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算盈虧的關鍵在於成本和收入的拆分。
成本=製作成本 + 宣傳發行成本 + 財務費用(拍片一般都有一部分銀行貸款需要支付利息,或者包括了給投資人的固定收益)+ 利潤分成(導演、明星等)
而收入=北美票房分賬 + 全球票房分賬 + 音像版權收入 + 電視版權收入(北美 / 海外,付費 / 有線 / 免費)+ 其他收入(網上視頻、周邊授權、廣告植入等)
手上有份數字雖然有點老,但也足夠參考了。2013 年的鋼鐵俠 3:
所以你看其實他的收入回報的算法還是比較複雜的。如果你單純加減北美和全球票房分成,是很難預估他的實際盈虧的。只有把整個項目的收入成本支出整體計算,才能夠計算出合理的回報率。
有些電影雖然北美 + 全球電影票房並沒有比製作成本高多少,但由於他所花費的發行費用合理,同時在音像或者其他市場上收益頗佳,仍然是盈利的項目。
有些電影雖然看起來北美 + 全球票房超過製作成本許多,但也可能因為其他方面經營不善,或者是花費的宣發營銷費用巨大,結果導致虧損的。
其實就包括現在中國的電影,盈利方式也逐步多樣化了。
比如《十萬個冷笑話》的電影項目,製作成本控制良好,宣發也主要以資源互換為主,雖然僅僅取得 1.1 億人民幣的票房(票房分成大概 3500 萬左右),但是他在網絡版權售賣、遊戲版權售賣、還有植入廣告等地方經營的非常出色,實際收益甚至會大過一些看似賣了 3 億票房,但製作成本和宣發費用都很高昂的電影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