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司馬遷是什麼樣的人 司馬遷生死觀是怎麼樣的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歷史上的司馬遷是什麼樣的人

司馬遷是個怎麼樣的人,歷來都有很多學者、大家對其評價,但這些評價也都是基於他們對司馬遷的瞭解。所以我們也能從司馬遷一生所經歷的一些事情,來判斷司馬遷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司馬遷雕像

首先司馬遷是子承父業,司馬遷的父親在彌留之際交給了司馬遷這個重任,頂住司馬遷要做太史,完成祖輩們的心願。而司馬遷也依照父親的願望做了太史,而且還將編寫史書當做自己畢生的事業來對待。這樣看來,至少能夠説明司馬遷是個孝順的人。司馬遷年輕的時候遊歷山水,看遍風土人情,也許許多文人結交,所以司馬遷應該是個隨和的人。

另外司馬遷在李陵投降匈奴的時候,不跟風貶低李陵,而是根據李陵的的性格來做一些判斷,站出來為李陵説話。雖然最後結果有些意外,但是不能不否認司馬遷是一個非常有原則,不跟風的人。唯獨他一人站出來為李陵説話,也更能看出司馬遷的正義與勇敢。

遭遇宮刑之後,司馬遷也曾一度想要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最後他卻忍辱負重堅持了下來並且完成了《史記》這部傳世鉅著。司馬遷能夠忍辱負重也説明了在司馬遷的心中,理想高於生命,責任超越生死。而司馬遷承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折磨與摧殘,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司馬遷心中那股強大的力量,那種充滿毅力和決心的力量,跨越生死和屈辱,讓司馬遷在黑暗的歲月中更加奮發圖像,實現理想。

讚頌思想家司馬遷的成語

司馬遷的《史記》除了是一本具有極高史學價值的史書,也是一本非常具有文學家之的文學作品,除了影響了後世在傳記、散文、戲劇、小説等方面的創作,《史記》中還延伸出了大量的成語,它們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

史記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的“昂首伸眉、冰清玉潔、博物洽聞、不羈之才、藏之名山”等成語是出自《史記》之外,還有許多詞語也都是出自《史記》,這裏也就不再做一一贅述,就將幾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成語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被毛澤東主席引用的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也是出自於《史記》,這句話也演化出“重於泰山”和“輕於鴻毛”兩個成語。而且我們常用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是出自《史記》,它的本意是安慰難以被封爵的李廣,後演化成成語表示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還有出自《史記·孔子世家》中的“不能贊一辭”也演化成成語“不讚一詞”,形容文章的好的意思被廣泛的使用。

另外還有一些成語,也許並不是出自司馬遷之後或者是《史記》,但是多少都是和司馬遷有關聯的。比如《禮記·經解》的“差若毫釐,繆以千里”也演化成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形容做事情要從頭就做好,差一點結果就會差很多。這句話被司馬遷引用到了《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因此被大家所熟知。

司馬遷生死觀是怎麼樣的

司馬遷的生死觀貫穿了整部《史記》,我們從司馬遷描寫的每個人物和事件上都能看出一二,司馬遷生死觀之積極、壯烈,就像他這個人一樣。

關於司馬遷的畫作

司馬遷説過一句震古爍今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用之所趨異也”。換句話説,司馬遷認為在生死關頭,每個人都需要謹慎的選擇,選擇重於泰山之死,而不能輕如鴻毛一般的死去。所以在生命面前,司馬遷沒有選擇毫無原則地苟且偷生,也沒有糊里糊塗地就結束生命,這一個觀點在司馬遷筆下的許多人物都有所體現。就像藺相如先是為了和氏璧,之後又為了趙國的尊嚴,兩次都在秦王面前表現的奮不顧身、甘願一死,這種態度令司馬遷非常的佩服,而司馬遷對藺相如的敬佩之情也在文字中溢於言表。

再如屈原之死,屈原在楚國屢次遭遇打壓,滿腔的志氣卻無處施展,眼看着昏君無能,奸臣當道,別國大軍壓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屈原選擇一死,來對這個國家發出最強有力的抗議。屈原用自己的死喚起了人們對於國家存亡問題的思考,激起了百姓對於昏君的憤怒,於是司馬遷評價屈原是能與日月爭光輝了。事實也是如此,在司馬遷的高度讚揚之下,屈原也成為了千古豪傑了。

在《史記》之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的人物事件,無不在傳達着司馬遷對於生死的態度,仔細研讀一定都會有所收穫。


 

司馬遷經歷給世人什麼啓發

世人對司馬遷這一歷史人物必然不會陌生,作為《史記》的作者和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經歷坎坷,曾被接受宮刑獲罪入獄,坎坷的人生經歷塑造了司馬遷隱忍不屈的品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完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司馬遷畫像

司馬遷出生於漢景帝與漢武帝年間,家庭生活比較富足。司馬遷從小跟隨父親讀書,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十歲時司馬遷就能誦讀多部古文。漢武帝建元年間,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前往長安擔任太史令,此時年幼的司馬遷仍在老家龍門過着讀書耕作的生活。年長後的司馬遷已經學有所成,他來到父親的身邊,司馬談令其遊歷河山蒐集遺聞古事,於是司馬遷在二十歲的時候開始尋訪天下,他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拜訪的地方也多是歷史名人的故鄉和歷史事件的發生地,這為他以後的《史記》撰寫積累了大量素材。遊歷結束後,司馬遷返回了父親身邊,並在朝中擔任郎中。漢武帝元豐元年,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而司馬談因病留在洛陽而不能前行,司馬遷在父親病危之際趕到了父親身邊,司馬談千叮萬囑司馬遷一定要接管他的工作,完成史書整理,並記載好歷史,不能讓國家歷史文獻中斷。司馬遷流淚接受了父親的遺志。

為完成撰寫史書工作,司馬遷廣交天下賢能,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董仲舒和孔安國。在編寫《史記》的過程中,司馬遷還參加了《漢歷》的定製。然而漢武帝天漢二年,李陵戰敗被俘,投降匈奴,漢武帝大怒,羣臣紛紛聲討譴責李陵,只有司馬遷一人為李陵辯解説情,漢武帝定了司馬遷誣罔之罪,按律當斬。司馬遷自請宮刑免除一死,他只為完成尚未寫完的史書,於是在獄中的司馬遷隱忍著書。出獄後他又擔任中書令,仍然筆耕不輟,終於寫完了偉大的歷史鉅著《史記》。

漢武帝駕崩後,司馬遷也離開了長安,不知所終。然而他留給了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只是他的《史記》,還有他那偉大崇高的品格。

司馬遷之心路人皆知

很多人都聽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馬遷之心,又何嘗不是?只是司馬昭是王朝篡位的是野心,而司馬遷之心是,人人都能體會到的持久恆心、堅忍決心和嚴謹細心。

司馬遷雕塑

司馬遷的心臟只有一個,但人就是這樣奇怪,只是一個脆弱的心臟卻能變化出無數的精神動力。他二十歲時走訪全國各地,大禹治水的地方,屈原投江的地方,孔子講課的地方,項王自刎的地方。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他一路上風雨兼程。最後影視用十三年時間寫下五十二萬字,講述着三千年的歷史,此司馬遷之心為持久恆心。司馬遷為了真實史料遍訪全國,並且在當地仔細詢問老者,認真記錄史實。對於所蒐集的歷史通過層層篩選,凡是有疑點的資料皆不錄用,此司馬遷之心為嚴謹細心。

當全朝上下都在對投降匈奴的李陵口誅筆伐時,耿直的他站在客觀角度,為與自己關係僅是泛泛之交的李陵説話,去不曾想被大怒的漢武帝收監入獄,並對他處以宮刑。原本想一死了之的司馬遷為了史記堅持下來,以文王孔尼左丘孫臏等賢能激勵自己,最後再忍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摺磨下完成了史家絕唱《史記》。此司馬遷之心為堅忍決心。司馬遷用這三顆心去完成歷史的總結,我學習司馬遷之心,完成對司馬遷的歸納,雖不敢説司馬遷之心全部包含在內,但這三顆心必然在內,如果説真的忘掉什麼,我覺得應該是一腔熱血不得志的傷心吧。

司馬遷是什麼時期什麼家

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對後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司馬遷

之所以説司馬遷是一位史學家,相信這裏就不用再贅述了,司馬遷在史學上的成就和造詣足以讓他成為西漢乃至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而之所以説司馬遷是文學家,也是因為司馬遷的《史記》除了是一本史書之外,也可以説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讀性的文學作品。《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主要以描寫人物為中心的作品,司馬遷以自己高超的文學素養,以及生動的文筆描寫,將許多事情都的敍述都描寫的非常的傳神,情感充沛。而且對於事物的判斷,司馬遷也有自己的準則。

也可以説,《史記》中建立了一批重要的歷史人物,這些人物為今後許多小説、戲劇都提供了重要的寫作素材,不少的帝王、英雄、俠客也都由此演化出來。而且後世的許多小説都以“傳”為民,以傳記的形式寫作,這也都是《史記》對後世的影響。所以説,作為文學作品的《史記》對後世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説司馬遷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文學家。

當然司馬遷也是一位思想家,在《史記》中也出現過非常具有哲理意味的話,如“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等,其核心是天道自然,體現了深得道家精髓的“與時遷移”思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71 字。

轉載請註明: 歷史上的司馬遷是什麼樣的人 司馬遷生死觀是怎麼樣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