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字伯苗,原來是義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在漢末動亂時遷居到相對安定的蜀地定居。據傳他是東漢開國名將,大司徒高密侯鄧禹的後人。
鄧艾早年仕途坎坷,於是鄧艾拜訪蜀地名士,擅長相面的張裕。張裕看了鄧芝的面相,説:“你七十歲會擔任大將軍,並被封侯。”鄧芝迫於生計,不得不依附愛結交士人的巴西郡太守龐羲,當了一小官。
鄧芝出使東吳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入主益州的劉備一次巡查,路過郫城,跟當時擔任府邸閣督這種不得志的小官鄧芝攀談起來。劉備覺得鄧芝頗有才能,於是將其提拔為郫城縣令,最後升任廣漢郡太守。鄧芝在任為官清廉嚴謹,深受百姓愛戴,於是才有進入劉備朝廷效命的機會,擔任尚書的職務。
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了修補兩國關係,聯合抗曹,便派出使者,提出和談。但不巧的是,劉備此時病逝,丞相諸葛亮擔心孫權聽聞先主去世,會欺負蜀國此時政局不穩,會趁機起兵。鄧芝向諸葛亮自薦,自己去東吳跟孫權和談。
孫權此時聽聞劉備病逝,其子劉禪即位,曹魏又送來和表。孫權此時態度搖擺不定,想拒絕鄧芝的會見。鄧芝一再堅持,並幫孫權分析利害關係,認為孫權如果向曹魏稱臣,不將太子送去當人質,一定會給曹魏留下出兵的口實。此時蜀漢大軍順江而下,孫家的江南基業肯定不保。孫權聽了鄧芝的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派出張温和蜀漢和談。
228年,諸葛亮北伐中原,任命鄧芝擔任北伐蜀軍的中監軍,擢升為揚武將軍,受趙雲的節制。二人合兵作為疑兵,用來吸引曹軍的主力。不想馬謖在街亭敗北,趙雲和鄧芝的伏兵計劃敗露,遭到魏軍的追擊。趙雲親自斷後,收容潰軍,嚇得曹軍不敢追擊。此次北伐,也只有趙雲、鄧芝所部安然無恙,沒有太大的損失。
234年,諸葛亮病逝後,鄧芝升任前軍師,前將軍之職,封陽武亭侯。並以兗州刺史的身份,率軍督領江州地區防務。鄧芝出使吳國時,跟孫權交好,所以孫權送給鄧芝不少禮物。但奇怪的是,鄧芝沒有私人財產,所食所用均來自官家,年輕時鄧芝的妻小經常因窮困而飢腸轆轆。窮困成這樣,鄧芝也沒有喝兵血,貪墨軍餉,反而體恤士卒,受基層官兵愛戴。
等到鄧芝七十歲的時候,升遷為車騎將軍,並授予假節,年輕時張裕為其相面説的預言此時應驗。在兩漢三國南北朝時代,車騎將軍屬於重號將軍,位次上卿,第二品,在那個時期屬於朝廷常設的軍職。而趙雲雖然名號響亮,但可惜的是歷史上趙雲在朝中官職,並不是很高。大多時候都是擔任雜號將軍(比如翊軍將軍)。
《見龍卸甲》中的鄧芝
直到劉備去世後,趙雲才當上徵南將軍。街亭之敗,諸葛亮自貶三級,趙雲也被貶為鎮東將軍。趙雲成名出道早,立下的戰功也比鄧芝多許多,但當時跟趙雲同朝為官的同僚們,人才濟濟,趙雲在很多時候很難得以施展。而此時的鄧芝,已經七十高齡,在朝中的人才稀缺人才,所以鄧芝的資格較老。
而且鄧芝擔任車騎將軍的時候,脾氣倔強,士人們不喜歡他的脾氣,跟他保持距離。連大將軍費禕都怕他三分,鄧芝對待他同僚比較傲慢,但是他特別器重姜維。滿朝文武只有老將宗預不畏懼他,一次鄧芝質問宗預怎麼還不退休,宗預反問他:“你都七十多了,還把持兵權,我六十多怎麼不可以當將軍?”
251年,鄧芝去世,時年73歲,去世的時候,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物。其子鄧良承襲鄧芝爵位,在蜀漢擔任文官,入晉後跟他父親一樣,擔任廣漢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