在的烏江。
項羽劉邦誰是英雄
項羽劉邦誰是英雄,這是中國幾千年來不變的最大的爭端之一。很多人喜歡項羽的重信重義,反感劉邦的小人嘴臉;但很多人卻認為劉邦忍辱負重,項羽剛愎自用。這樣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直都是歷史上爭執的主要觀點。
項羽劇照
項羽是西楚霸王,一生驍勇善戰,他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在鴻門宴殺了劉邦,最後反被劉邦逼得自刎。而劉邦曾被項羽封為漢王,出身市井,身份低微,但其知人善用,能屈能伸,所以最後成為起義軍中最大的贏家,建立了漢王朝。那麼項羽劉邦誰是英雄呢?
認為項羽是英雄的人,喜歡他的氣節。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宋朝的女詩人李清照。她的“夏日絕句”成為多少支持項羽的人引經據典的語句。項羽身上不止是自身的英雄氣概吸引人,他與虞姬的故事為他吸引了許多女性的支持者。
支持劉邦的人,喜歡他能屈能伸,忍辱負重的胸襟。他能僅在幾人保護下前去項羽的地盤赴鴻門宴的勇氣用感染了多少人。他從小市民走到了漢高祖這一路的歷程又為他吸引了多少和他一樣有着出人頭地夢想的青年。
項羽劉邦誰是英雄這個話題被中國歷史上多少人爭執過,雖然歷史功過會被時間證明,但是幾千年下來,他們兩人的人物形象至今還是沒有一個定論。因為兩派的意見完全相反,不能和解。而支持兩派的人都很多,所以也不存在哪方勝哪方敗的可能。
項羽的性格
很多後代史學家評論項羽的性格時通常用有勇無謀4個字,其實這種説法是非常恰當的,項羽這個人雖然有很高的軍事指揮才能但他卻沒有政治才能,這一點從鴻門宴上就能看出來,項羽的性格太過迂腐,項羽是可以殺死劉邦的,但是項羽卻沒有下狠手殺死劉邦,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所以,項羽真的是有勇無謀。
項羽劇照
其實項羽的性格中也有仁義的一面,項羽對待自己的盟友仁至義盡,鉅鹿之戰他不僅是想推翻秦朝的暴政,更是想解救自己的盟友,當時各路諸侯有很多人被秦王抓住了,項羽為了解救自己的朋友就挑起了戰爭,雖然最後死傷慘重,但是依然不放棄盟友,從這一點上來看項羽的性格就非常仁義。
後代有專家分析項羽的性格中其實也有殘暴的一面,他雖然對盟友仁義,但是對待敵人非常殘酷,項羽這一生中東征西戰四處征討,傷了不少人,對待那些投降的人尤其是主動投降的人,他都毫不猶豫的殺掉了,且不説這樣給後來投降之人的影響,這樣做就顯示出他的性格非常殘暴,也非常苛刻,不允許別人有後悔的機會。
總的來説項羽的性格非常複雜,對待不同的人他的性格是不同的,對待盟友他仁義無雙,但是對待敵人他卻殘暴異常,尤其是對他認為沒有骨氣的人更是兇狠毒辣,項羽作為一代傑出的英雄沒有政治才能,所以説有勇無謀也是對項羽的最好評價。
項羽人稱什麼
當時項羽和劉邦互相約定,誰先攻破函谷關誰就能稱王,楚懷王也是這樣規定的,但是後來劉邦比項羽早到了一個多月,理應劉邦稱王,但是項羽為了進一步爭奪天下籠絡人心,就把自己封為西楚霸王,從而獲得了分封諸侯的權利,從此之後項羽西楚霸王的稱號就流傳開來了。
項羽劇照
後來專家關於項羽人稱什麼這個問題曾作出明確解釋,項羽只有一個外號那就是西楚霸王,其實西楚霸王是項羽自己提議的,他在當時的條件下不能成皇帝,所以只能自封為西楚霸王從而獲得分封天下的權力來提高自己的威望,可以説西楚霸王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出的。
其實有很多人對於項羽人稱什麼這個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很多人也認為項羽被稱為戰神,之所以稱項羽為戰神是因為項羽軍事才能非常卓越,他在亂世中起家東征西戰四處征討,終於建立了自己的一片事業,所以有人稱他為戰神是想表揚他在軍事上的才能,不過這個稱號並沒有流傳太廣。
項羽被稱作西楚霸王是名副其實的,稱項羽戰神也是可以的,但是除此之外項羽就沒有別的稱號了。顯而易見,西楚霸王是項羽最廣為人知的一個稱號,或在很多文學描述中都用西楚霸王4個字來代替項羽這個人。
為啥項羽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作為一個經典的故事成語,最早出處是來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這裏司馬遷用白描的手法,敍述了戰爭的情況,而四面皆楚歌則是真的按字面意思來理解,只是在後世運用中,四面楚歌的象徵意義更廣泛實用,形容處境艱難,孤立無援。
四面楚歌 項羽劇照
至於項羽為什麼淪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就要從人物性格説起,都説性格決定命運,這是千古真理,項羽為人天縱英才,自視過高,剛愎自用,這和他的出身有關,項氏一族為楚國的貴族,一門將才,他的父親是楚國的大將軍,項羽從小受到嚴格的軍事教育和貴族教育,而且項羽的自身條件也非常好,傳説他少年時期就已有千斤力氣,非常勇猛,出身高貴加上天資稟賦,讓項羽註定高人一等,他的自負自大也就不難理解了,而這也是他和劉邦的致命差距,劉邦出身草根,市井氣濃重,非常能體會社會底層的人情百態,這為劉邦後來籠絡人心非常關鍵,而且劉邦的出身也更能贏得佔社會大多數的平民階層的擁護。
所以説,為啥項羽四面楚歌,這和項羽的本身性格有很大的關係,而且在垓下之戰中,敗逃烏江,如果換作劉邦,説不定就會渡過烏江,以圖東山再起,但是對於自負的項羽來説,失敗的絕望已打擊了他的信心,寧可自刎,也不要苟且,真是可悲可嘆,這在這世上,從來就是成王敗寇,雖死猶榮這種心靈雞湯似的話,也只能僅僅是旁觀者的慰藉。
項羽是項少龍的兒子嗎
項羽是項少龍的兒子嗎?當然不是,這種説法出自古天樂主演的台灣電視劇《尋秦記》,一個虛構的穿越小説,裏面説項羽是項少龍的父親。歷史上真實的是項羽是項燕的長子是項超。
項羽劇照
項羽不是項少龍的兒子,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項藉,字羽,在最初起兵的時候才二十四歲,他是項燕的孫子,季父或者説是叔父是項梁。兩人被暴虐的秦兵所殺,項羽他們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良將,因為封地在項,故為項氏。但是司馬遷的史記中關於項羽親生父親的生世不詳,之後班固的《漢書》也沒有提及項羽生父,由於當時戰亂頻繁,項羽常年跟着項梁在外征戰,項氏一族在宿遷的發展也就慢慢沒落,關於項羽生父是誰的考證也就越來越艱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項羽的父親絕對不是項少龍。
項羽不是項少龍的兒子,那麼項羽是誰的兒子呢?現在的資料考證之後,宿遷博物館對項氏家族進行走訪,希望通過族譜來查找項羽生父,但是很可惜,由於舊的族譜已經丟失。學者按照《項氏宗譜》中,推出了項燕一共有三個兒子,項超,項梁,項襄。項超有個兒子,字籍,我們都知道項羽就是項藉,因此項羽的父親是項超,但是之後劉邦得政,項伯後人改姓劉,因此項羽族譜查找困難。但是通過這些,我們還是能夠看出,項羽不是項少龍的兒子,更不是龍生鳳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