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和衞青是親戚關係嗎 漢武帝的功與過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漢武帝和衞青
漢武帝是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在位期間不但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滅掉了北方長期為患的匈奴,使得漢朝沒有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匈奴是個騎兵大國,有騎兵幾十萬,漢朝為了對付匈奴的騎兵,培養了很多騎兵將領,衞青就是很擅長騎兵作戰。
漢武帝畫像
漢武帝和衞青不僅僅是君臣關係,還是親戚關係。漢武帝有一次在平陽公主的府上做客,看到了府中的歌姬衞子夫,就把衞子夫接進了宮中。衞青作為衞子夫的弟弟,也被漢武帝安排進了宮中作為侍衞。
漢武帝之所以重用衞青,一方面是衞青自己有着高超的指揮本領,一反面衞青的姐姐衞子夫在後宮中勢力越來越大。衞子夫進宮後,為漢武帝生下了他的第一個兒子,漢武帝后來廢除了皇后陳阿嬌,衞子夫被立為皇后。
衞青是漢武帝的親戚,但是他並不恃寵而驕。在同匈奴作戰的時候,他總是身先士卒,深得士兵的愛戴。漢武帝也非常欣賞衞青的這個優點。衞青回朝後,有人建議衞青養門客,衞青沒有這樣做,他認為養門客會使得皇上忌憚。
漢武帝靠着衞青沉重打擊了氣焰囂張的匈奴,使得自己的王朝沒有了外患。衞青憑藉着漢武帝的信任,參加了西漢對匈奴的作戰。漢武帝和衞青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衞青去世後,漢武帝非常傷心,厚賞了衞青的後人。漢武帝是一代英明君主,而衞青正是一代英明君主下的大將。漢武帝和衞青的關係便是如此。
漢武帝叫什麼
後人説,西漢歷史上有兩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一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另一位則是西漢武帝。在歷史上,我們常説西漢武帝推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那麼大家知道漢武帝叫什麼嗎?從歷史資料來看,漢武帝曾有兩個名字。
漢武帝劇照
公元前156年,漢武帝出生後,漢景帝起名為劉彘。彘本意為豬,從表面意思來看,劉彘的名字有些不大雅觀。西漢初年時,呂后曾將漢高祖最愛的女人戚夫人變成了人彘。從中分析來看,彘也指代的是一種殘酷的刑罰。既然説到這裏了,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漢景帝給漢武帝起名為劉彘的原因。民間曾有一種風俗,如果想讓幼年孩子無病無災地長大,那麼給他起名時,則要起大俗的名字,這樣一來,孩子才會健康的成長。彘即大豬之意,它特別容易適應環境,也能快速地成長。
或許,漢景帝希望劉彘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才會給他起名為劉彘。除此之外,在《漢武故事》中有説,王夫人懷孕時,漢景帝做夢夢見漢高祖對他説,如果生了兒子的話,起名為劉彘。劉彘自幼聰明伶俐,他在詩文上的造詣讓漢景帝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劉彘七歲時,漢景帝給他改名為劉徹,漢景帝認為,劉彘此時已經有對知識有了通透的領悟,並以“徹”來警示他對學問的態度。在《莊子外物》中對“徹”字作了詳細的解釋,即“目徹為明,耳徹為聰,鼻徹為顫,口徹為甘,心徹為知,知徹為德。”
所以從中可看出,漢景帝希望劉徹在面對世事道理時,能夠看清楚其中的本質。
漢武帝的功與過
漢武帝是西漢歷史上一個非常特別的皇帝,因為對他的評價經常有兩種摻雜,一是雄才大略,二是窮兵黷武,對這兩個評價進行發掘你就會發現其實將的就是漢武帝時期的軍事問題。漢武帝其最大的功也在軍事,其最大的過在武力。功即對匈奴用兵44年,西漢的版圖擴大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的一倍。過就是對自己的兒子用武,因此而死的人據説有40萬,本來四十年間對匈奴用兵傷亡就是派出去的十分之七、八,因此後人常説他崇尚武力。
漢武帝的石像
漢武帝在軍事上的功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本身不喜歡忍氣吞聲,而且當時的西漢已經有足夠的財力物力讓漢武帝放手拼搏了。而且當時漢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就派張騫出使西域,這本來就是希望和西域達成聯盟,對匈奴進行戰略包圍,年紀輕輕就有這麼高遠的政治眼光,是非常難得的。而且漢武帝敢於創新,拋棄70多年的和親政策,直接正面出擊匈奴,他的勇氣可嘉。
漢武帝在文化問題上也是如此,有人評價他遏制了文化的多樣化,有人又評價他促進了思想的統一,使儒家思想成為漢族正統思想。顯然這兩種評價都適合放在漢武帝身上,因為這是事實,但是漢武帝這個人身上就是有兩面性的,他既愛惜人才,又棄之如草芥。所以評價漢武帝還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他的功既可以是他的過,他的過也可以是他的功。
漢武帝的貢獻
漢朝文景盛世是指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這個時期經過兩任皇帝的勵精圖治,漢朝繁榮富強,國庫充足經濟發達,發展相對穩定。但是北方的匈奴侵略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漢朝仍然處於向匈奴求和的地位。在漢景帝的下一任皇帝漢武帝即位後,出現了討伐匈奴徹底改變匈奴入侵漢朝的局面,這是歷史上重要的漢武帝的貢獻。
漢武帝劇照
漢武帝的貢獻有許多這裏列舉幾個方面。第一,進一步鞏固了中央集權,削弱藩王勢力。他採用中尚書的權力機構架空了丞相的作用。他下令藩王必須把土地分封給所有子嗣不而不是集中傳給嫡子,並且封地彼此不能統屬,這樣一來藩王的土地就越來越小了,也無法和中央對抗了。他完善監察制度,採用公車上書,這樣能廣納意見,推行改革。第二,漢武帝親自率領軍隊和匈奴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戰鬥,最終瓦解了匈奴國的勢力,並把匈奴驅逐到了北部。他還大量北遷移民,讓移民在北方的土地上發展生產,加強邊防的守衞。漢武帝派漢朝使者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第三,漢武帝除了對匈奴的徹底征戰外,收服南部和西南的少數民族部落。漢武帝時期的漢朝疆域是最為廣闊的。
漢武帝的貢獻不只這些,他思想文化曆法年號上也有貢獻。漢武帝秉承了漢文景兩代的繁榮,進一步拓展了漢朝的領域,在歷史上是一位很有魄力和征服力的武帝。
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漢武帝在文景之治後將西漢推向了一個鼎盛時期,漢武帝即位的時候,西漢的政治已經相對的穩定了,而且國家經濟狀況也很好,雖然父輩已經在開始清除分裂因素,比如諸侯王,邊境的匈奴和親等,但是封建統治中的皇權還待加強,漢武帝上任後大顯身手,不僅解除了匈奴的威脅,而且統一了許多地方,漢武帝時期的版圖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倍。漢武帝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這些方面都做了改革。
漢武帝的畫像
在政治上漢武帝改革了官制,加強了皇權,開始用布衣為相,並直接由皇帝控制丞相,任用低級官員組成“中朝”,尚書令的權力變大,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則成了執行機構。漢武帝注重對地方官僚的控制,實行察舉制,每州設以刺史監察官員。還有漢武帝還推行了推恩令,使諸侯王勢力問題得到解決,完善了封建社會的法制建設,維護着社會秩序。在軍事上,漢武帝直設禁衞軍,直接由皇帝調遣,派了衞青、霍去病等與匈奴交戰,又派張騫出使西域,聯合西域打擊匈奴。在經濟上,漢武帝下令以五銖錢作為法定貨幣,還有國家壟斷了鹽鐵的生產與運營,漢武帝還治理黃河,在乾旱地區推廣區田法和代田法。文化上漢武帝改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創立了太學,還有漢武帝尊崇儒家的時候也崇尚法治,這是他的基本治國思想。
漢武帝時期的西漢是可以和西方羅馬帝國媲美的帝國,所以後世經常將漢武帝也叫作漢武大帝。漢武帝對中國漢族作出的貢獻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但是他身上存在的缺陷我們也不能忽視。漢武帝作為一個帝王是偉大的,他的大一統措施為後世2000多年做出了貢獻。
漢武帝時期的名臣
漢武帝時的名臣除了衞青、霍去病、李廣、霍光、張騫、主父偃等人外,還有司馬遷、司馬相如、董仲舒等人。司馬遷的父親也是一位史學家,但是司馬遷的一部《史記》讓司馬遷名垂千史,司馬遷被後世譽為歷史之父,因為他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司馬遷從二十歲開始遊歷天下,幾乎踏遍了西漢的各個角落,回到長安後入朝做了郎中。
德州董仲舒像
公元前110年,司馬談病重,彌留之際告訴司馬遷祖先從周朝開始就是太史,因此讓司馬遷積極向上,坐上太史職位,然後將他要編寫的著作完成。司馬遷在長安任職結識了許多賢能之士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董仲舒和孔安國,所以司馬遷做《史記》時給與了孔子高度的讚揚。漢武帝對司馬遷也是重用的,但是司馬遷最後因李陵之事慘遭宮刑,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記》,但是司馬遷之後再無出現。司馬相如則是西漢時期的辭賦家,有道家的思想,漢武帝時經常讓作賦,當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在民間很有名氣。
還有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思想家,董仲舒是崇尚儒學的,但是他在諸子百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新的儒學思想。漢武帝時董仲舒還是一個儒生,因為竇太后推行黃老之術,因此董仲舒沒又做官,但是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徵求治國防落,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張,很好的維護了漢武帝的集權統治,因此被漢武帝重用,先是為劉非的國相,後又是劉端的國相,但是後來回家著書,漢武帝每逢大事,都會讓人去他家裏徵求董仲舒的意見,因此十分受漢武帝的重視。
漢武帝託孤
漢武帝為何晚年會託孤霍光呢?其實漢武帝是從多方面考慮的,但是有些人認為是漢武帝導致了霍光專權。霍光雖然和他的哥哥霍去病比起來,在歷史上的名聲沒有霍去病好,但是漢武帝很看中霍光的人品。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弟弟,而霍去病的母親是衞子夫的姐姐。衞子夫雖貴為皇后,但是對衞青、霍去病的要求就是謹慎、不培養自己的親信。
霍光輔政的故事
霍光是霍去病帶來的,當時的霍光才十幾歲,在哥哥的庇護下,機靈的霍光也在漢武帝手下做事,並和哥哥霍去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霍光長大後以現在人眼光看也應該算是一個美男子,但是做事穩重,很少有話,而且做事非常有耐心。漢武帝晚年逼死自己的太子之後,一直在自己的繼承人上遲遲不動作,但是內心是偏向自己的小兒子,但是劉弗陵太小了,所以漢武帝讓一直謹慎低調卻有才華的霍光和其餘三位大臣走上輔政之路。霍光是個好人,但是霍光的妻子卻不是,霍光在漢昭帝時是備受百姓稱讚的,可惜女兒霍成君和妻子卻心腸惡毒,其霍光的兒子、親戚卻仗勢欺人,讓所有人都厭惡。
這就是為何霍光其人本該和哥哥霍去病一樣人人稱道,但是他身邊的人卻拖了霍光的後腿,霍光在漢宣帝的時候,也誤看了這位從民間走來的皇帝,他不是劉弗陵君臣信任。因此霍光及其家族最後都被打壓的站不起來,霍光對漢室是盡忠盡心的,但是權力把握太久,沒有及時還給漢宣帝,最後導致身死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