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裏面,“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一個章節,讓不少讀者印象深刻,在諸葛亮的數次北伐當中,第一次無疑是距離成功最近的,當時諸葛亮就差一步,便能夠去攻打長安,然而諸葛亮卻偏偏安插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去守戰略要地街亭,最終被司馬懿攻破,導致蜀軍全面潰敗,而諸葛亮也丟掉了之間攻克的隴西三郡。
而馬謖,也被憤怒自責的諸葛亮直接斬首,有這不由得讓人產生了些許疑問,街亭當時究竟有多重要,換別人來又能夠守住嗎?就讓我們結合一下當時的戰爭,好好的分析一下街亭之戰的情形。
首先來看看兩國實力的對比,三國時期,蜀國28萬户,才94萬人,而同年魏國卻有52萬户,440萬人口,從這個數量來説,蜀國自然不是魏國的對手,為何諸葛亮還敢在228年發動北伐呢?
原來在同一年,東吳鄱陽太守周魴詐降魏國大司馬曹休,曹休果然中計,上報魏帝以後,發動了調動了北方25萬大軍伐吳,然而戰爭卻以失敗告終,魏國國力大損,同時為了防止東吳反擊,其中大部分軍隊也集中在東邊,諸葛亮正看中了這個時機,率領六萬人馬出祁山伐魏,最開始,蜀軍紀律嚴明,作戰力強,確實打了魏國一個措手不及,隴右的南安天水安定先後被諸葛亮攻克。蜀軍直指洛陽。
魏明帝曹睿也是一個有遠見和雄謀的君主,他並沒有慌亂,一邊調動大軍救援,派遣曹真至郿縣防禦趙雲,一邊為了穩定軍心,親自從洛陽到長安前線,這起到了穩定魏國軍心的作用。而他啓用的對付諸葛亮主力大軍的主帥,並非演義裏的司馬懿,而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張郃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將軍,他心裏面清楚地很,蜀國攻克盛產糧食的三郡後,還能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因此他也沒有采取被動防守的作用,等到各地援軍到期,便開始積極的反攻。至於街亭,就成為了張郃進攻的重中之重。
街亭位於如今秦安縣廳東北45公里的隴城鎮一帶。這裏山高谷深,地勢險要,進可攻關中,退可守隴右。當時魏國的軍力為多少?根據《三國志明帝紀》寫到,曹睿“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此時魏國部隊的人數依然不如蜀國,但是在曹睿部署的情況,也能夠分庭抗禮。
這五萬人,雖然沒有説明部署,但是從資料可以考證,進攻街亭據點的,應該是重中之重,因為《漢晉春秋》諸葛亮曾經自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事實上,諸葛亮在祁山、箕谷對峙的時候,竟然發現自己的部隊全部要多於敵人,那麼魏國剩下的人,也應該就在張郃的帶領下進軍街亭。
諸葛亮又在街亭安插了多少人呢?小説記載的是2.5萬人,然而正史上,馬謖帶領張休、李盛、黃襲共四部駐守街亭之上,而王平所帶領一部,只有1000人,綜上分析,蜀軍駐守街亭的人,不會超過5千人。
這也就説明,諸葛亮雖然知道魏國有可能要打街亭,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這種可能性還是非常小的,因此也沒有太重視。而馬謖恰好對上的,是張郃帶領的精鋭主力部隊。
如此一來,魏國以優勢攻擊蜀國的防守薄弱之處,其勝負也就可以預料了,古代戰爭,謀略雖然重要,但是是建立在實力上的,如此少量的兵馬,即便是放諸葛亮前來,恐怕也不能夠守住吧!但是為何諸葛亮還是要斬了馬謖呢?因為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指揮調度,放棄水源上山駐紮,不在山下據守城邑。(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舍水上山,不下據城。張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而他還丟棄士卒不管,擅自逃離,這樣一來,自然成為了街亭之戰失敗的頭等罪人,如果馬謖即便不取勝,堅持的久一些,蜀國也不至於全線潰敗,損失慘重,一夜回到解放前。
但是這場戰役諸葛亮和全體蜀國將士同樣是有責任的,為此諸葛亮自貶三級,趙雲等人也遭到降職。事實上諸葛亮以一州之力,對抗整個中國北方,本來就是走鋼絲的事情,他承擔不起失敗的損失,棋差一招便滿盤皆輸,相反國力雄厚的魏國卻能夠遊刃有餘,這也註定了諸葛亮北伐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