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曹操相比誰厲害 周瑜為什麼打黃蓋
周瑜曹操
周瑜是東漢末年名將,二十一歲起就隨着孫策平定江東,孫策被刺死之後,孫策的兒子孫權接手他父親的事務,周瑜領兵前去奔喪,一方面是為了弔唁已死的孫策,更多的是為了向江東各方勢力展示他是支持孫權的信息。
周瑜畫像
曹操是東漢末年亂世中發展起來的勢力首領,三國時期建立了自己的曹魏政權,他也曾經也是一個正直的漢朝好官員,後來因為漢朝的腐敗實在是太嚴重了,他也向皇帝反映過這一個情況,可是皇帝對此並不理會,於是隨着漢朝進一步的腐敗加劇,曹操開始建立自己的軍隊,並逐步壯大。
曹操曾經兩次向孫權的東吳地區發過兵,第一次他率兵二十萬想要一舉將東吳拿下,但是弱點早已被周瑜掌握,他只用了五萬的兵力就將曹軍擊敗,這次大戰,讓東吳的軍隊徹底在東漢末、三國初奠定了穩定的基礎,天下被三大勢力分割的情況基本已經確定,但是,這位打敗了曹操的將才卻並沒有在歷史上繼續書寫他的輝煌,赤壁之戰過去僅僅三年,他就重病離世,去世時的年齡僅三十六歲。
第二次曹操討伐孫權的時候,當他看見孫權部隊依舊還是那麼強悍之後,意識到自己這次也是不會成功的,所以他再次率軍返回了,曹操的一生曾經有過剛正的一面,也曾有過小人奪權的一面,或許他稱不上是英雄,但絕對算得上是個梟雄,當時的他已經和皇帝沒有什麼區別了,但在他活着的時候卻並沒有廢掉皇帝自己登基,直到他去世,職位還是漢朝的丞相。
周瑜定計火攻曹操
曹操東漢末年曆史人物,曹操想要統一天下,但要取天下江東孫權是他的心頭之患,於是曹操就下戰書,孫權年紀尚幼,見到戰書就去找周瑜,看看周瑜怎麼辦。
《新三國》曹操像
周瑜也是東漢末年又一個英雄人物,頗有智慧,他更是難得的帥才,對江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周瑜見到戰書,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不是不敢打,只是不知道江東文官是什麼意思,所以他在猶豫。諸葛亮看出周瑜心思,他就為這一場戰役添了一把火,諸葛亮進見周瑜,用激將法讓周瑜和曹操開戰。
周瑜要和曹操打,周瑜會想怎麼打能,曹操百萬大軍啊,怎麼能取得勝利呢?周瑜突然心生一計,火攻,只有用火才可取勝。他想啊,我江東水軍個個在水中長大,曹軍生活在北方,都是旱鴨子啊!而江東人以水為生,這就是優勢。
火燒曹操,可是周瑜就開始計算怎麼利用這大火才能取勝,火攻需要箭,周瑜缺箭,周瑜就用心眼讓諸葛亮十天弄來三萬只箭。孫劉合夥對曹,諸葛亮只能聽吩咐弄來箭。
一切都準備好了,可是不刮東風也不能用火攻,這時候周瑜憂鬱成病,冬天季節哪裏來的東風,這讓周瑜火攻計劃不能進行。這時候又是諸葛亮施法借來東風,周瑜最終定計火攻曹操,周瑜很好的利用火攻曹操,一場大火把曹操燒的落慌逃跑,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
周瑜官職
周瑜,世家出身,父親是洛陽縣令,祖輩多人官職太尉。
周瑜像
公元195年,周瑜幫助孫策趕走劉繇,周瑜一無所求回到丹陽,不久丹陽太守就被袁術的堂弟取代,周瑜跟隨父親到壽春,袁術聽説周瑜很有才能,就派人來請他去做大將,周瑜看出袁術的狂妄和無能,又不好拒絕,只答應做居巢縣長。所以周瑜的第一個官職是居巢縣長,他一生為孫策和孫權效力,但是第一個官職不是他們封的。
公元198年,周瑜回到吳郡,孫策親自出來迎接,授予他建威中郎,還賞給他士兵兩千、戰馬五十,賜予府邸和樂隊。之後孫策派他駐守牛渚,因受百姓和當地士兵信服,兼任春谷長。後來,孫策發兵攻打荊州,封他中護軍,兼任江夏太守。戰爭結束後,周瑜駐守巴丘。
公元200年,孫策意外身亡,把軍國大事交給孫權,周瑜從巴丘趕回吳郡,孫權任命他為中護軍,孫權非常信任他,他和張昭一起掌握軍事大權。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周瑜採用火攻之計,火燒曹營,曹操慘敗,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之後他和淩統、甘寧等將領一同打敗曹仁的軍隊。孫權封他為偏將軍,同時是南郡太守。
公元210年,孫權準備攻打益州,周瑜的軍隊在江陵,他回到江陵,在出徵的路上生了病死巴丘。
周瑜最後一個官銜、最大的官銜就是偏將軍,這基本上是孫氏政權裏最高的軍銜。
周瑜外號
周瑜,字公瑾,生於公元175年,是東漢末年東吳的著名將領,著名戰例就是威振天下的赤壁之戰,他的外號是和他的外貌有關係的,歷史有記載周瑜,風流倜儻,謀略過人,而且還精通韻律,當時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的美談,周郎就是當時人們對這樣一個內外兼修,氣宇軒昂的周瑜起的外號。
《三國演義》周瑜劇照
在古代的詩詞中都能看到周郎這個別稱,郎在古代是對青年男子的美稱,還有丈夫之意,而周郎這個外號就是對周瑜最好的形容,他自從21歲時便跟隨東吳的孫策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而且他和三國的著名美女小喬的愛情故事,也是對郎才女貌最好的體現。周瑜還有好兒郎的英雄氣概,為人重義重義,謙虛有度,他和孫策同年,聽聞孫策尚義,和他結拜並輔助孫策建立了東吳政權,是東吳的柱國之石,而且他還積極推薦有才之人為東吳效力,魯肅,程普等人就是周瑜推薦的。
孫策遇刺後,周瑜悲痛萬分,憑周瑜的實力和能力 ,他完全可以自立一派,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周瑜是一個忠義之人,連孫權都感慨,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如果不是器量大,是不會久為人下的!可見周瑜的氣度非凡,可惜就是這樣一個內外完美的人,英年早逝,在《三國演義》的誤導下,被世人誤解是心胸狹隘,氣急攻心而亡,歷史的真相卻不是如此這般簡單明瞭,後人研究,從周瑜的遺書來看,可能他的死是東吳內部政權鬥爭的一個陰謀。
周瑜陸遜
周瑜和陸遜,都曾做過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陸遜要周瑜小上8歲,兩人同為東吳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都是戰功卓著,聲名在外。
《三國演義》周瑜劇照
一提到周瑜,大家首先想到了就是“即生瑜,何生亮”,在《三國演義》裏,被諸葛三氣周瑜,最後落得個吐血身亡的悲狀結局,給大家的印象周瑜就是個雖然滿腹將才,卻心胸狹隘的自負之人,孰不知,不看《三國演義》的編寫 ,歷史上的周瑜,才情出眾,江東一帶流行的“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就是對他精通韻律的讚譽,而且周瑜少有將才,自21歲起便隨孫策一起平定江東,為江東吳氏打下了大好江山,和孫策的關係一直非常好,若不是孫策遇刺身亡,軟弱多疑的孫權繼位,周瑜的下場也不會如此,三國鼎立的態勢也有可能改寫。周瑜生前一直推行兩分天下,而不被孫權認可,孫權對周瑜一直懷有戒心,即使是父親的知交,也不能完全信任。
陸遜,字伯言,他最著名的功績當屬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最後一戰,夷陵之戰大敗劉備蜀漢大軍,直接促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種平衡狀態維持了數十年之久。這場戰爭讓陸遜一戰成名,走上了出將入相的光明仕途,陸遜一生謹小慎微,在政治態度上屬於保守防禦的一派,和鷹派主戰的周瑜是兩個派系,他在政務治理上面非常具有實幹能力,但是在國家戰略層面上,不如周瑜的眼光長遠和深刻,剛開始時,非常受孫權的器重,一直能獨善其身,但在晚年不幸捲入了東吳的立嗣之爭,被孫權排斥責罰,一代良相,內心憂憤,不久便鬱郁寡終。
周瑜為什麼打黃蓋
東漢末年的故事:周瑜在帳中呆坐有半日,愁眉不展,經過的黃蓋看到後走入帳中。
黃蓋像
周瑜見黃蓋進來,周瑜問:黃將軍有事嗎?黃蓋抱拳説:我見大都督都坐了那麼久,他説完沉默了一下,嘆了口氣又説:不知道大都督有何心事,黃蓋我多事了。周瑜笑笑説道:不,黃將軍,其實也沒什麼事,只是如今曹賊來犯,蔡氏兄弟又前來投降,那蔡氏兄弟明顯是詐降。
黃蓋説:詐降何解?都督怎麼看出來的。周瑜説:那蔡氏來降不帶家眷明擺着是沒有誠意。我正在想如何利用那蔡氏,在用一計,可惜了,黃蓋又問:怎麼個可惜法。周瑜説:曹操生性多疑想要用計,需要用苦肉計,可是這苦肉計,周瑜説了一半不在説了。
黃蓋説:我來和大都督來演,大都督怎麼做呢?周瑜忙説:不行啊!將軍這苦肉計需得真啊!想要騙過蔡氏兄弟,給那曹賊送消息不容易啊!在説將軍身子怎能熬住啊!黃蓋聽見後説:大都督,我沒事,為了江東父老,你別在猶豫了,在説在這軍中還有誰比我更適合呢?
周瑜不説話了,為了能打敗曹操也不得已了。就這樣二人上演了一場苦肉計,順利騙過了蔡氏兄弟,這就是史上週瑜為什麼要打黃蓋,也成了一段佳話,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因此他們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周瑜成語
大家一提起三國的周瑜,首先腦海裏想到的就是那句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了,但是,除了這句經過《三國演義》藝術加工的名句外,還有很多有關周瑜的成語,比如周郎顧曲,安營紮寨,不習水土,周瑜打黃蓋等等,周瑜這樣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歷史人物,身上有太多的典故,在後代的詩詞中經常能見到。
《新三國》周瑜劇照
周郎顧曲這個成語,原本是從當時江東一帶的民諺“曲有誤,周郎顧”裏提煉的,本意是指,周瑜的音樂造詣十分了得,精通音律,能聽音辯曲,哪個曲調音節不對,他都能聽出來,後來就用指對音樂十分精通的人,是個很有故事背景的成語。
安營紮寨,不習水土,都兩個成語都是來自周瑜在領導赤壁之戰中,遇到的實際情況,用語言精煉出來的,是來自於實戰經驗的語言理論化,安營紮寨,用來形容軍隊原地休整,建造營房,進行長期戰鬥的準備,而不習水土,是指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率領的北方將士,相比東吳的士兵,不善水戰,就是不習水土,後世多指異鄉人不習慣本地的風土習俗,這兩個成語的使用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高,非常實用。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是當時周瑜給曹操使的苦肉計,讓黃蓋詐降,打入曹操內部,和周瑜裏應外合,非常出名的一個計策,後世多用來形容兩廂情願的情景,對於成語的背景苦肉計到沒有涉及。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成語。
周瑜妹妹
根據現今的歷史文獻可以考證,周瑜並沒有妹妹這樣的親人,至多有一個堂兄弟,名為周暉,曾做過洛陽令。現在能考據的周瑜家譜中,並沒有女性親人,也許是歷史選擇的原因,或者真是沒有妹妹,畢竟,年代久遠,有用的信息已經很少了,而能讓歷史銘記的信息就更少了。
《新三國》周瑜劇照
周瑜,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生年公元175年,卒年公元210年,東吳開國君主孫策的同窗好友,在孫策遇刺身亡後,輔助孫策的弟弟孫權,歷任東吳的大都督,外貌英俊瀟灑,身形偉岸,精通音律,後世流傳很多關於周瑜的典故。
周瑜為廬江舒縣人,高祖父周榮,官至尚書令,曾祖父周興,官至尚書郎,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父周忠,都曾官至太尉,而他的父親周異,當時也是官至洛陽令,可以説周瑜是官宦世家子弟,出身優渥,從小就深受官場聲色薰陶,他自己後來也官至偏將軍,南郡太守,東吳最高軍事指揮大都督之職,可以説時非常了不起,而他有一個親兄弟,歷史上卻沒有這個親兄弟的丁點信息,名不詳,經歷也不詳,他的父親周異應該只有這兩孩子,對於女兒一説,並沒有現有的歷史文獻可以證明,但是也不能完全否任,畢竟,有記載的周瑜有兄弟一人,卻再沒有其他有關這個兄弟的信息息,所以,就算周瑜真有一妹妹,若無顯要的重要歷史事件牽涉,後世的史學家也有可能隻言片語都不會記載。