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歡迎小朋友們查看大柱聊生活的早晨分享,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
周瑜主要是從軍事角度分析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指出曹操軍隊雖多,犯了四大忌諱,孫軍只要努力作戰,定能生擒老賊,匡復漢室,充分展現了軍事家的雄姿英發;魯肅則是從政治角度分析,告訴孫權,我們當屬下的可以投降曹操,您作為主公決不能投降曹操,投降了就沒有今天的地位了,充分展現了政治家的深謀遠慮。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周瑜指出的曹操四大忌諱:第一是關西的馬超、韓遂還沒平定,是曹操的後患;第三是北方的士兵不習水戰;第三是時值冬天,糧食尤其是馬匹的草料很匱乏;第四是大隊人馬遠道而來水土不服,容易患病。相對來説,諸葛亮站在“外陣營使臣”角度的這段分析,則是面面俱到,由戰略而人情,由人情而軍事,逐個誘發孫權潛意識裏“積極抗戰”的要素,而打消其顧慮心態,最終達到目的。可以説,這三位對於促成赤壁之戰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曹操統一天下的偉業,就在這三位的嘴皮子下面灰飛煙滅了。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孫權在周瑜、魯肅、諸葛亮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隨後就派周瑜、程普、魯肅帶領三萬精兵,與諸葛亮一起,從柴桑進至赤壁,同劉備聯軍抗曹。孫權自己整頓人馬,作為他們的後援。接下來,展開了震撼天下的“赤壁之戰”。《三國演義》中用了超過全書百分之五的篇幅寫這一場戰爭,曹操和孫劉聯軍雙方的鬥智鬥勇、決策定計固然是看點,而諸葛亮在孫軍中,為了防備周瑜的猜忌暗算,步步算計,施展智謀自保,這些段落也是精彩紛呈,比如草船借箭、七星壇借東風,都是膾炙人口的大戲。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然而,這中間多數也是虛構的。在聯軍抗曹時期,對抗曹操始終是第一等大事,周瑜不可能把心思放在暗算盟友身上。至於依靠裝神弄鬼的“借東風”來解決火攻大難題,更是子虛烏有。民間藝人和羅貫中增加諸葛亮這許多神奇,無非為塑造“活神仙”的形象。聽上去頗有些遺憾,諸葛亮出山後的諸多神奇,竟然都是假編的。但實際上,赤壁之戰給諸葛亮的收穫和幫助,卻也是文學作品中未能提及的。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並非單純畢其功於一把大火,而是多次對峙和戰鬥的綜合結果。周瑜所率軍隊在赤壁,劉備所率荊州軍在夏口,從兩個方向將曹操電駐烏林的二十萬大軍牢牢住,使之無法展開。曹軍背後是綿延數百里的大沼澤,水陸兩軍被迫沿着長江北岸一字排開,首尾不能救應。曹操多次向兩個方向突擊,試圖打開缺口未果,水戰接連敗績,軍中又疫病流行。等到黃蓋詐降一把火燒去了連環舟,曹操再無鬥志,自己燒了剩下的船撤退。劉備、周瑜趁勢水陸並進反攻,曹軍死傷無數,從而錯過了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在幾個月中,該時期三位出色的軍事家一一曹操,劉備,周瑜,各施其法,統率將士,隔着大江廝殺。對剛出茅聲一年多的諸葛亮而言,能在近距離全程觀摩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爭,對其軍事知識的補充,自然是彌足珍貴的。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只是個文人。文人紙上談兵不可怕,怕的是隻知道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偏偏還不自知。赤壁之戰對於諸葛亮來説,就是這樣一個難得的軍事實戰教程。幾位軍事家和大批經驗豐富的宿將親自下場,給年輕的諸葛亮當了一回集體教師。諸葛亮以一介書生,最終能在辭典中被冠以“軍事家”的頭銜,赤壁之戰功不可沒。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此外,諸葛亮在大戰中擔任聯絡孫吳盟友的外交任務,頻繁出入吳營,與孫權以下諸多實權人物交往,“混個臉熟”,他原本“隆中高士”的清名,也很快加上了軍政圈子裏的實際聲望。更重要的是,諸葛亮還與魯肅交上了朋友。魯肅在評書演義裏是個老實人,實際上他也是頗有遠見的戰略家。正如諸葛亮一貫主張聯合孫權,魯肅也一貫主張聯合劉備。他與諸葛亮東西呼應,維持了孫、劉兩家之間多年的協作,共同北抗曹操。諸葛亮的“隆中對”大計,也從這位朋友身上得到了不少幫助。
諸葛亮就像一位剛剛畢業的博士生,進公司不久,便全程經歷了聯合另一家公司,共同對抗業界航母的一個超級大項目,並且這個項目還取得了成功。接下來,他和他所在的公司,都將以更高的姿態,去為心目中的理想面拼博。正如戰前諸葛亮的預料,赤壁之戰後,曹操主力部隊向北撤退,而孫權和劉備則趁機擴張。尤其是劉備,之前在荊州屈七八年,已經積累了深厚的人脈。曹操南下時他恪守道德底線,攜民渡江等做法,更是讓他在荊州士民中人氣暴增。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因此赤壁之戰後短短几個月時間,長江南部的零陵、桂陽、長沙武陵四個郡紛紛向劉備投降。武藝高強的老將軍黃忠,以及擁有數萬户手下的大帥”雷緒等也先後歸順劉備麾下。原本一窮二白的劉備,再次擁有了一方諸侯的強大實力。在荊州北部,孫劉聯軍與曹操展開了爭奪戰。經過一年的苦戰,周瑜終於擊敗曹仁,打下了江陵城及整個南郡。
伴隨着勝利而來的,少不了同盟之間的鈎心鬥角。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又用了和赤壁之戰差不多的篇幅來寫周瑜和諸葛亮的矛盾,寫諸葛亮智謀高超,趁周瑜攻打曹仁時漁翁得利,取了江陵,還“借荊州”;寫周瑜為了索還荊州費盡心機,甚至不惜用孫權的妹妹使“美人計”,卻一一被諸葛亮挫敗,最後諸葛亮“三氣周瑜”,讓這位不久前的盟友抱恨歸天的這同樣是幾百年裏歷代文藝工作者為了凸顯諸葛亮的“神奇”而虛構的橋段。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史實中,南郡是劉備的部隊配合孫軍一起打下來的;打下來之後確實有借荊州”行為,但這是魯肅為了現固孫劉聯盟以及分散來自曹操的壓力,勸孫權主動把南郡借給劉備,而非諸葛亮巧取豪奪欺負盟友的結果。魯肅的這一策略效果顯著,直接導致曹操放棄再次南下的計劃。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是為了鞏固聯盟的政治婚煙,而不是什麼“英人計”。最後,周瑜確實勸孫權防劉備,但只是勸孫權把劉備留在東吳,多送美女給他,消磨他的鬥志,而絕不是《三國演義》中那麼赤棵裸的暗殺,更談不上“忌恨諸葛亮的賢オ"。
諸葛亮當時出山才兩年、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成就,在周瑜眼中還到不了“心腹大患”的程度。就在周瑜寫給孫權勸他小心劉備的那封信裏,也只説到了“劉各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態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甚至都沒提到諸葛亮。實際上,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後的兩年,做着一件看似不起眼實則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一種地。在借荊州以及奪取江南四郡之後,劉備集團把江夏郡讓給了孫吳,這樣劉備手中一共掌握有大半個荊州的五個郡。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劉備自己駐紮在緊靠長江的公安縣,而諸葛亮則駐紮在臨烝(今湖南省衡陽一帶),督管南部的長沙、桂陽、零陵三個郡。這時候他有了正式的軍職:軍師中郎將(相當於少將參謀長)。當時劉備佔了荊州,北邊與曹操直接軍事對時,東邊的“盟友”孫權也不能完全放心,西邊又抱着“佔領四川”的戰略意圖,所以北部的南郡、武陵兩個郡時刻處於戰備之中。南部的三個郡面臨的直接軍事壓力較輕,屬於相對的“大後方”。諸葛亮管轄這三個郡,主要進行生產、徵税、行政管理等工作,為北方兩個郡提供兵源和後勤物資支持。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7 字。

轉載請註明: 孫權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説下,做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