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翅帽”是宋朝官員佩戴的一種官帽,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烏紗帽。但這種官帽有別於之前的帽子,其特別之處在於,帽子後邊長了兩個長長的翅膀。其發明者就是宋太祖趙匡胤。
那麼,宋朝之前官員的烏紗帽是什麼樣子的呢?為什麼趙匡胤要將官帽設計成這個看起來有些奇葩的形狀呢?
我們先來看看“烏紗帽”是怎麼來的。
從“烏紗帽”的名字我們不難看出,這就是用黑色的紗製作而成的一種帽子。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裏,烏紗帽逐漸演變成做官入仕的代名詞。考取功名入朝為官後,被稱作“戴上了烏紗帽”;反之,被削去官職,貶為庶民後,就叫做“摘掉烏紗帽”。
以至於發展到後來,人們約定俗成“烏紗帽”就是官宦的象徵,是官員才能佩戴的帽子,成為了一種特殊的政治文化標記。
實際上,最初的烏紗帽,並非官員特權,而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曾廣泛流行於百姓當中。據説,第一頂烏紗帽的發明者,是南朝人王休仁。
《宋書》中對這個細節記載如下:“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制烏紗帽,反抽帽裙,民間謂之‘司徒狀’,京邑翕然相尚。”
王休仁之所以製作烏紗帽,純粹是一時心血來潮趕時髦,只想佩戴一頂和別人風格迥異的帽子,便將一塊黑色的紗布四邊抽紮起來戴在頭上,一頂式樣新穎、簡單大方的烏紗帽就此誕生了。
但令王休仁沒想到的是,這種烏紗帽一經問世就備受青睞,人們紛紛效仿,風靡一時,到唐朝後達到鼎盛。
烏紗帽作為官服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開始於隋朝。以帽子上玉佩塊數的多少來區分官員等級。據説一品官職的烏紗帽上有9塊玉飾,以此類推,五品官員只能鑲嵌5塊,六品及以下的官員則不能有玉飾了。
再來看看趙匡胤是如何改進烏紗帽的。
烏紗帽發展到宋朝後,宋太祖趙匡胤別出心裁地對帽子做了改進。他用鐵片、竹篾做骨架,在帽子的兩邊各穿出一尺多長的翅膀。一旦晃動起來就忽忽悠悠的,官員們走路也因此倍加小心,生怕有個磕碰,撞壞了官帽。這種帽子學名叫展角幞頭,俗稱長翅帽。
趙匡胤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眾所周知,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登上皇位的。在當初的兵變過程中,眾多文臣武將都是他的同僚,而且都有擁立之功。待老趙坐上龍椅後,對這些昔日有功之臣自然十分客氣,大臣們也沒太把老趙放在眼裏,平時少不了顯得稍微隨意一些。
尤其是上朝之時,大臣們總是喜歡交頭接耳,家長裏短地或聊天、或議論朝政,搞得老趙極為尷尬。當面呵斥吧,又怕傷了這幫出生入死兄弟間的和氣;置之不理吧,又有失體統,敗壞了朝堂的規矩。
一天早朝,趙匡胤一臉莊重地端坐在龍椅上,聚精會神地聽着一位大臣的奏報。老趙想借此營造一個莊嚴肅穆的朝堂氛圍,給大臣們做個表率,阻止他們在殿前竊竊私語。
可沒過一會兒,幾個大臣還是忍不住開始交頭接耳,全然不顧朝堂上應該遵守的規矩。趙匡胤心中很是不爽,但他還是強壓了怒火,沒有當場發作,而是不露聲色地繼續聽完了大臣的奏報。
退朝回宮後,老趙冥思苦想,怎樣才能阻止大臣們在朝堂上隨意交談呢?終於,他靈機一動,在大臣們的帽子上找到了方法。他命人在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這樣官員們就沒法湊在一起交談了,朝堂風氣也嚴肅了很多。
不過,這種烏紗帽也對官員的出行造成了困難,因此,老趙又頒下旨意,平時上街就不用戴烏紗帽了,但上朝時是必須戴的。
圍繞着長翅帽,還生出一則更有趣的故事來。
話説宋朝到了宋真宗的時候,有一日,宰相寇準為體察民情,微服私訪。他換下官服,取下長翅帽,着便衣,將自己裝扮成書生模樣,來到京郊深入民間走訪。
在一處茶館裏,寇準偶遇了一位老者,在和他談完話起身離去時,這位老者突然間對寇準行了跪拜之禮。
寇準滿臉疑惑地詢問老者:“老先生,鄙人乃一介書生,你怎可對我行如此大禮?”
老者含笑答道:“先生乃朝廷高官,我心裏自然是有數的。”寇準問道:“我和你素不相識,你如何得知啊?”
老者回答道:“先生剛才進屋時左顧右盼,就像生怕你的長翅帽碰到了周圍的物體一樣。如果不是長期佩戴長翅帽,又怎會養成這樣的習慣呢?”
(參考資料:《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