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博士和青年博士不一樣,我所説的“年輕博士”,一般畢業的時候不超過35週歲、大部分是在30週歲左右。而青年博士就不一樣了,你翻開各種青年獎的評選,似乎40週歲以下也算是青年。有時候也讓人啼笑皆非,看着某些青年獎的獲得者不是位列官班、就是出身名門,甚至自己的孩子都要上中學了,還在和年輕人爭奪青年獎。獲獎不易,畢竟,年輕人要比青年人更努力。年輕人,更多的是重在參與。
年輕博士找工作,這裏所説的工作,主要指國內大學。
哪些大學去得?
1、原985高校,去得
最近幾年,“雙一流”喊的挺響。以至於985高校似乎都快被人遺忘。但我覺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原985高校,人家有積澱。而且,“雙一流”建設最終名單中,原985高校全部進入一流大學建設名單。985高校不僅是駱駝,而且還是風華正茂的駱駝。
你説事情怎麼這麼巧呢?
神奇,真是神奇。
這些高校招聘人才有一個特點,一般喜歡“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先“海”後“內”,還得並列一個“優秀”條件。你沒海外經歷,首先是矮了一截,如果成果上又達不到顯著的“優秀”程度,幾乎希望就很渺茫了。
當然,如果你爸爸或母上大人是大佬,走個破格或特殊人才引進也説不定。畢竟,能博士畢業的,大家的起點業績差不多。論文你發3篇,他發5篇,差別不大。這個時候只要“優秀”的門檻是3篇,你就入圍了。
但榜上有名的985高校只有39所,自己的親爸爸只有1個,所以有些事情是可望不可即的,要看緣分。
2、本領域排名前三的高校,去得
大家的專業差別很大,有些專業在985高校裏連一席之地都沒有,這很正常。僧多肉少,可能又趕上吃肉的和尚還很多。但在你自己的領域裏,你應該知道哪些高校是行業大佬。行業大佬裏,首選排名前三的高校。這些高校別的不敢説,至少學科建設經費在國內是有保障的,否則也很難混到前三。
您可能要問:為啥不是前五、前十,而是前三呢?
給您解釋一下:第一,您別盯着前三,您能去排名第一的,第二第三就不用考慮了;第二,學科的排名越靠後,對你的參考價值越小。舉個例子,全國高校排名,你會覺得前100名的可能還會看看,但排名600和排名700的,他們的排名差距有100,但對你而言你還會過多關注嗎?大概率是不會。
能在本領域排名穩居前三的高校,至少學科實力是得到長期認可的。也許他們不是風華正茂的駱駝,但至少也是短期內不會餓死的駱駝。況且,駱駝還自帶儲水功能,薪水和福利一般也不錯。
除了以上這兩類高校,其他高校有沒有區別?
當然有。
比如相對的,原211工程的高校要優於普通院校;東部的高校要優於西部的高校;老牌高校要優於新建院校;排名靠前的院校要優於排名靠後的高校。
但是,這些是相對的,很難給出統一的判定。比如,西湖大學是新建高校,但目前來看人家也挺好呀;有些所謂的老牌高校實際上是專升本或者合併搞出來的,也未必一定優於新建院校。
因為這些相對的因素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如前面兩個標準簡單。
如果你自身達不到前兩條標準,説明你自己軟硬件可能存在問題,有可能處於“上不上、下不下”的境地,這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分析,比如你有哪些選擇、老家在哪裏、愛人就業去哪等等。
如果能根據前兩條去選擇,恭喜你,美好生活在和你招手!
年輕博士找工作,哪些大學去不得?
繼續這個話題之前,有一個前提條件:你有選擇。
意思很多高校都想錄用你、你自己可以從中做選擇,而不是你自己本身都沒有多少選擇,還要挑肥揀瘦。
在你選學校而不是學校選你的情況下,有以下情況的高校去不得:
1、辦公室不足的,去不得
面試的時候順便去參觀一下這所高校年輕博士的辦公室,一間辦公室安排5個以上年輕老師的,一般去不得。已經入職的人辦公條件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新入職的了!
當然,這個與辦公室的建築面積和格局有關,如果大辦公室做了隔斷就另當別論了。您得自己把握一下這個標準。
2、辦公室不配電腦的,去不得
面試的時候順便去參觀一下這所高校年輕博士的辦公室,看看台式機有多少、筆記本電腦有多少。問一下使用筆記本電腦的在職前輩,是自己的電腦還是單位配的。現代社會,電腦是進行辦公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一個高校連給年輕博士連電腦都配不齊,多半就不怎麼樣。
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是高校的應有義務,否則你怎麼備課、在單位怎麼處理文件?
3、學校官網宣傳的都是領導很忙,去不得
打開學校主頁,看看新聞裏的主要內容是啥。如果大部分內容都是領導很忙的新聞,有一定概率這所高校官僚主義盛行、領導鼠目寸光、底下有些人喜歡溜鬚拍馬,這種高校一般工作氛圍較為壓抑,不利於年輕人健康成長。
聰明的高校領導至少表面上要做出來是為師生服務的態勢,新聞裏也多是師生的報道。有些高校連表面工作都不做,你還指望他能好到哪裏?
有時間再去二級學院的官網也看看,通知發的勤不勤、新聞大概都在宣傳啥、以往都做了哪些工作。從中也可管窺一二。
4、行政樓進不去的,去不得
有些高校領導單獨在行政樓,如果你嘗試進入行政樓非常費勁,暗示着以後工作如果有了困難找領導,也非常費勁。這種單位,一般去不得。如果經過交流或登記就進去了,但進入之後發現主要領導的辦公室都不公示,這種羞於見人的領導,一般也魄力有限。
5、廁所配紙待遇不一致的,去不得
去領導所在樓層的廁所看看,再去普通教職工的樓層廁所看看,如果領導那邊有廁紙,普通職工這邊沒廁紙,這種高校一般去不得。連個廁紙這種小事都做不到公平,你還指望入職以後職稱晉升、評獎評優公平?
不要太天真了。
6、入職1年內不落實科研啓動費的,去不得
問一問已經入職的前輩,科研啓動費入職多久能到賬使用?
科研啓動費到賬時間超過1年的,最好就別考慮了。這意味着,這1年之內你沒有研究經費、寫論文沒有版面費、開了發票可能面臨明年過期無法使用或需要各種審核簽字等問題。
簡單説:科研經費不落實,意味着你要麼荒廢科研、要麼自費科研,都是不利於你自己成長的。
優質的高校,一般入職半年以內就能落實科研啓動費;
差一點的高校,過了半年實習期、簽訂正式合同以後能落實科研啓動費;
超過1年落實科研啓動費的,都是令人髮指的高校。
如果是因你個人原因單位不給你落實,那是令人髮指的你。
7、首期合同8年帶高額違約金條款的,去不得
凡是願意首期合同就和你籤8年的,多數是缺少博士、想留住你的;凡是8年合同還附帶了高額違約金的,建議這種單位能不考慮就不要考慮。
優質的高校,是你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業績贏得別人的認可、尊重和挽留;比較差的高校,習慣用8年合同和高額違約金嚇唬人,讓人身心俱疲。
如果你還想努力,去優質高校,競爭壓力雖大,但你的努力不會白費;
如果你想混吃等死、不想努力,不妨找個首期就要籤8年還附帶高額違約金的高校,不犯原則性錯誤、不努力,基本就是混吃等死的日子。
8、二級學院領導業績質量不佳的,去不得
我發自內心的相信,高素質的領導應該是管理能力更強一些、能夠有效的運籌帷幄和決勝千里。但在我國的現代大學,學而優則仕的現象在理工科院校更多一些。一些領導往往是科研能手,繼而走上領導崗位。這種領導的優點是大家是同行,基本上業務方面的事情都能聊的來,領導在科研業務方面也能起到師長的作用,工作相對更務實一點。缺點是既然是同行,有可能會有衝突,就要看領導的素質和能力了。
好的領導,善於調兵遣將,發揮出團隊的合力,實現的是多贏。既然是調兵遣將,就應該有雨露均霑。而自私的領導,自己吃的肥頭大耳,用你時對你呼來喚去,不用你時任你餓殍趴地。
搜一下二級學院主要領導近年來的論文,如果最近5年都沒啥成果,這種領導基本上已經在科研上自我放棄了。二級學院領導在高校是中層幹部,這類人應該還是要有幹勁兒的。近年來的業績,無疑是他或她幹勁兒很好的反映。
9、二級學院領導班子搭班混亂的,去不得
看一下你即將加入的二級學院領導班子的搭班情況。
比如您是交通工程專業的,結果這個交通工程學院裏,院長是釀酒工程畢業的,書記是藝術管理專業畢業的,幾個副院長分別是食品工程、包裝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出身,整個領導班子不僅搭配不合理,而且和本學院的主攻方向還不一致,這種單位最好不要去。
工作以後,如果只是幫不上忙就算了。有些人幫不上忙還喜歡指手畫腳,那是非常痛苦的。
10、人事變動頻繁的單位,去不得
對於國外的單位,跳槽很常見。但對於國內的高校而言,很多人看重的是工作穩定。
一個高校如果人事變動頻繁,比如近年來主動跳槽的人數比較高,側面説明單位可能留不住人心;再比如中層領導崗位,去這個單位的組織部門網站看看,如果一箇中層領導崗三五年之內就頻繁更換領導,也是不太利於單位發展。畢竟,現在一般做規劃都是五年一個規劃,結果一個規劃還沒執行完,領導換了兩撥,您覺得你去這樣的單位工作,能效率高嗎?
11、單位開會特別多的,去不得
看下新聞和通知,如果一個單位,不是在開會,就是在準備開會的路上,這種單位最好不要去。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都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來完成的,當你的個人精力疲於應對各種會議的時候,你就很難分神再去應對其他事務了。
關於年輕博士擇業,還有幾個建議供參考:
1、不要看安家費有多少,安家費越多,枷鎖越重。若有免費的午餐,必有相應的負擔!
2、找工作期間,儘可能親自實地考察,不要因為自認為足夠優秀就輕易簽訂協議。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
3、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單位,工作以後都要好好幹,這是你自己的敬業精神!
4、不要覺得事業單位就是鐵飯碗,因為人吃的是葷素食物,而不是飯碗!自己有打糧的能力,還怕沒有飯碗?
最後,杜老師特別提醒北京應屆畢業的博士,如果心儀的單位是京外單位,務必12分確定以後再簽訂三方協議!
作者:杜學領
貴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