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854年,張勳生於出生在江西奉新縣赤田鎮赤田村。張勳家境貧寒,並且在他10來歲的時候,父母雙雙去世。
張勳照片
張勳一生從事的職業有很多種,後來在長沙蔘軍,由此開啓他的從官生涯。
張勳是頑固的保皇派。1911年,孫中山推翻了統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而此時也意味着清政府從此下台,並且建立了民國臨時政府。還頒佈了廢舊換新的制度,比如男士剃掉辮子頭,女士解除裹腳等等。身為保皇派的張勳自然不會服從新民主主義的號召,並且堅決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到死都留着辮子頭,除此之外,張勳還命令自己的部下不允許剪辮子。於是,張勳也便有了“辮帥”的稱號,他的部隊也被稱為“辮子軍”。張勳復辟失敗後,也意味着張勳走下了政治舞台,而且辮子軍已不復存在。但是張勳依然留着辮子。有人勸他剪掉辮子,張勳答:“我張勳的辮子等於我張勳的腦袋,腦袋掉了辮子才能掉!”張勳不僅留着辮子頭,而且在穿着等各個方面,依然是清朝旗人的打扮。頭戴尖頂緞帽,上面綴有寶石或鑽石,身穿尺寸肥大的大褂或馬褂;腰纏綢帶幅下垂,掛着眼鏡盒、扇子套及檳榔荷包等。夏天則穿兩截大褂,足登官靴。對於他自己的穿着,張勳本人也非常滿意。
1923年,張勳因病在天津洋房裏去世,而他的一襲長辮也被帶入了墳墓之中。
張勳後人
張勳一生誓死效忠清政府,在孫中山推翻清朝政府的統治之時。張勳仍想找準時機建立清政府政權。
張勳和家人照片
在袁世凱去世後,張勳發動了復辟之變。這場復辟只持續了短短5天。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帶領的軍隊便瓦解了張勳的軍隊,並在全國通緝溥儀。
後來,念在張勳為主效力,便赦免了他。張勳後期在他的宅子中度過晚年。張勳一生共有一妻十妾。張勳的各位夫人們,為他生了很多孩子,可是大部分都在早年夭折。後來,長大成人的只有五位子女。分別是:長子夢潮、長女蒙緗、五子夢範、五女夢朝、七子夢津。張勳和當時北洋政府的官員所結親。夢潮是張勳的大兒子,最後娶了張作霖的女兒,成為了張作霖的女婿;夢緗嫁給了北洋政府總理潘復的兒子;夢範娶了曾經擔任過北洋政府國務院總理靳雲鵬的女兒;夢朝嫁給了擔任江西督軍陳光運的兒子;夢津娶了南昌洋油大王趙幹卿的女兒。張勳的子女都嫁娶了門當華對的對象。
張勳一生雖然為清政府效力,但是他所經營的商業類別也有很多,一輩子也賺了相當一大部分錢。張勳晚年居住在他的宅子裏,晚年的生活極其奢華。張勳一生共有一妻十妾,這些夫人們為張勳生了九個兒子五個女兒。但是後來只有五位長大成人。張勳有經商頭腦,在他去世後,也留了相當大的一筆財產給子女。
張勳 小毛子
張勳一生共娶一妻十妾,而小毛子就是其中一位妾室。
張勳愛妾小毛子照片
小毛子原為秦淮河畔的歌女,張勳得知小毛子美豔動人、並且擅長唱小曲,張勳甚是開心。於是便去秦淮河畔將小毛子接來,與她成親。張勳特別喜歡會唱小曲兒的女子,而在小毛子之後,還娶了會唱戲曲的王克琴,顯示出張勳對會唱戲曲的女子情有獨鍾。
而張勳與小毛子之間還有一段故事,民間也將張勳這一做法稱為“不愛江山愛美人”,至今仍被廣為流傳。
當時,江浙等地起義將領在上海張園開會,大家積極推薦徐紹楨為江浙聯軍總司令,在鎮江設立聯軍司令部,指揮各部重新進攻江寧城。而張勳率部作戰,後來失利退入城內。天堡作為要領之地不久為民軍所奪。民軍居高臨下,向清軍據點開炮攻破了城門。張勳觀其形勢,便火速撤退。還來不及攜帶小毛子,就帶着衞隊逃出漢西門到了徐州。而徐紹禎的部下進城後,發現張勳已經逃走了。後經打探,得知張勳的愛妾小毛子還在城內,便命令部下抓來小毛子,作為和張勳交換的籌碼。後來,小毛子被抓的消息傳入了張勳的耳朵,起初張勳不想拿軍餉換小毛子。徐紹禎等人看張勳遲遲沒有回應,便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小毛子安置在上海張園,以收門票的方式,任人蔘觀。張勳聽後,萬般生氣,他認為如果連自己喜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的話,自己也沒有什麼作用。後來,張勳便用一百列火車換回了愛妾小毛子。這便是張勳和小毛子的故事。
張勳為什麼要復辟
張勳生於清末1854年,是中國近代北洋軍閥。張勳家境貧寒,並且在他10來歲的時候,父母雙雙去世。
《建黨偉業》張勳劇照(後三)
張勳豐富的人生閲歷造就了張勳勇猛的作戰精神。在張勳參軍作戰時候,張勳表現出色,後來得到清政府的屢屢提攜。清政府對張勳有知遇之恩,所以,張勳一生只效力於清政府。
1911年,孫中山推翻清朝的封建統治,建立了民國臨時政府。還頒佈了廢舊換新的制度,比如男士剃掉辮子頭,女士解除裹腳等等。而張勳到死都留着辮子頭,他命令自己的部下不允許剪辮子。於是,張勳便有了“辮帥”的稱號,他的部隊也被稱為“辮子軍”。
張勳得知袁世凱想要稱帝,便幫助袁世凱當皇帝。1915年,袁世凱稱皇帝之時,張勳雖然表面臣服於袁世凱,其實內心還是想效忠清政府。並且,張勳找準機會,一心想要復辟清政府。
第二年,袁世凱去世。此時政權便落在了段祺瑞和黎元洪的手中,恰逢此時,段祺瑞想宣佈對抗德國軍,而黎元洪去堅決反對段祺瑞的主張,而張勳便成為第三方力量。此時,張勳便乘着機會暗中謀劃復辟的計劃。
1917年7月1日凌晨,張勳帶領部下穿着清朝官服進宮,打算重新擁護溥儀當皇帝。復辟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已失敗而告終。張勳復辟以當時的形勢,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因為張勳一心效力清政府,才有了愚忠這一做法。
張勳墓
854年,張勳生於出生在江西奉新縣赤田鎮赤田村。張勳家境貧寒,並且在他10來歲的時候,父母雙雙去世。
張勳墓
張勳生活閲歷十分豐富,在他三十的時候,參加了中法戰爭。在軍隊中,張勳因表現勇敢,很快就受到了賞識,張勳從此便走上了從官之路。
和張勳相關的事情,莫過於“張勳復辟”事件,後人對該事件的評價十分惡劣,認為張勳是愚忠。他的復辟事件,完全就是歷史上的一場鬧劇。後人將張勳稱為“辮帥”,是因為孫中山建立民國政府之後,將一些落後的行為全部進行廢除,比如剪掉辮子頭。而張勳為了表示對清政府的忠心,不僅以身作則不剪辮子,而且命令自己的部下也不允許剪辮子。後來,在袁世凱去世之後,張勳帶領部下穿着清朝的官服進入皇宮,擁護溥儀重新當皇帝,而這場復辟之路只走了短短几天便結束了,最終被段祺瑞所推翻,後來張勳逃入荷蘭領事館。最終,張勳被免除罪行,安享晚年。
張勳享年六十九歲,在天津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後,追封諡號為“忠武”。應張勳生前要求,在他去世後,家人將他葬在故鄉江西奉新縣馮川鎮不遠的陶仙嶺上。張勳在去世之後,家人給建造的墓十分宏大,後來,張勳的墓還被盜墓者挖掘過。文革期間,是盜墓最為嚴重的一次,破壞了張勳墓的構造。後來,張勳後人集體出資,又重新對張勳墓進行修葺,這才得以完整的保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