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是中共領導的軍隊,是由八省紅色遊擊健組成的,在組建的初期為保持和發揚紅軍的優良傳統,全軍開展了發揚優良傳統運動,而這個優良傳統不僅是在思想教育上,更是帶入到軍隊的命名上,新四軍軍部確定把“保持發揚優良傳統”八個字作為八個主力團隊的代號,這是新四軍成立之初的八個團,他們都有一個特殊的代號,這些特殊的代號組合起來就是“保持發揚優良傳統”,他們分別是第1團稱保團,第2團稱持團,第3團稱發團,第4團稱揚團,第5團稱優團,第6團稱良團,第7團稱傳團,第8團稱統團。現將這八個主力團隊簡要介紹如下:
1、保團
這是新四軍第1支隊第1團 新四軍第1支隊是的支隊長就是後來的陳毅元帥,而第1團是由湘鄂贛邊紅軍游擊隊於 1938年1月4日組建編成,團長傅秋濤,副團長張正坤(後江渭清),參謀長江渭清(后王懷生),政治主任鍾期光。從團長道政治部主任都是大名鼎鼎,後來都成為了開國將領。全團一千一百餘人,六百餘支槍,皖南事變中被打散,而皖南事變中該團首任團長傅秋濤也是唯一成功率隊突圍的。
2、持團
是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 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是由堅持在湘贛邊、贛粵邊、贛東北和皖東的紅軍游擊隊於1938年2月組建編成,團長張正坤,副團長劉培善,參謀長王必成,政治主任肖國生。該團隨陳粟東進,皖南事變後改編為新四軍第1師第2旅第4團。 而團長張正坤在皖南事變中負傷被捕,後來遭到關押壯烈犧牲,副團長 劉培善建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
3、發團
是新四軍第2支隊第3團 新四軍第2支隊第3團是由閩西紅軍游擊隊和閩贛邊汀瑞紅軍游擊隊組建編成,團長黃火星,副團長邱金聲,參謀長熊夢輝,政治主任鍾國楚。全團一千二百餘人,五百餘支槍。該團隨陳粟東進後調回皖南,皖南事變中被打散。 團長黃火星在建國後被授予則被屬於中將,副團長邱金聲在1939年因病去世。
4、揚團
是新四軍第2支隊第4團 新四軍第2支隊第4團由閩西紅9團、閩粵邊的新編紅3團和浙南紅軍游擊隊組建編成,團長盧勝(後張道庸也就是陶勇中將),副團長葉道志(後周桂生),參謀長王勝,政治主任廖海濤。全團六百多人,二百餘支槍。該團隨陳粟東進,皖南事變後改編為新四軍第1師第3旅第7團。 團長盧勝被授予中將軍銜。副團長葉道志因為違紀被冤殺,後來給予平反。
5、優團
新四軍第3支隊第5團 新四軍第3支隊第5團由閩東北、閩北紅軍游擊隊為主組建編成,團長饒守坤,副團長曾昭銘,參謀長楊元三,政治主任劉文學。全團一千二百餘人。該團首任團長饒守坤被授予中將軍銜,副團長曾昭銘1940年3月22日護送張雲逸家屬等人前往江北指揮部途中遭國民黨地方保安部隊扣押殺害。
6、良團
新四軍第3支隊第6團 新四軍第3支隊第6團是由閩東紅軍游擊隊於1938年1月24日組建編成,團長葉飛,副團長阮英平(後吳焜),參謀長黃元慶(後喬信明)政治主任阮英平兼(後劉松青)全團一千三百餘人,七百餘支槍。團長葉飛建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 副團長阮英平 1948年2月3日在前往福州的途中,因歹徒範起洪等三人謀財害命而遭受偷襲,在寧德大寓村壯烈犧牲。
7、傳團
新四軍第4支隊第7團 新四軍第4支隊第7團是由紅28軍第82師第244團和新兵營編成,團長楊克志,政治委員曹玉福,參謀長林英堅,政治主任胡繼亭(後徐海珊)。全團一千一百餘人,七百餘支槍。該團皖南事變後改編為新四軍第2師第4旅第10團。 團長楊克志和政委曹玉福投敵叛變!
8、統團
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 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是由桐柏山紅軍游擊隊組建編成,團長周駿鳴,政治委員林愷,參謀長朱茂緒(後趙啓民)政治主任謝有才(後徐祥亨),全團七百餘人,三百餘支槍。該團皖南事變後改編為新四軍第2師第5旅第13團。 團長周駿鳴在建國後在地方任職。
這個八個團在別稱取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保持優良傳統。這八個團後來編入新四軍各個部隊,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