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要弄清“漢族”的由來,須從“漢”説起。按段玉裁注《説文解字》詮釋,泉水剛出山時,水流較小,稱為“漾”,多股泉水匯成盛大水流後便叫“漢”。看來“漢”字的原始意義是對大河的通稱,並非專指哪一條河流。
後來,文人們把神話中的天河叫作“漢”也稱為“雲漢”“銀漢”“天漢”成語“氣衝霄漢”用的便是這一意義。曹操詩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其中的漢,便是天河的意思。
《詩經》亦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則稱“華夏”或“諸夏”。那麼漢王朝為何稱漢呢?因為漢高祖劉邦起於漢水一域。
漢水發源於陝西省寧強縣,歷史上習稱寧強縣一帶漢中(即今日的漢中地區),漢字中河流名發展成了地名。秦朝末年,劉邦入關滅秦後項羽封在漢中一帶稱“漢王”;劉邦得天下後,便用其發跡之地的地名作為王朝名,稱“漢朝”,“漢”字又由地名發展成了朝代名。漢王朝統治中原中百餘年,疆域廣大,影響深遠,聲名播於海內外,周邊民族習稱中原人為“漢人”。因為漢王朝十分強大,轄下兵民又以勇武著稱,匈奴人常稱讚漢人為“好漢”,後來的“男子漢”、“莊稼漢”等詞語皆為這一意義。
繼西漢、東漢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個以“漢”命名的封建政權。三國時期劉備建立政權稱“蜀漢”或“季漢”。五代時沙陀族劉知遠建立的政權也稱“漢”,為便於區別,史稱“後漢”,與“後漢”並存的還有劉隱和劉崇建立的兩個名叫“漢”的政權,史學家分別稱為“南漢”和“北漢”。這些名叫“漢”的政權的接連出現,使“漢”字在人們的頭腦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這些政權統治下的民眾漸漸被視為一個共同體,並且與“漢”字緊緊地聯繫起來,這是最終形成漢族這一固定概念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基礎。
按照斯大林的説法,民族是“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以及表現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在中國,是先形成了處於周邊地區的一些的小“共同體”、最後才相應地形成了處於中間地帶的大的“共同體”這就是漢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