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普賢菩薩道場
普賢菩薩道場是四川省的峨眉山,據傳普賢菩薩經常在峨眉山上宣揚佛法,導人向善。而峨眉山也是因此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賢菩薩道場
“峨嵋”又作“娥眉”,在《詩經》中取女子秀眉之意,本義指女子眉毛細長而彎。峨嵋山是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的總稱。在《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對普賢菩薩道場的記載如下:在西南方向有一座山名光明山,從古至今,很多的菩薩都曾在這裏停下居住過,如今有一個菩薩它的名字叫普賢,帶領他的三千弟子,經常在這裏演説佛法。因為眾多菩薩之中,唯有普賢常在此處,因此後來也就將峨嵋山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了,並在在峨嵋山頂修建普賢菩薩象。
漢魏之際,佛教從西域傳入中國。其實在漢代以前,佛教還未傳入中國的時候,峨嵋山是道教的天下,民間傳説峨嵋山純陽殿附近的千人洞是呂純陽修道成仙的地方。金庸有一部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説《倚天屠龍記》,其中由小東邪郭襄創立的峨嵋教就處在峨嵋山之上,峨嵋教內都是女子,而她們從一定意義上來是是屬於道教的。因此峨嵋山既可以説是佛教聖地也可以説是道教聖地。佛教在峨嵋山的盛行緣於隋唐之後,在朝廷的政策之下道觀慢慢地改成了佛堂,在清朝順治年間,純陽殿被改為佛堂之後,峨嵋山上再也沒有道教的影子,成為了真正的佛教聖地,也就有了如今峨嵋山是普賢菩薩道場的説法了。
普賢菩薩是男是女
以《西遊記》中的佛教菩薩的形象為例,在西方極樂世界裏,除了觀世音菩薩是女像外,其餘眾佛都是以男像示人的,所以普賢真人是男是女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普賢菩薩
從哲學的意義上來説,普賢菩薩是我們人本心的意象所化,所謂意識是人們對於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在不同的朝代背景下,民眾對於菩薩的定義肯定是不同的,不説普賢到底是男是女,就説普賢菩薩在不同的教派裏的形象也都是不同的。而且我們現在會糾結普賢真人的男女問題,多半出於電視影像的影響,以及中國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殘存思想的影響。
如果沒有電視劇中的影像,那麼我們每個人閲讀佛經,腦海裏出現的普賢菩薩必定是千變萬化的。因為每個人的性格特徵,生活環境和思維的發散能力都不相同,而人都是自私的,從自身的審美角度出發,我們心中出現的普賢真人是男是女,是美是醜都是不一樣的。佛教存在的涵義在於度世人於苦難之中,消除世人心中的業障,然後得以往生。
在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關於普賢菩薩的故事中,普賢菩薩時而化成妙齡少女,時而化作小僧,他變化的身份針對的是當時的事件,並不固定是男或是女。古代中國明清兩代是男尊女卑思想最嚴重的時候,然而這兩個朝代離我們是最近的,因此我們受它們的影響也比較深,潛意識裏就會將普賢菩薩當做男的。所以,菩薩都是虛幻的,沒有男女之分。
普賢菩薩化身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一同被稱為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那麼普賢菩薩是不是和觀音菩薩一樣有着化身呢?普賢菩薩化身是誰?
普賢菩薩畫像
關於普賢菩薩化身的説法有兩種。一種是日本真言宗的説法,有一些信徒認為普賢菩薩的化身之一是衞護佛門的金剛薩陲。金剛薩陲是密教的開創者,但是也有説法認為金剛薩陲是大勢至菩薩或是其他的佛、菩薩的顯現,不一定是普賢菩薩的化身。
第二種説法就相對來説流傳的比較廣了,人們認為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拾得是豐幹禪師在一次遊松林經道的時候拾來的孩子。當時的拾得大約十歲的樣子,在松林經道中啼哭,卻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裏,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
於是,豐幹禪師便將他帶到了國清寺中,等待家人的認領,可是卻一直沒有人來認領,於是,他就有了拾得的名字,在國清寺中生活下來。過了幾年之後,拾得被安排在寺中管理齋堂和香燈,但是卻被看見與佛像對盤而食,甚至旁若無人地譏笑佛像,於是,他便被派到了廚房,開始負責洗碗的雜務來。
但是廚房中的食物一直被烏鴉偷吃,拾得便拿了一根棍子就去大了護法神像,還責備他們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這一天夜裏,寺院中的僧眾全部夢到伽藍向他們訴苦,説拾得打他們。第二天他們確實看到了神像上的杖痕,便知道了拾得不是尋常人。
在一次寺中的“布薩”日,拾得正在寺莊上放牛,便牽着牛去了門口。寺中的僧侶們見他如此大聲喧譁便出聲斥責,還要講牛趕出去,殊不知這些牛在前世均是本寺的知僧大德,一一叫喚均會給予反應。於是,拾得便被稱為是菩薩下凡。而豐幹禪師乃是如來佛祖的化身,便將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説與了丘太守聽,這就有了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一説。
普賢菩薩聖誕日是哪一天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跟所有的菩薩一樣,普賢菩薩有着自己的聖誕日。那麼普賢菩薩聖誕日是哪一天呢?
普賢菩薩畫像
普賢菩薩聖誕日在農曆的二月廿一日。菩薩或是佛的聖誕日都是以農曆來計算的,因此,每一年的聖誕日農曆不變但是公曆是每年都不一樣的。因此,陽曆上並不能確定普賢菩薩聖誕日是哪一天。
每年只要到了農曆二月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日這一天,寺廟中便會齋戒,燃起真香,整個火勢衝上天際。而弟子們均虔誠地位於熱爐的邊上,口中念着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脅侍之一,象徵着理德、行德。在《大日經疏》中,對於普賢二字的釋義分別是遍一切處義和最妙善義,也就是説普賢菩薩因為身、口、意悉皆清淨,所有的一切都是清淨的,純一妙善,具備了大德,於是就得了普賢這個尊名了。與之相對應的,普賢菩薩的坐騎是有着六牙四足的六牙白象。這六牙白象並不是隨隨便便就來的,它的六牙所代表的,是六種清淨,四足則代表了四種功德。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精神的象徵,因此,在大乘佛教中有着極高的地位。每每到了普賢菩薩聖誕日這一天,佛教信徒均會舉行盛大的儀式來慶祝普賢菩薩的誕生,這是表達他們對於普賢菩薩的虔誠信仰。
普賢菩薩十大願
普賢菩薩是十大願的願王,它代表一切菩薩的行願。它與菩提心相配,跟隨普賢菩薩潛心修行,又被稱為入普賢願海。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十大願可以説是佛教信眾耳熟能詳的,並且深刻於佛教信徒的內心。普賢菩薩十大願出自《普賢行願品》,是佛教信眾的早課必須誦讀之物,普賢菩薩佛法高深,雖早已歷劫成佛,但因心念眾生,願力非凡,所以便以菩薩之身存於人世間,佑護眾生。在很多的佛教經典之中都將普賢菩薩視做千佛之師,認為他是一切眾生的懺悔之主。究其緣由應當還是它中十大願的願王。
普賢菩薩十大願具體內容如下:一指禮敬諸佛,即對十方世界中所有的佛都要有禮恭敬的待之;二指稱讚如來,即説世界所有的音聲言語都緣於佛,人性善德,由法自然;三指廣修供養,即不對世間萬物報有尊卑之見,親疏之別,要廣泛修習供養,平等對待世間的一切;四指懺悔業障,即對往昔做下的一切惡業都要從心懺悔;五指隨喜功德,即指看見別人積累功德要當做是自己的一樣為他人感到高興;六指請轉法輪,即宣傳佛法;七指請佛住世,即指佛身不入不滅,要讓佛現身住於人世間;八指常隨佛學;九指恆順眾生,即指將惡道之苦等同於羣生之樂;十指普皆迴向,即説菩薩做的功德,全部都回向了,而回向就是無私,無私代表着真實,真實就能夠筆直地進入佛法的聖界,然後利益眾生,成就菩提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