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若是歷史重演,明朝末期誰最有可能力挽狂瀾,挽大廈於將傾?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經典

國祚綿延了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是許多學者和歷史愛好者常研究的對象,對於其覆滅也是充滿了惋惜和感嘆之情。惋惜感嘆之餘,不免常常會想,若是歷史重演,那麼明朝末期,誰最有可能挽救明朝呢?

明末是一個很奇怪的時期,在明朝滅亡前竟也是能臣名將輩出,諸如: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左良玉、袁崇煥、盧象升、祖大壽、毛文龍等,其盛況在明朝史上僅次於明太祖明成祖時期。那麼究竟誰最有能力力挽狂瀾,挽明朝大廈於將傾呢?關於這點後世人眾説紛紜,誰也不服誰,而筆者認為,若論誰最有可能挽救明朝,則當屬孫承宗、孫傳庭二人!

孫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今河北)人。明末軍事家、教育家、學者和詩人。曾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明末的文壇領袖 。曾任兵部尚書、遼東督師、東閣大學士等。關於這孫承宗,《明史》中有:“承宗以宰相再視師,皆粗有成效矣,奄豎斗筲,後先齮扼,卒屏諸田野,至闔門膏斧鑕,而卹典不加。國是如此,求無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大意為以孫承宗的才能,恢復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放權給他,穩固現在的國土是沒問題的。要知道,《明史》是清朝史官修寫的,以上對孫承宗的讚譽可以理解為,要是由此人在,大清便無法奪得天下,可以説,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評價。除此之外,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整部《明史》中,立傳的文武大臣有兩千多人,大都是幾人合作一傳,唯有孫承宗是一人單獨成傳,足可見滿清對此人的敬畏。

接下來再説説孫承宗的功績,在明朝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代替王在晉成為薊遼督師,修築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後遭到魏忠賢的妒忌,辭官回鄉。

崇禎二年,即後金天聰三年(1629),京師告急,又是在危殆時刻,孫承宗臨危受命統籌全局。孫承宗首先曉以大義,安定了軍心,其後協調各路軍隊,聯合行動,經數月艱苦作戰,取得“遵永大捷”,並於崇禎三年,即後金天聰四年(1630)五月將後金軍驅逐出關,後重任遼東經略,卻遭權臣掣肘,告老回家。

崇禎十一年,即清崇德三年(1638),清軍進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後自縊而死 。 由此可知,孫承宗其人,一心為國為民,大義凜然,謀略膽識過人,戰略眼光深遠,知人善用,培養了一眾文武將領,其修建的關寧錦防線更是極大的阻擋了清軍的侵襲,若是皇帝不聽信小人之言,肯放權讓孫承宗經略遼東,或許明朝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孫傳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明朝名將,《明史》中有“傳庭死,而明亡矣”的説法。崇禎九年,即清崇德元年(1636)三月,請纓任陝西巡撫,負責剿滅農民軍。後在榆林建軍,號為秦軍,並將其打造成了一隻精鋭之師。

時民軍首領闖王高迎祥自湖廣復出,來到陝西,欲自漢中進攻西安。孫傳庭領秦軍鎮守,高迎祥無法攻克,遂意圖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孫傳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激戰四天後,高迎祥潰敗,後被俘,送往北京處死。

崇禎十一年,即清崇德三年(1638)起義軍從徽(今甘肅徽縣),秦(今甘肅天水市)等地經鳳翔將通向澄城時,孫傳庭指揮其部隊兵分五路合擊該起義軍於楊家嶺、黃龍山一帶,剿滅兩千餘人,又與洪承疇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闖王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僅以18騎兵突圍而走。

就在局勢大好之際,因被政敵楊嗣昌所陷害而入獄,使得李自成有了喘息之機,並重新壯大,先前之功皆功虧一簣矣。

起復後,重整軍隊,已有成效,奈何崇禎十六年,即清崇德八年(1643),在朝廷多次逼催之下,孫傳庭不得已在均需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率白廣恩、高傑等部10萬人出師潼關,導致孫傳庭在汝州兵敗,十月初三,孫傳庭戰死,時年51歲。

由此可知,孫傳庭其人多謀、果斷,眼光獨到,極具軍事才能,多次鎮壓農民起義軍,幾乎一度逼得闖王李自成覆滅,若能不過度催逼其出兵,徐徐圖之,或許明朝也會是另一番景象。 若是歷史能夠重演,且能讓他們各盡其才,充分發揮能力的話,最能力挽狂瀾,挽大廈於將傾的,當屬孫承宗、孫傳庭二人也,俗話説,攘外必先安內,而此二人,當為攘外安內之不二人選,由以上種種分析,論明朝末期,誰最有可能挽救明朝?筆者認為,非孫承宗、孫傳庭二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