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太史慈是哪個國家的人 太史慈和張遼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太史慈是哪個國家的

太史慈是那個國家的人?如果放入當時大的時代背景,太史慈出生於東漢末期,三國鼎立形成初期。在這種大環境下來看,將他列為吳國人比較恰當,雖然他本身並非是一開始便投奔效忠於吳國的,但一度易主之後便誓死效忠於吳國孫策、孫權兩兄弟了。

大將太史慈是哪個國家的人 太史慈和張遼

太史慈劇照

太史慈一生機智過人,善於騎射,用弓更是有如神助。在東漢末年,也曾為官過,為當地破了一個長久難破的案件,成功地將惡人繩之於法,但也因為如此,把自己的前途給搭了進去,無法繼續為官,只能帶着老母避世了。

在安頓好年邁的母親後,太史慈便開始四處找尋明主,以尋找自己的前程去了。剛開始的時候,太史慈是拜在揚州刺史劉繇門下的,當時吳國孫策來攻打劉繇,劉繇下屬給他出謀劃策,讓他排出太史慈阻擋吳國的進攻,但劉繇卻看不起太史慈,不肯命他為將出證孫策。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太史慈仍然碰上了孫策一羣人,太史慈不畏懼孫策,與孫策大戰三百回合,終於兩人打成平手,在之後的幾次戰役中,兩人皆有交鋒,孫策愛惜人才,幾次三番的招降於太史慈,最終太史慈被感動,棄劉繇而投奔孫策而去,成為三國時期吳國的又一員猛將。吳國得其相助,可謂是如虎添翼。

太史慈的一生先後在吳國效忠孫策、孫權二人,在對抗劉備的戰役中犧牲。

王朗 太史慈

王朗,字景興。效忠主公魏國曹操、曹丕。後世對他的評價多有偏頗,我們根據正史將其形象還原。王朗可算得是魏國時代的有名的學者,被拜位魏國三公,可見其在魏國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但王朗並非是單純的文者,若你以為王朗是文弱書生那就大錯特錯了,王朗不光精通文學,更為難得的是他還懂武,且武力值還勉強過得去,後世有人稱他是文武雙全,是所有文人中武力值最高的,在所有武人中文學造詣最高的。

大將太史慈是哪個國家的人 太史慈和張遼

太史慈

太史慈,效忠主公吳國孫策、孫權。為人較為機智,有急智,且武力值不錯,雖比起蜀國、魏國大將還是遠遠不及的,但在吳國,太史慈的武力指數還是相當之高的。

為何這樣兩個風馬不相及的人物,會放在一起作為比較呢?只因為在三國演義曾有一篇描寫王朗大戰太史慈,居然打成平手的文章。這是一篇完全不符合實際的文章,首先孫策與太史慈曾經交戰過,孫策在太史慈那裏可是半點便宜都討不到的,孫策的武力值在三國中還算是不錯的,至少是在曹操、劉備之上的。

王朗雖然懂一點武學,但那僅僅只是皮毛之學,對付一般的小兵小將肯定是沒有問題,但絕不是能夠對抗大將之人,畢竟他的聞名還是以他的文學造詣為主的。太史慈雖不説能秒KO掉王朗,但絕不會出現與王朗大戰三百回合,居然只能打成平手這種稀奇的現象出現。

太史慈和張遼

太史慈和張遼,他們是合作關係還是敵對關係,他們之間有什麼錯綜複雜的關係,接下來在此仔細剖析瞭解一下。

大將太史慈是哪個國家的人 太史慈和張遼

張遼

先從兩人的相同之處談起,太史慈和張遼,他們都是武將出身,懷有一身的抱負,武力指數較強,太史慈善於騎射,弓箭之術算是使得爐火純青,適合遠戰。張遼的兵器是月牙戟,使用純熟,是他最為擅長的武器,但適合近戰不適合遠戰。其二,他們都曾經中途易主,太史慈初時投靠劉繇,後被孫策以武力和誠意降服,從此以後歸服於吳國孫策麾下。而張遼亦是如此,在董卓時期,他最早的主公便是呂布,後因董卓、呂布戰死,投奔曹操,成為魏國中的大將軍,武力指數極高,可與許褚一較高下,並且屢立軍功。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兩人不同之處,前面已説太史慈適合擅長武器的原因適合遠戰,但近身肉搏卻是差強人意的,這種將領的侷限性太大,再加上吳國孫策早亡,內亂過一陣子,後由孫權接任,太史慈雖然是吳國數一數二的將領,但比起其他兩國的大將還是遜色不少的。反觀張遼,武器為月牙戟,兩軍對壘時便能夠佔有不少先機,且張遼軍功赫赫,尤其在對抗東吳時,張遼總能大破吳國的進攻,孫權在位時尤其忌憚張遼,覺得軍中無人能夠制衡張遼。

另外,在野史中,曾有人書寫太史慈是死於張遼之手,這純屬無稽之談,正史中張遼並沒有殺害太史慈,太史慈死於疾病。


太史慈厲害嗎

太史慈,出生於公元一百六十六年。太史慈所處的年代是一個戰亂的年代,身為男兒的太史慈抱着為國為民的思想,參與了孫權的軍隊,率領部下四處征戰,護得一方安寧。

太史慈圖片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太史慈身高七尺七,換成現在的高度就是二米三左右。太史慈最擅長使用的武器是弓箭,每射每中,從不落空,被人譽為“神箭手”。據這些相關記載看來,太史慈在武藝方面十分厲害。在太史慈墓上我們也不難看到太史慈的形象,高大威武,身披一身盔甲。

然而太史慈的厲害之處並不僅僅表現在於武藝方面,更在於他的為人方面。只因太史慈的母親告知他北海的孔融對母有恩,所以當北海被賊人重重所圍困之時,太史慈奮不顧身地衝出重圍,向劉備借兵救北海。後來在神亭,太史慈與自己今後的明主孫策相遇,二人大戰數十回合之後相識,正因不戰不相識,太史慈最終向孫策臣服,併為孫策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後人謂之,太史慈實為厲害也。

然而即使是武藝甚高的太史慈也沒能逃過重病的糾纏,在臨離世前,太史慈掛念的仍是自己還沒有完成不世之功的志願。正因為後人久久難以忘記太史慈這名將領,在《三國演義》中,將太史慈的死亡年限往後推遲了幾年,這讓太史慈在小説中向自己的夙願進發,得以參與後來發生的戰役,發揮自己領兵打戰的作用。

太史慈名言

太史慈死時,正值壯年,享年四十有一歲,臨終前十分感慨,曾留下千古名言,感慨道:“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劇照

這句名言作為他的人生寫照真是再適合不過了,太史慈出生在東漢末期,當時民不聊生,漢室帝王昏聵,大權落於外戚和宦官,造成國力不斷衰弱,國土不斷縮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朝不保夕,朝野之中再無忠臣,民間百姓飢不飽腹。各方有義之士揭竿而起,美其名曰討伐漢室昏君,但其中不乏董卓之類,趁熱圈地撈權,實際只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

太史慈的成長,正是在這種環境中進行的,在這種亂世之中,有英雄、也有梟雄,更有小人。如何尋找明君,如何選擇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品質。太史慈本身在漢朝為小官,但為了為民除害卻得罪了地方勢力,以致於官沒法繼續。後因緣機遇效忠劉繇,但劉繇並不是一個良主,他不是太史慈的伯樂,提供不了一個好的平台給太史慈,也無法識別出太史慈的獨特優勢。

在與吳國孫策的幾次交手中,孫策愛惜人才,數次招降於太史慈,最終太史慈終於決定捨棄劉繇,追隨着他的伯樂—孫策而去,從此太史慈便成為了孫吳的一大武將,為吳國立下了不少戰功,孫策死後,孫權繼位,依舊十分看重太史慈,太史策可謂一生選對了主公,便手提弓箭立下了一世的功勞。

但天不假年,時光不等人,上天過早的收回了太史慈的性命,讓吳國損失了一大猛將。

太史慈字什麼

太史慈,複姓太史,單名一個慈。古人一般除了名字外,還有字號,太史慈沒有號,但卻有字,太史慈字子義,三國時代人,效忠東吳。

太史慈

今天來説説關於太史慈的小故事,以彰顯他性格里的義。

太史慈生於東漢末期,因聰明好學,在郡府裏擔任一個小官,當時郡府常與州府有矛盾,朝廷昏庸,因二者糾纏不休,竟然不辨是非黑白,竟然以哪一方先呈上奏報,便認為哪一方是有理,另外一方無理,實在是可悲可笑。

當時因一份奏報關係到百姓的利益,郡府必須要搶在州府之前將奏報提交給朝廷,但在郡府準備遞交時,發現了州府已經提前差人報送了,郡府這邊如熱鍋上的螞蟻,急不可耐,這時太史慈主動請纓,道:“如若我能搶在州府之前,便能報答您的知遇之恩,若我能搶在州府之前,便能讓黎明百姓得到好處,那我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太史慈連夜趕路,終於搶在州府遞送奏報之前趕到了,這時州府所派之人正在門外等候,太史慈便用計讓對方把奏報拿出來給他瞧上一瞧,對方不知太史慈身份,居然真的取出遞給太史慈,太史慈一拿到手立馬用刀將其劃破,並誆騙對方和他一起逃命,在和州府所派之人分手後,他又折返回到原處,將郡府的奏報遞交了上去。

太史慈之舉,解決了郡府燃眉之急,並解救了部分的百姓,可謂是大義之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44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將太史慈是哪個國家的人 太史慈和張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