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黃巢是什麼轉世
據民間的傳説中稱黃巢是目楗連羅漢的投胎轉世,因此才有了黃巢殺人八百萬的俗語。但是無論他是什麼轉世,他屠殺百姓這件事情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黃巢畫像
黃巢在起義最開始的時候他非常關愛百姓,百姓也對他十分敬愛。但是在他攻陷長安,當上黃帝之後,便開始了他強盜一樣的生活。黃巢所率領的起義軍,在長安城內大肆搶劫殺戮,老百姓臉正常的工作都無法進行。
當聽説有人寫詩來諷刺他的殘暴,他便派人進行查找但是沒有找到,便把長安城內的儒生都殺光了。唐軍進行反攻佔領了長安城,但是沒過幾天又被黃巢奪回,黃巢把這次的失利怪在了長安平民的頭上,便把城內的男子全部殺盡。之後,黃巢軍隊被趕出了長安城,黃巢決定攻打陳州,但他又發現軍糧不足,於是把陳州的老百姓捉來當軍隊的軍糧。陳州的百姓吃光了,他們又轉賬臨近的許、鄧、徐等州。據保守的估計,黃巢軍隊在這期間內吃掉了多達30萬人的百姓。
但也有民間傳説,説黃巢是孝子目楗連羅漢的轉世,目楗連羅漢是為了救出他的母親,他不惜放出了地獄中的八百萬的惡鬼,因此被佛祖貶入了人間轉世成黃巢,讓他將自己放出的八百萬惡鬼給全部召回去,於是就有了一句“黃巢殺人八百萬—劫數難逃”的俗語。但是,如果將一個殺人惡魔與大孝子劃上等號,是一件令人十分可笑的事情。
黃巢食人事件純是杜撰
在新、舊《唐書》中都有記載齊軍在圍攻陳州的期間,因為軍糧的嚴重不足,黃巢為了能使自己的軍隊有戰鬥力便乾脆命令士兵把人抓來當作食物。他們因此製作了一個石臼,把活人扔到石臼中連骨頭一起磨成肉醬。這種食人記錄令人毛骨悚然,也成為歷史上食人的最高記錄。
黃巢之亂事件
我們先來看一下歷史史書是如何記載這個吃人事件的。在《舊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大致的意思是義軍包圍陳州三天,關東仍然沒有人耕種。義軍抓人而食,一天殺數千人,還有工具將人磨碎再吃。在《新唐書》中也有差不多的記載,説在圍攻陳州的時候,把其他十州的百姓俘虜來吃。
但是,近日《沖天英雄傳》的作者李耀華並不認同這種説法,認為食人事件純是史料杜撰出來的,而且加上到底吃了多少人也沒有明確的記載。食人事件那麼大規模,為什麼不把人數記載進去呢,這是疑惑之一。之二就是根據現在的科學判斷,按七人人一天吃一具屍體來算,每天要吃點將近兩萬人,那麼一年就要吃掉六百多萬人,這個數據遠超過當時的人口數。第三點,黃巢吃人事件來源於《舊唐書》的記載,此書的作者是司徒張昭遠,他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去看待農民起義,落筆處處都在詆譭農民起義,所以這樣的事件有可能是他抹黑農民起義之詞。
由此來看,對於黃巢食人事件還是有很多探討的地方,不能根據幾本史書就妄下定論。
黃巢殺人八百萬
多年來,在教科書上都稱讚了黃巢是一位偉大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他的起義推進了歷史的前進。但也有人説黃巢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他將繁華的長安變成了一座死城,那麼,到底黃巢是農民起義領袖還是殺人狂魔呢?黃巢殺人八百萬是真的嗎?
黃巢畫像
黃巢出身於一個叛賣食鹽謀取暴利的富有家庭,黃巢自小立志要進入官場,可惜卻屢次遭到落榜。公元875年,王仙芝起兵造反,黃巢開始響應王仙芝,成為了唐末農民起義的發起人之一,在王仙芝死後,他成了農民起義的領袖。從一介書生到農民起義的領袖再到殺人狂魔,實屬一言難盡。
開始起義的時候,黃巢和他的農民軍與農民的關係非常號,甚至還被農民冠上“率土大將軍”的美稱,當時在長安城黃巢的軍隊很受人民的歡迎。但是這種情形也只維持到了他攻陷長安的那一刻。在黃巢稱帝之後,他們的性質就變了,黃巢變得不思進取,他的起義軍開始在長安街殺人放火,強搶民女,跟強盜沒什麼兩樣。
有人題詩諷刺了昏庸的黃巢,他命人去查結果沒有查出作者,於是便把殺盡了長安城三千多的儒生。之後,長安城又被唐軍所佔領,黃巢大怒,將城中八萬多的男子都全部殺光。後來,他被趕出了長安城,走投無路的軍隊開始攻打陳州。很快,他又發現了軍糧不足的現象,竟將活生生的百姓磨成肉醬供應部隊。陳州的百姓吃光了,他又轉戰攻打其他州,目的就是為了提供軍糧。
黃巢殺人是否有八百萬已無法進行統計了,但是他這種殺人不眨眼的行為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黃巢之謎
迄今為止,黃巢的死都是一個未解之謎,在《新唐書》上所記載黃巢是自刎而死,但在《舊唐書》上説黃巢是死在別人的刀下,甚至還有人説黃巢在戰敗後並沒有死去,而是削髮為僧,過起了隱居的生活。那麼,到底黃巢是怎樣死去的呢?讓我們一一來做分析。
黃巢畫像
對於黃巢死於他人手下的也有不同的觀點。唐代學者崔致遠所著的《桂苑筆耕錄》中的記載,説黃巢是被時溥所引誘的起義軍中的某個將領所殺,但是這又跟尚讓殺死黃巢產生了分歧。因為從時間上推斷,那時候尚讓已經投降朝廷,時溥也不會再去引誘拉攏尚讓,再則黃巢也不會對早已背叛的尚讓沒有防備,所以這個不可信。但是崔致遠的文字是比較可信的,因為他與黃巢處於一個時代,可信度比較高。因此,可以推斷出黃巢確實被他人所殺,最有可能就是死在他最信任的外甥林言的手上。
關於黃巢的死敦煌殘卷上的記載不太可信,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黃巢死在泰山附近的狼虎谷有很多史料都進行了相同的記載,相信這個記載不會有太大的差錯。而且肅州離泰州相差甚遠,肅州的官員是如何得知黃巢被尚讓所殺呢?所以這點不可取。
但是,又有許多宋人在筆記中説黃巢並沒有死,而是削髮為僧,隱姓埋名。但是,試想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在經歷了數十年驚心動魄的戰爭生涯後,怎會甘於隱姓埋名,看似榮辱不驚呢?而且他是一個非常狂妄、固執的人,他怎會苟活於世上?因此,這種説法只是想給歷史人物蒙上神秘面紗罷了。
敢笑黃巢不丈夫
人們把黃巢和宋江這兩個爭議人物聯繫在一起,是源自於宋江在酒後所著的一首詩。詩中寫道: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其中,這首詩歌中的“敢笑黃巢不丈夫”表達了宋江對黃巢的蔑視,認為黃巢不是大丈夫,自己才是大丈夫。
黃巢起義
不過,這兩人還是有共同之處的。兩人都是農民起義的領袖,都發生在朝代盛世的末年。黃巢起義發生在唐朝的末年,導致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的階段。宋江的起義是發生在宋朝的末年,但是影響卻遠不及黃巢起義。拋開歷史的偏見,黃巢的影響是遠遠超過宋江的,黃巢在義軍的擁護下稱王,自號“沖天大將軍”,建立了大齊的政權,是歷史上相當了不起的人物。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由於他過人的膽識和勇猛的性格,在王仙芝之後他便成為了起義軍的最高的領袖人物,輾轉於各個地方,最後進軍長安稱王,直到他戰死在沙場之上。宋江是《水滸傳》裏面的傳奇人物之一,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的領導人物,原是押司,在托塔天王晁蓋死後他便成為了梁山的領袖,極大主張讓好漢們接受朝廷的招安,並且在招安之後替宋朝攻打起義軍,但不久後被奸臣毒害。
兩個人物在歷史中並不屬於改朝換代的大人物,而是許多農民起義中的一些點滴,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留下了幾筆。但是,兩人的南征北戰,戰功顯赫,在歷史上留下了短暫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